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單純(固定條件)的閃燈公式:
GN = F X D(35mm@ISO100..固定條件)
GN:閃光指數
F:光圈
D:距離
固定條件:
閃光照射角等效於 135底片掛 35mm 鏡頭視角
底片(感光元件)ISO 100
1b.修正後的閃燈公式:
GN X 可變焦燈頭係數 X 閃光強度係數 = F X D X ISO修正係數
請看以下說明:
2.可變焦燈頭:(發光端,公式左半邊)
GN X 可變焦燈頭係數
閃燈的實際發光量並無改變,
改變的是變焦頭的聚光效果,
變焦頭位置越長,閃光越集中,
閃光指數變大,照射範圍變窄。
實用上,
負責任的閃燈廠商均以(變焦頭對應閃光指數表)表格方式列出來,
使用者查表即可(附圖為 SB900 手冊截圖):

PS:許多膨風的廠商則是列出最右邊的數字。
3.受光端 ISO 修正(公式右半邊)
F X D X ISO修正係數
ISO 修正係數 = ISO標示值的平方根 / 底片(感光元件)ISO 的平方根
相機感光元件的 ISO 調越高,
需光量越少,
等效於 GN 值增加(完整公式中的分母移位到左半邊)
但閃燈的實際發光量同 2. 一樣的並無改變,
實用上,
相機端 ISO 每增加一級(2倍),
等效 GN 值也增加一級(1.4倍),
相機端 ISO 每增加二級(4倍),
等效 GN 值也增加二級(2倍),
以 1.4、2.0、2.8、4.0、5.6、8.0 遞增,
以此類推。
4.閃光強度係數
這才是真正的改變閃光強度,
在閃燈上是以 1/2 的級數遞減,
1/2. 1/4. 1/8. 1/16..etc
實用上,
閃光強度每減少一級(1/2倍),
閃燈 GN 值也減少一級(0.7倍),
閃光強度每減少二級(1/4倍),
閃燈 GN 值也減少二級(0.5倍),
以 0.7、0.5、0.35、0.25、0.175、0.125 遞減,
以此類推。
5.FX DX 的差異:規則不明,僅能查表(附圖為 SB900 手冊截圖)。

PS:
這個表比較有用的是上頭第一橫行(1/1那一行),
確定變焦頭位置,查出 1/1 的 GN 值以後,
其餘(1/2~1/128)可以經由第 4. 點推算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