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使用過不少的鍵盤,Logitech一系列的LX300、LX700、diNovo;MS的Wireless Optical DesktopⅡ;BenQ的海貝、X700勁風手;IBM 9930....etc
換來換去,其實一直都沒換到一個真正讓自己很滿意的鍵盤(羅技都是軟趴趴的,MS的稍微有彈性一點)
Logitech和MS的鍵盤,依價位出了好幾個產品線,但都是增加一堆有的沒的多媒體鍵,打起來的感覺500元的跟3000元的差不了多少
而我又是那種非常不習慣用多媒體鍵的傢伙,雖然鍵盤上花花綠綠一堆鍵,但真正用到的卻還是打字的那些
在各大論壇上看過許多收集鍵盤頗有心得的松鼠前輩們發表的眾多心得
但是前輩們試用的鍵盤隨便一支都是三、四千起跳的,而且國內入手的途徑也很少
所以在研究了一陣子後,決定挑KeyTronic LTD來試用看看
一方面因為價錢不貴(某個什麼東西都有賣的地方約1900-2100可入手)
一方面看前輩試用報告給的評價也挺不錯的,而且又是黑色的

因此毅然決然的就給他敗下去了

上面哩哩喳喳廢話一大堆,可能有很多人都想按上一頁跳出去了吧,現在就進入正題,開始開圖說故事
KeyTronic他們使用了一種名為Ergo Technology的技術
依鍵盤配置的不同,給予不同的力道分配,以下是官網中提供的簡易說明圖片
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指法裡食指的部份是45克,小姆指與無名指部份是35克,而其他功能鍵有55克到80克
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長時間使用的食指、無名指、小姆指較為省力,並且可以防止誤按其他功能鍵
但是有一個小缺點,就是玩遊戲的話會較為吃力,尤其是FPS類的遊戲
譬如我正在玩的戰地風雲2,Shift是加速、Ctrl是跪地,在激戰時我習慣是臥射或跪射
而跪射時就要用小姆指去按住那需要80克才能按下的Ctrl,常按的話小姆指實在是有些吃力
這是一個小缺點,不過可以在遊戲中改定義其他按鍵來解決就是了
接下來開始看鍵盤吧
1.因為是美版的,所以並沒有印刷中文注音等字型。而我是用無蝦米輸入法,所以這對我不是問題,反而是加分的項目,乾乾淨淨的看起來賞心悅目。
2.Mark特寫,整隻鍵盤上唯一醒目的顏色
3.側面照,可以看出整隻鍵盤的弧度
4.鍵盤的最高處大概跟3號電池差不多高,而且這還是在防滑腳架尚未立起來的狀態下
5.再接近一點看,可以看出鍵帽依位置有角度不同,不是全部都是一直線的
6.鍵盤的右手邊九宮鍵部份,一樣的簡潔
7.拉近特寫,這隻是雷射印刷,所以不用怕使用久了字會不見
8.一樣是拉近特寫,相機不夠好,沒辦法更更近拍了

9.這隻的按鍵行程還蠻長的,打字快的人打起來會有快感,不會才剛按就觸底了

10.背面的標籤貼紙,Madi in China

11.背面照片
12.防滑腳架收起來的時候
13.防滑腳架打開
14.最後一張,再回頭看一下KeyTronic LTD的簡約美吧
= 我 = 是 = 分 = 隔 = 線 = 我 = 是 = 分 = 隔 = 線 =
試打了一天,聲音的部份這隻的聲音算還好,因為是薄膜式的,所以沒有機械式那種會吵死人的聲音
聲音大概比LX700再大聲一些,不過如果是那種同住一間寢室的室友,半夜用這隻鍵盤聊天應該還是會被抓起來扁就是了
而鍵入的感覺很明確,回饋感也很充足,不會拖泥帶水,更不會有偶爾卡住、輸入不順的鳥情況發生
雖然我沒用過如Cheery、Northgate、Macsense這些高價位鍵盤,不過相較於之前使用過的鍵盤
真是會令人大嘆,打字的快感,莫過於如此啊
最後,再次推薦這隻KeyTronic LTD,相信在這個價位下(二手品不算),應該是沒有可以相之抗衡的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