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要做到的公布答案+基本電子計算機理論教學

我總共貼了兩組抓圖,先從比較多人猜得第二組抓圖來回答





答案是,上面那張是nVIDIA 9500M G抓的圖
下面那張是ATi Mobility 2600抓的圖
回答的四人中,三人答錯,第四人因為沒講上下,我無法辨認,所以不列入記分
所以等於有答的人全措

回到只有AstrayAA兄回答的這三張







對AstrayAA兄很抱歉,不過這三張都是在同一台電腦,用同一張顯示卡抓的,都是GeForce 8800GTS 640MB
只不過最上面那張是用Media Player Classic抓,第二張是PowerDVD軟解,第三張是硬解
你被語言的陷阱所蒙蔽了,不過由於這是我故意的,所以並不是你的問題

好,回到主題上來,先從第二組抓圖來講
我實在不知道為啥有人能夠分辨兩張圖是不同的顯示卡抓的
因為在我看來,兩張圖根本一模一樣,如果沒人跟我說,我根本猜不出來
而且,從電腦處理影像的角度來看,這兩張圖根本不可能有差別

因為很簡單,決定影像最終輸出的,是播放器的解碼核心,而非顯示卡
檔案儲存在裝置中的數位資料是固定的,也就是說(x1,y1)(R1,G1,B1)的這個點
不論是交由nVIDIA處理,或是交由ATi處理,出來的結果都會是(x1,y1)(R1,G1,B1)
而不可能變成(x1,y1)(R2,G2,B2),也因此,系統在抓圖時所拿到的資料內容也一定是(x1,y1)(R1,G1,B1)
不可能發生兩張顯示卡抓到的資料內容有所不同,而軟體截圖,正是系統端做的動作
而非輸出端做的動作,也因此,不可能會發生兩張卡同樣畫面會有差異的這種荒謬狀況
會有這種感覺的人,是你自己的感官被語言所蒙蔽,而不是兩張圖片實際上有差異
如果兩張顯示卡抓到的資料有所不同,那就代表其中一張顯示卡對資料內容進行修改,也就是資料失真
那這樣的顯示卡反而是該被丟棄的!資料失真在資料處理上是很嚴重的問題唷

再講到第一組的三張圖,軟解跟硬解在出中兄的那篇文章中已經有網兄說明過了
所以我就不另行轉述,因為那部分我並不像那位網兄一樣熟悉
回到Media Player Classic跟PowerDVD抓出來的圖片不同這點上
原因很簡單,兩者使用的Decoder不同,我無法讓Meida Player Classic使用PowerDVD的Decoder
要不然兩者抓出來的圖片也是會一模一樣的
PowerDVD的Decoder中,包含影像情境模擬的色彩設定檔
所以會將讀取到的影像訊號加以處理後交由顯示卡來運算輸出
而Media Player Classic則沒有,所以產生這樣的差異
所以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無所謂哪套播放程式比哪套好

再來講到3D模型處理,為啥ATi跟nVIDIA在3D畫面的呈現會有差異
原因是因為3D模型並不像影片或是圖片一樣是純粹的像素描述
而是一個空間的模型描述,也就是說,要怎麼處理這個模型
就看兩家顯示卡如何設計,也因此,才會在AntiAlias跟Texture Mapping上產生不同
也才會有"ATi使用更多色階來處理畫面"這樣的結果

最後講到輸出,好累,又得再講一次數位輸出跟類比輸出的不同
在以往,顯示器大多是CRT的產品,這種產品基本上是類比輸出介面
所以當顯示卡要輸出到CRT時,必須經過一次數位轉類比的動作
所以以往,顯示卡上都會有一顆獨立的RAMDAC晶片來處理影像的數位類比轉換
現在這個RAMDAC大多整合到顯示卡裡面去了
好,回到顯示差異上,ATi與nVIDIA的顯示差異,大多來自於這個數位類比轉換的動作
也因此,之前有網友講過使用D-Sub輸出時,ATi的影像會比nVIDIA好
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ATi在這個數位類比轉換的單元上,設計得比nVIDIA好
所以當你透過D-Sub連接不同的顯示卡時,這個差異就出來了
那DVI會不會有這樣的差異呢?答案是不可能
因為DVI所傳輸的訊號也是相同的數位訊號,所以結果會像我上面解釋截圖一樣
DVI只是很單純的收到數位訊號後,加以呈現,而不會有顯示卡的差異
不信的話,主機裝起來,把網路線拔掉,裝上VISTA作業系統,不要灌驅動程式
兩家的顯示卡顯示出來的畫面是不會有差的



咦!?為什麼要強調不要安裝驅動程式?
這就牽扯到為什麼有的網友裝了ATi的顯示卡後,仍然覺得比nVIDIA好看?
這個答案其實decill兄已經有解釋過,我則直接套用PowerDVD跟Media Player Classic的狀況來回答
答案就是驅動程式中做了Color Profile的設計,所以才產生了這樣的差異

綜合以上幾點,出中兄與decill兄與我所想要講的其實只是:
1. 從電腦上面抓圖,是不可能有差異的
2. 影像處理的重點在於每台電腦裝起來都得經過色彩校正才能使用,經過色彩校正的電腦是不會有差異的
3. 3D處理兩家各有所長,所以要怎麼選,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必刻意去強調誰優誰劣
4. 網路傳言多,不要以訛傳訛,用一堆似是而非的說法來當作真理

後面則是我個人想講的:
5. 數位影像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減少了顯示卡輸出失真的問題
6. 我的說法比較粗俗,若有女性網友感到不快,我先道歉。不過...
雖然說不要相信拔獅子的鬃毛可以治療禿頭,可是也請不要認為幫老虎BJ是可以治療陽痿的
虎鞭是拿來燉藥泡酒的!用法錯誤一樣無效!

最後要強調一下:
我們這三個LKK根本不在乎各位用啥顯示卡,因為各位用啥顯示卡對我們都沒好處,了解了嗎?
好專業,這也就解釋我看不出我家的3870x2跟280的顏色差別是正常的取決於播放器
什麼!我猜錯了!我也是用Geforce 8800GTS 640MB的人,我真的是對不起我的顯示卡啊!

那看來,我根本沒什麼好測的.......只是測出來給人打槍,說我是NV狗而已.......。
AstrayAA wrote:
什麼!我猜錯了!我也...(恕刪)


不,其實從某部分來說,你還是算猜對了
至少你猜出nV的卡,不過我是不知道你怎麼分辨就是了
而且我也說了,我放了很多語言的陷阱在裡面
雖然沒有任何明顯的誤導,但是有達到混亂的作用
所以....
如果我沒記錯,我後面兩張圖確實看不出來是什麼顯示卡,軟體解還是硬體解吧......。不過,我很肯定第一張圖片是NV的,因為我用KMplayer冰漾版,使用內建的軟解看過MKV版本的AppleSeed EX-MACHINA,所以當我看見圖片的瞬間,我就挖出來再看一次,順便我也拍了一張一樣的相片,比對一下大概就猜得出來了。

因為我「不曾用過」ATi的顯示卡,但是看過不同電腦同品牌、型號螢幕的ATi播放同樣的影片,我直覺覺得顏色有差,NV的卡會有色塊,可是ATi則否;相對的,NV的顏色比較銳利,布里艾諾斯的眼睛內部構造比較清楚,ATi的比較看不出來,所以就猜了。
AstrayAA wrote:
如果我沒記錯,我後面...(恕刪)


你看到有差異的畫面,應該是使用D-Sub連接的
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剛才把同樣一個字幕組的MacrossF的第17話兩個不同檔案版本重新看了一遍,我發現還有一些東西蠻有趣的。

基於目前使用的顯示卡沒有D-Sub,我也沒心情去找個轉接頭試試看,所以我只用DVI來觀看。螢幕為LG的Flatron Wide,對比為2000比1,反應時間5毫秒,開機觀看的時候,可以明顯注意到,RMVB檔案和MKV相比,使用KMplayer冰漾最新版時,RMVB比MKV檔來的模糊,畫質色塊也較大,如果看得更用力一點,有些細節也可以看出差異,但是,我一樣沒有換顯示卡.......。

至於那個ATi的,我打電話去求證,沒錯,是HD3650 DDR2 512MB使用D-Sub的輸出。

感謝指教了!
虛像 wrote:
因為ATi在這個數位類比轉換的單元上,設計得比nVIDIA好
所以當你透過D-Sub連接不同的顯示卡時,這個差異就出來了,...(恕刪)


超感謝大大的解說 總算了解了
小弟使用約 4年的 17吋 ViewSonic D-SUB
先用 NV 8500GT 後用 ATI 3850 真的是 ATI 看起來比較鮮艷
至於抓圖的部分 因為資料相同 差異不大 但是 3D 的色澤 還是 ATI 較優

小弟還是會以 ATI 作為首選看片玩 GAME 至於 NV 等小弟換高階營幕後再試
很好很強大,也很專業,我原本是打算哈啦一下的,讓一些網友知道,差異甚至是變數是很多且大的,所以很單純的說哪個顏色好其實很沒意義的,而且事實上也不是那樣簡單的二分法,在我被移除得那篇有幾位大大說的實在是非常專業,樓主好文加分
3D這種東西呢,在以往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每家都有不同的做法,OpenGL不是每家都搭理的
更不要說DOS時代,D3D根本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每個軟體,每套遊戲都有自己不同的搞法
Duke Nuken, DOOM, Quake, Screamer等等遊戲,在處理3D的遊戲引擎都不同
進到了Windows95以後,這情形還持續了一陣子
當初我在學校跑3DS Max還選擇用HEIDI引擎哩
不過那時候是臭屁啦,因為當時我的顯示卡是用3D Labs的Premedia2
後來D3D跟OpenGL逐漸有兩分天下的態勢後
3D圖形處理就成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狀況
Standard, Spec跟模型就在那,看你每間顯卡廠商,每個軟體廠商要如何來處理
所以才會出現各種不同的3D遊戲引擎,可是分析到最後,他們都是建立在D3D跟OpenGL之上
這也是為什麼從來沒人看過顯示卡上寫著"支援QuakeII遊戲引擎"或是"支援Unreal II遊戲引擎"這類的標語
因為D3D跟OpenGL才是重點,遊戲引擎充其量是建構在D3D或是OpenGL這兩個3D圖形引擎的API而已
也就是說,D3D跟OpenGL提供了這些功能,要如何詮釋,要如何搭配出你要的效果
就看遊戲引擎廠商如何發揮

至於顯示卡對圖形的處理,則是針對D3D與OpenGL的各項功能進行成像運算
如何進行運算,他的演算法則並無一定的規範,所以這時候各家不同的技術便產生了差異
但是我仍然必須強調一點,既然是不同的技術,便無所謂誰優誰劣
因為這只是詮釋的手法不同,就像同樣詮釋悲傷的情緒
有人會嚎啕大哭,有人則是面容慘淡,泫然欲泣
你能說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嗎?我想應該不行吧

順便再分享一個友站對OpenGL與D3D圖形成像的評論吧
這篇評論對OpenGL有較高的評價,所以各位請當作個參考就好:
DirectX 10看得见玩不着 OpenGL2.1才是王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