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三雄爭霸戰 遠傳大敗!!至8月總用戶數衰退近7%

8月總用戶數 與1月份增減%
中華784萬戶-0.29% -2萬2千戶
台灣563萬戶-2.12% -26萬戶
遠傳562萬戶-6.81% -42萬戶
(以上已加入和信,東信,泛亞用戶數) 資料來源 交通部

實施一證一號 無多門號綁約影響
還有威寶亞太與第二類電信加入
三雄用戶數都是呈現衰退現象
但其中以遠傳用戶衰退最為明顯
難怪最近廣告打的兇 但大多是企業形象類的廣告 看著一堆人一直跑 不然就是對著手機傻笑
遠傳老梗了~
我覺得台灣大的在地生活系列就很抓得住東信,泛亞中南部人的心 這招好利害的說
而中華一樣老神在在 靠著高水準收訊,低品質服務 贏得消費者信心



yihe wrote:
8月總用戶數 與1月...(恕刪)


其實三雄衰退是必然的...因為新業者一定會推出很大盤的牛肉...
只是多或少的問題...
1.台哥大也少了26萬...=.="
照你說的合了南部胃口,反了北部的舌頭嗎?...
2.中華的部分,其實這二,三年也是有在長進的.
畢竟中華的業務面太廣了,所以在服務評鑑中,專業知識部分常遭人詬病.
若是單純點的話,可能還有得拚囉...

不過門號可攜的開放,就是個促進電信進步的契機...
誰對客戶不好,誰就該糟了...
截至今日,看起來遠傳的情況真的很慘~"~...
??三家減的總和的數據,滿驚人的.... 那都可攜到那了呢? 威寶嗎?
smalltaro wrote:
??三家減的總和的數...(恕刪)


這個唷...其實不用想得太複雜滴~

    移出   移入
中華  3~4    3   衰退0.X%

台哥大 3     2   衰退2.X%

遠傳  4~5   1~2  衰退4.X%

威寶  2     3~4  成長2.X%

上為假設情況...
有人走~自然有人來~
只是數量多或少的問題...
而門號可攜成為常態後,
此般的數據差異性就不會這麼大囉...

遠傳用戶減少最多,應該和遠傳今年徹底清查預付卡的證件有關

他的IF卡本來就佔用戶數很多(三雄中預付卡比例及用戶數最多)

經過清查後,當然一堆門號就不見了。

而且遠傳本來就complain最多,在NP實施後第一年是移出最多的不令人意外。
smalltaro wrote:
??三家減的總和的數...(恕刪)


不全是攜碼服務所造成的
根據電信總局的資料 1到8月攜碼轉系統成功件數為33萬用戶數
與三雄流失總用戶有段距離 應該是門號總用戶數本來就呈現減少現象

現在門號促銷方式與前幾年有所不同~
以前都電信公司為了衝用戶數灌水 提供大量佣金再補貼手機 鼓勵多辦門號
像我朋友 為了辦支手機 一個人綁了五個門號 五支月租一起來 才在唉唉叫!!
現在已經市場飽和了 佣金減少 一證多號的情況也變少了
所以數字看起來 其實是退租的才是多數~ 為什麼流失的這麼多 才是電信公司要檢討的
我也是剛離開遠傳. 當初多年前選遠傳, 是因為討厭中華一家獨大, 不長進. 沒想到....現在變三家獨大, 大家都不長進. 為了 F2 熱線及 mpro. 只好 NP 回中華電信.

不過話說, 中華電信的 emome 還真方便. 竟然可以查到 "昨天為止" 的電話帳單有多少錢? 比更不長進的遠傳好一點.
費率的不同也有差別吧!

以往沒有網內網外同一價的時候,
部分的使用者可能會三家各辦一個門號,
來達成大部分的發話都是網內互打的情況。

而在新業者推出不分網內外,舊業者也跟進後,
再加上NP實施後,不容易靠前四碼看出系統。

所以只要從原本三家門號裡,挑選最適合的,
變更為網內網外同一價的費率後,也就不需要這麼多的門號。

因此門號退租後,不再申請的情況變多了,
各家業者的用戶數,自然下降!
眾醉獨醒 無待清明 笑對芸芸眾生 --崇文魚讀月。 人執我空 有心不動 傲看滾滾塵浪 --耕武鳥談天。
8個月三雄總流失量為70萬戶 而8個月來NP全成功件數為33萬件
而各家網內外同價方案 試算下來 並沒有特別優惠 也只是服務特定族群的
其中以遠傳333網內外同價更是用戶眾批評成"費率陷阱"的代表作

再提供一項有趣的數據
8月份平均單一用戶對電信公司營收的貢獻度~
1月份與8月份比較
中華732元~716元
台灣886元~749元
遠傳967元~947元
(以上已加入和信,東信,泛亞用戶數) 資料來源 交通部
yihe wrote:
8個月三雄總流失量為...(恕刪)


以平均貢獻度來看,三雄都呈現衰退狀況,遠傳與中華衰退約20元,而台哥大居然大幅衰退近140元

而即便中華的總用戶數比遠傳和台哥大高出220萬,但是營收卻不見得會比較大幅領先,而遠傳應該還是"通話量是全國第一",繼續廣告號稱全國最大網

8月資料
中華--716元x784萬=56.13億
台灣--749元x563萬=42.17億
遠傳--947元x562萬=53.22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