申辦網路網頁
連線費320+中華電路費519元=839元就享有300M對稱式網路,優勢,剛好傳Google雲一般用戶300M上傳頻寬,小家庭用可以精算網路成本,問題是,So-net在20年前就很難查的到連海外頻寬在南部是走哪家公司的線路?
這些電路用中華的ISP多數臭名昭彰,google 一下不難

省錢→中嘉、還啥今網
要穩→中華 沒其他選
et034264
really ?? 我用其他家的 一直都很穩啊
價格考量還是會去選吧
現在的 So-net,其主要的海外線路幾乎可以確定是走母公司「中華電信 (HiNet)」的。

這與您20年前的印象可能完全不同,關鍵在於 So-net (台灣碩網網路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在多年以前就已經被中華電信收購為子公司。

詳細說明:
今非昔比的股權結構:在 2000 年代初期,So-net 作為 Sony 集團旗下的 ISP,其網路架構確實比較獨立。但經過多年變革,現在的「台灣 So-net」是隸屬於中華電信集團旗下的公司。

成本與規模效益:中華電信 HiNet 擁有全台灣最龐大、最完整的海底電纜系統與國際頻寬出口。基於規模與成本效益,So-net 大部分的國際流量都會直接匯入 HiNet 的骨幹網路,再連到國外。這遠比 So-net 自己去向其他國際電信商租用頻寬要來得穩定且便宜。

沒有南北線路之分:在現代的網路架構下,已經沒有所謂「南部是走哪家公司線路」的區別。無論您在台灣南部或北部申辦,您的數據流路徑大致上會是:

您家 -> 中華電信光纖機房 -> So-net 機房 -> 中華電信 HiNet 骨幹 -> 海外

最終都是匯流到主要的幾個節點,再透過 HiNet 的國際海纜連出去。

那跟直接申辦中華 HiNet 有什麼差?
既然都是走 HiNet 的線路,為什麼價格有差?體驗上會有不同嗎?這就是所謂「親兒子」與「乾兒子」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路由的優先級與品質:

雖然共用海纜,但在網路尖峰時段,HiNet 可能會給予自家用戶(親兒子)較高的流量優先級,或是更優化、延遲更低的路徑。

您可以將 HiNet 用戶想像成搭「商務艙」,So-net 用戶則是「豪華經濟艙」。同樣能到達目的地,但旅途中的舒適度、順暢度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有細微差別。

連線到特定地區/遊戲的表現:

對於需要連線到特定海外遊戲伺服器(如歐美、日本)的專業玩家來說,HiNet 有時會提供經過特別優化的「遊戲路由」,延遲(ping)表現會更好。So-net 的路由策略可能就比較大眾化,不一定會針對特定遊戲做優化。

固定 IP 與附加服務:

中華電信 HiNet 在提供固定 IP(一個或多個)以及其他企業級的附加服務上,選項更為完整和專業。
chenghuanplus
實際上So-net尖端時間跑不滿的情形很嚴重,不然大家都去辦Sonet就好了啊,Seednet, Hinet怎麼生存
pc8801
是看你向中華租用多少權限,然後又集縮給多少用戶共用
peterbike316 wrote:
中華電路費519元...(恕刪)


??
何時又開始 519了 ??
peterbike316
申辦網頁
umax wrote:
這些電路用中華的ISP...(恕刪)


中嘉300M/300M在中正萬華賣499
CP值真的不錯
peterbike316
問題,高雄辦不到這價位
網速穩不穩要看是線路還是ISP問題,如果是線路不良造成,那就要找中華處理,如果是路由問題,那就要找sonet,所以用中華光世代+hinet就不會有互踢皮球的狀況發生
Halk wrote:
網速穩不穩要...(恕刪)

記得20年前辦SoNet網速慢都到順發電腦收費櫃台找店員直接處理,主打一個專業服務!記得那時中華給的鴻海代工小烏龜常熱當也是找中華來處理,不過,20年前辦SoNet 2M 硬體撥號下載也是快到可以把小烏龜操到熱當,後來換了台Alcatel機子就穩定很多,頂著風扇在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