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又發現像M-2522Z這種規格的腳架真多! 此腳架是五節,含雲台約1.3kg,收納最小33cm,最高141cm. MeFoto, Fotopro, Sirui, Kingjue等都有類似的腳架(不知道是誰先開始做的

kev777zero wrote:
小弟最近找腳架給我的NEX,結果無意間查到這支: Sinno M-2522Z.因為廣告圖是一個人站在腳架上,介紹起來感覺又不錯,價格也超便宜(也銷售了很多支),於是就敗來玩玩看. 拿到後還算滿意,材質比大賣場百~千元腳架好很多,但因為偏細,感覺沒有我以前入手的大Benro腳架來的穩.
小弟又發現像M-2522Z這種規格的腳架真多! 此腳架是五節,含雲台約1.3kg,收納最小33cm,最高141cm. MeFoto, Fotopro, Sirui, Kingjue等都有類似的腳架(不知道是誰先開始做的). 不知道小弟購入的這腳架給NEX夠不夠用(還有其他買家嗎~),還是應該敗台更好的呢?
kev777zero wrote:
小弟最近找腳架給我的...(恕刪)
kev777zero wrote:
恩~我想要是玩長曝的話就不要全升好了(目前最多也是玩到30秒),反正NEX有翻轉螢幕不需要彎下去看. 想請問一下我中軸升一段(我那是雙段中軸)+腳開兩節,還是中軸都不升+腳開三~四節會比較穩?
現在想先拿這腳架青菜用一下,等到知道自己需求後在好好投資一台好的腳架.
大天使的氣息 wrote:
選擇腳架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穩,
其次是依預算與需求慢慢的去犧牲穩定度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腳架,
管徑越大、節數越少、高度越矮(不升中柱)、重量越重與材質剛性越強(不易變形),
越接近以上5 個條件的腳架穩定度越好是永遠不變的,
腳架並不會像相機一樣可以精簡結構、強化硬體與寫好韌體還可以得到更好的品質,
所以有人想說使用Mirrorless(微單、輕單) 就是要搭配又輕又高又可以長曝攝影的腳架,
這是不可能的,
挑腳架我會根據以下幾點來看,
1.
首先就是從使用的攝影設備開始決定最大管徑加上承重用多少的腳架與雲台最適合,
但大部分使用到DSLR 的都是建議最大管徑28mm 起跳,
俗稱2號腳(Gitzo 腳架的編號方式),
Mirrorless(微單、輕單) 的部分就不一定了,
從28mm 至22mm 皆有,
一般DC(類單、專業型DC、高倍數DC、小DC),
大多是24mm 至20mm 之間,
腳架含雲台的總承重建議是攝影設備重量乘以3,
因為考慮到會影直幅,
而雲台大多所標示的限重皆是水平承重,
非傾斜後的承重,
在雲台傾斜的時候會重心位移產生槓桿作用,
可承受的重量是比較差的,
如使用到長焦鏡還需要針對快拆板防滑牙做防護,
2.
接著就是要看您最輕鬆的站姿來決定"不升中柱"或"全開腳架"的高度,
腳架的高度選擇取決於相機取景方式,
觀景窗取景 => 請選擇可以平視觀景窗的,
LCD螢幕取景 => 建議選擇與肩同高的,
可翻轉的LCD螢幕取景 => 那就自己看著辦吧,
在攝影過程也要享受到攝影帶來的愉悅,
只要不會讓你經常彎著腰操作相機就是最適合的高度,
腳架最高高度一般追求穩定是要以"不升中柱"為原則,
因為中柱好比是一隻單腳架插在三腳架中間,
單腳架的穩定性不會比三腳架好,
但是為了求好攜帶要收合短,
所以才會去取升中柱後"全開腳架"的高度,
這就看您的需求而定,
3.
攝影目的忠於紀錄還是追求美感,
對於攝影不管是不是興趣或是工作,
主要還是分成"紀錄"或者"美感"兩種層次,
紀錄,很單純就是要拍的到重點,點到為止,有的甚至有一點點的瑕疵也都可以接受,
美感,比記錄更進階,需要在微距或超望遠與各種微光攝影要能穩定,還要能展現出自己想要的感覺,
如果大大需要追求的是美感,
那腳架自然要謹慎選擇,
能夠抗各種微震變得非常重要,
不然單純忠於記錄的話,
網路購物上超過15種的品牌隨便選一支最大管徑25mm 或22mm 自己喜歡的腳架就好了,
因為它們都夠用了,
4.
最後是優良的售後服務,
這裡代理商就會區分為貿易商或是原廠分公司,
在售後服務內容都會有所不同,
尤其是收取的費用上更為明顯,
一定要看看保固時限、提供保養、過保保修這三個部分,
保固:對於非人為的損壞,
保養:要能夠讓腳架使用長長久久,就需要代理商技術的處理,
(大部分腳架旋鈕是依靠油潤滑的,油會因使用次數與時間而揮發掉,這時需要重新換過,還有其他腳架內部結構屬耗材的零件也需定期更換,或是在沙地不小心讓腳管進砂需要清理)
保修:過保固與保養的腳架有損壞,只需更換損壞的部分不需花大錢整組換新就可以繼續使用,能有保修服務不讓腳架變孤兒是有必要的,
我常說人生中最適合自己的腳架大多是買到第三支的時候,
一支是"一次到位"的腳架(不一定是攻頂腳架),
強調高承重,高穩定,拍攝主題無極限,
不用擔心未來配備升級無法應付攝影設備重量與拍攝各種主題的限制,
但缺點一定是不易攜帶,
一支是"輕便隨身"的腳架(不一定是旅遊腳架),
強調重量輕,收合短,高度夠,
不用擔心攜帶受長度限制與拍攝需要彎腰駝背,
但缺點是長曝攝影容易失敗,
一支是"穩定好願意帶"的腳架(可能是攻頂腳架或旅遊腳架),
強調穩定強,高度剛好,易攜帶,
不用擔心不好攜帶與任何主題都可以拍攝,
但缺點是會受到特定活動的限制,
(像是拍煙火,別人的腳架都比你高時自己就需要排前面一點,排不到就只能拍進別人的頭和相機了。)
至於這些腳架的購買順序就不一定了,
kev777zero wrote:
好久以前就賣掉所以忘了...在相機店買的約3千,只記得又大又重所以幾乎沒用過
我預算希望是4千以內,但如果是很優的我願意花到6千.
還有我身高180,不升中軸好像沒有什麼輕便腳架適合我?
另外想問一下關於腳架的使用~使用時腳可以擺多直/斜? 因為腳可折180度所以不知道如何在穩度和高度上達到平衡~
謝謝天使大!
胖胖 wrote:
個人擁有兩支 GITZO ,當然雲台也有兩顆。
腳架是一個最好投資的攝影配件,一支好腳架,加上有服務的代理商,可以讓你用個幾十年,不管你換幾台相機,換了幾次系統,唯一不用換的就是腳架。
這兩支腳架使用 7年多以來,GITZO 的腳架只要回到文祥貿易去保養一下,保養價格不高,一支大約幾百塊(除非有嚴重到要換腳管之類的),回來之後,除外觀以外,用起來跟新的一樣。...(恕刪)
wjesse wrote:
(恕刪)...
先問看看是否有品牌情節
還是說功能符合自己需求就好,能省下更多錢做其他事不是更讚?
最近也在找高腳架
就kingjue腳架而言,對我來說也是個陌生的名字
但近一步了解後才知道他是近期才引進台灣賣的大陸貨
也難怪還沒有名氣
但令我驚喜的是同樣是碳腳,功能與設計也不差
價錢卻省非常多
老闆打包票說同樣是饅頭的代工廠做的,碳管品質不錯,
一支3節,32管徑,高近200公分的大型碳腳,6年保固
店家開價不到1萬,外型與功能也都符合我的需求
馬上擄獲我的心,當下包了一支
比當初在楔石買,同樣是大陸貨的Jusino中型碳腳還要便宜
想想如果跟雞肉比,同等級也要3萬多啊
所以建議多看看
如果放不下,建議還是買個名牌比較安心
丹尼爾1978 wrote:
(恕刪)...公司貨6年保固+6年不限次數保養+送修代用品借用,光6年不限次數保養這點對我來說就夠本了,因為我最常到海邊跟溪流拍照,所以保養很重要.以之前保養經驗一次就要幾百元,一年保養個4次就要2~3千,6年這隻腳等於免費.
雖然腳架不容易故障,但是故障送修都要很久,總代理竟然提供送修代用品借用,這是最後推我跳下去的最後一腳.
很意外現在腳架竟然有這種售後服務真是太訝異了,CP值這麼高不買可惜....(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