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專業也可以很潮流 - YAMAHA HPH-Pro300 On-Ear Headphones (Blue)

【開箱】專業也可以很潮流 - YAMAHA HPH-Pro300 On-Ear Headphones (Blue)
(Credit: Phantometeor,圖片均自行拍攝 & 後製。)

文章同步發表於我的部落格,歡迎大家到我的部落格中觀看:
Yazi Lightar 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

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評測歷史悠久的音樂器材品牌,首先要感謝我的未婚妻,感謝她撥出時間進行耳機照片的拍攝和後製指導,有她的幫忙對於提供高品質的品照片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再來也感謝您觀看此篇文章 有您的觀看和留言是小弟撰寫評測文章的最大動力;同樣的,由於評測難免有主觀意念參雜,因此也推薦您可以多觀看其他評測人員的評論,這樣可以獲得一個更加客觀的觀點。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專業也可以很潮流 - YAMAHA HPH-Pro300 On-Ear Headphones 評測

我想大部分人對 YAMAHA的映象應該都是摩托車製造商,尤其那酷炫的重型機車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YAMAHA最早是由音樂器材起家的公司,YAMAHA的創始人 - 山葉寅楠(Yamaha Torakusu) 最早創立 YAMAHA就是以生產風琴起家,這點更可以由YAMAHA的商標 -三支音叉 看出端倪,自1887年在日本創立以來,YAMAHA樂器到現在都還維持著當初的目標- Creating Kando Together (創造感動),對於這樣具有悠久音樂經驗和理念的廠商,小弟一直都是相當的敬佩。

對於現在耳機不只要好聽,同時也要好看 (簡單說就是潮) 的趨勢,雖然大部分燒友對器材的外型大多沒有極高的要求,但不可否認的是擁有一個良好的外型對於所有買家來說都是件好事,今天要介紹的 YAMAHA HPH-Pro300 可以說是 YAMAHA樂器 近期內的一個重大的轉變,這個轉變主要是外觀上的突破,融入時下流行的元素再加上YAMAHA自家重型機車的塗裝技術,同時再輔以 YAMAHA樂器 在專業音樂器材領域的開發經驗,期望創造出一個潮流和專業兼具的產品,對於這樣的一個產品,我想大家都一定非常感興趣,底下我們就先經由一個簡評來分析一下 YAMAHA HPH-Pro300 的特性:



總體觀點

推薦購買群眾: 推薦給尋找一隻帶有流行元素,但又有優良聲音表現的耳機的買家,藉由YAMAHA多年在樂器和機車烤漆噴漆技術方面的經驗,YAMAHA HPH-Pro300 擁有一個相當出色的上色質感,讓HPH-Pro300看起來相當的精緻,此外,密緻的耳罩提供了良好的隔音能力,可折疊的耳機設計和隨附潛水布材質攜行袋,另外還具備線控麥克風功能,讓 YAMAHA HPH-Pro300 成為一副相當適合外出使用的耳機;在聲音表現方面,YAMAHA HPH-Pro300 擁有一個下潛相當優秀的低頻,能在不干擾其頻段下提供一個優良的節奏感,並且擁有一個清晰和高樂器分離度的聲音表現,如果您正在尋找上述特性的耳機,YAMAHA HPH-Pro300 會是一支相當貼合您需求的產品。

不推薦購買群眾: 如果您對耳機的解析力和空間感要求較高,YAMAHA HPH-Pro300 較柔和的聲音表現可能無法提供極優秀的解析,再來同樣受限於小耳罩較缺乏空間感的問題,讓 YAMAHA HPH-Pro300 可能不符合對上列有要求的買家需求,此外,YAMAHA HPH-Pro300 的耳罩向內壓力較大,雖然整體重量相當輕盈且擁有柔軟的頭墊,但佩戴上並不算舒適且稍微夾耳,建議買家可以親自到店面試戴。



評分 (和價位相近的耳機比較)

●音調平衡: 9
●解析度: 8
●動態: 8
●配戴舒適度: 7
●靈敏度: 9
●價值: 8.5


包裝內容

看完以上簡評,相信大家也很期待觀看 YAMAHA HPH-Pro300 的包裝和外型到底是如何,底下我們就藉由觀看開箱的圖片來了解 YAMAHA HPH-Pro300 的包張、外觀設計和其特色:

▼ 首先我們來觀看 YAMAHA HPH-Pro300 的外包裝正面,整個包裝事實上相當大,很難想像裡面只有裝一支耳機,外包裝風格主要是以簡單的黑色配色,搭配上產品的照片和大大的產品型號 PRO300,亮面的設計讓包裝看起來相當的好看,此次評測的耳機顏色是 [賽車藍],除了賽車藍,外Pro300還有鋼琴黑&象牙白可供選擇。


▼ 換個角度來避開反光,這張圖可以清楚的看到 YAMAHA HPH-Pro300 的外包裝設計,也可以發現 YAMAHA HPH-Pro300 的包裝相當厚實。


▼ 包裝的背面有產品特性的多國語言介紹,也不忘再放上耳機的圖片,上面還有圖片顯示包裝內有附贈6.3mm轉接頭和攜行袋。


▼ 包裝側面有提到 YAMAHA HPH-Pro300 帶有相容於Apple產品的線控麥克風,讓 YAMAHA HPH-Pro300 更方便和智慧型手機搭配。


▼ 脫去外包裝後可以看到內盒是以純白的配色,上面印有銀色反光的YAMAHA的字樣和那著名的三支音叉標記。



▼ 打開外蓋後可以看到內附的專用擦拭布、說明書和YAMAHA三支音叉標記的貼紙。


▼ 三支音叉標記的貼紙和印有YAMAHA字樣的專用擦拭布特寫,我個人感覺擦拭布可以在厚和大張一些。


▼ 多國語言說明書,較可惜的不是繁體中文。


▼ 再拿開產品包裝的另一層上蓋後,我們可以看到耳機的專用攜行包被固定在包裝盒內。


▼ 攜行包採用潛水布材質,具備部分的抗水能力,正面當然是YAMAHA三支音叉標記,優良的縫紉做工讓攜行包不用放入耳機即會有一個挺立的形狀。


▼ 攜行包具有一個小型的提袋,上面和拉鍊頭一樣都印有YAMAHA自家的標誌。


▼ 那我們就不要再吊各位胃口將攜行包打開後就可以看到耳機本體 (保護用的泡棉已經移除),可以看到耳機相當的精美,而且攜行包內的空機的確有足夠擺放耳機本體,此外,耳機線也很用心的用束帶纏繞整齊,攜行包內部還有一個夾鏈內袋用來放置6.3mm轉接頭。


▼ 我們現在就將耳機拿出來仔細地觀看其外型,YAMAHA HPH-Pro300 的塗料的確相當出色,看來YAMAHA特別強調的和自家重機烤漆相同技術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質感真的是非常的優良,和另外兩家帶有潮元素的耳機相比的確更勝一籌。


▼ 耳機的外側面就是一個大大的銀白色YAMAHA三支音叉標記,不得不說的確相當搶眼和好看。


▼ 頭戴上也印有YAMAHA字樣和標誌,處處都透露出對自家品牌的信心。


▼ 頭戴關節處採用內部是金屬材質關節增加耐用性,其他處依然維持塑膠材質來保持耳機的輕量化,順帶一提耳機的左右耳辨識記號也在此處。


▼ 金屬摺疊關節讓耳機收納時有更好的穩定性,同樣也增加關節的壽命,耳機折疊後體積相當輕巧,收納上更加方便。


▼ 頭帶延伸部分也使用金屬材質,不只增加耐用性,同時也提升整體的質感。


▼ 頭帶最上部分有一個相當柔軟的橡膠墊,有效的分散耳機下壓的重量。


▼ 頭戴和本體的連結處採用可動式設計,讓耳罩有更大的調整空間,可以看到皮質耳罩的厚度也相當不錯。


▼ 皮質耳罩是正圓形設計,和大多數的On-Ear相同,耳罩相當柔軟且縫紉處相當優良,耳罩讓更加立體。


▼ 耳機出線處有多用一層保護的橡膠,讓耳機線不會於此處受到劇烈摺疊,注意看可以發現 YAMAHA HPH-Pro300 的扁線相當的粗,較厚實的耳機線讓 YAMAHA HPH-Pro300 的線材較不容易發生纏繞的現象,並且提供更高的耐用性。


▼ 耳機接頭和線控處都有YAMAHA三支音叉標記,線控體積較比Apple原廠耳機大上不少,讓操作時更為順手。


▼ 接頭處使用我較喜愛的 L型設計,並使用鍍金處理來增加抗氧化能力,6.3mm轉接頭同樣也使用鍍金處理。


▼ 順便在附上幾張 YAMAHA HPH-Pro300 的照片,YAMAHA HPH-Pro300 的外型的確相當上相,連我這個不太注重流行元素的大叔都覺得相當的好看







看完了以上的特性介紹,相信大家對 YAMAHA HPH-Pro300 包裝和外型設計有了一定的了解,YAMAHA HPH-Pro300 的外包裝相當精美且具有份量,讓人感覺的確有精品的氣勢,配件方面包含了一個精美的攜行包、專用擦拭布和6.3mm轉接頭,就這個價位區間來說稍嫌一般,耳機外型設計和做工是 YAMAHA HPH-Pro300 的亮點,耳機使用YAMAHA自家重機烤漆技術,質感上相當的精美,此外組裝也很扎實,唯一的缺點就是耳機內壓力稍嫌過大,配戴感方面並非相當舒適,但在未配戴眼鏡時還可以接受,就外型和做工來說,YAMAHA HPH-Pro300 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富含潮元素的耳機中,做工最優良的耳機之一,但一付耳機絕對不能只擁有優良的外觀設計,音質也必須配得上其外觀才能說是一副優秀的耳機,底下我們就來對 YAMAHA HPH-Pro300 的聲音特性進行大略的分析:



聲音特性

評測所使用的 YAMAHA HPH-Pro300 並非是全新品,之前應該已經使用一小段時間,但是我個人認為聲音尚未完全褒開,所以又對其進行了大約100個小時的Burn-In,相較於Burn-In前,聲音的粗糙感有明顯下降的趨勢,為了確保振膜完全的熟化,我們又再對其進行50個小時的Burn-In;整體來說 YAMAHA HPH-Pro300 擁有一個紮實且深度下潛低頻,清晰直接的中頻和響亮清脆的高頻,整個聲調平衡度掌控得相當優良,中高頻區段雖然響亮,但未聞齒音的出現,整體除了中高頻區段,聲音較為柔和但稍微缺乏明顯線條,動態和速度感都處於水準之上的表現,空間感稍嫌封閉和較小,但在同樣類型的 On-Ear 耳機中還算是相當不錯,YAMAHA HPH-Pro300 算是一款極易驅動的耳機,雖然阻抗高達53Ω,但是由於靈敏度相對的較高,就算是一般的移動音源也可獲得足夠的音壓,但是極低頻區段的控制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驅動力,以下我們就對各頻段各別進行描述,為了符合外出使用上習慣,我們主要使用 iPod video 作為評測的參考音源,Rasteme rua22a 和 Fiio E17 作為輔助參考音源,對比參考使用我所評測過和相近價位的耳機,主要使用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當做聲音基準。

低頻
YAMAHA HPH-Pro300的低頻量感稍微有增加,但不像BEATS Studio主要是以中低頻量感為主,YAMAHA HPH-Pro300增強部分主要是在極低頻的區段,較不會影響到其他頻段的表現,此外,低頻表現相當扎實有力,且速度感相當優良,下潛度方面另人相當吃驚,在小耳罩中很難得聽到如此優良的表現,幾乎可以完整的表現出極低頻的區段,不過這需要驅動力較足夠的訊源才能完全發揮,但在一般行動裝置下還是有相當不錯的表現,這樣的低頻表現在一般流行樂中應該是完全可以勝任。

中頻
YAMAHA HPH-Pro300的中頻稍微比較乾澀和直白,但也讓樂器的表現較為真實,並且在樂器的分離度方面也相當的優秀,可惜人聲雖然柔和但缺乏感情,並且稍微有些朦朧的感覺,較奇怪的是在某些歌曲中,中頻區段的聲音稍嫌粗糙,我個人無法明確指出問題所在,但可能和中頻某些區段聲音密度不足有關,動態相較於低頻和高頻區段稍嫌拘謹,速度感方面拿捏得不錯,中高頻區段感覺稍微有些拔高,但也因此提供較好的清晰度,並且讓人聲不會出現有被悶住上不去的感覺。

高頻
YAMAHA HPH-Pro300的高頻區段和中高頻一樣有稍微的拔高,這樣提供一個更加清晰和響亮的高頻,尤其撥弦樂器的聲音,YAMAHA HPH-Pro300能夠成功重現清脆和凌厲的感覺,在鈸和三角鐵方面也相對的響亮,但並不會出現刺耳的感覺,動態和速度感方面的表達也是相當優秀,整體來說,高頻區段在部分增益下,卻又成功避開令人刺耳的不悅聲音,YAMAHA的調教功力可以在此體現出來。

解析度
解析力方面YAMAHA HPH-Pro300可能佔不到任何便宜,較為柔和的聲線表現手法,使得除了中高&高頻區段外的解析力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是由於有響亮的高頻支撐,整體來說還是在水準之上,整體動態稍微有被壓縮的感覺,讓空間感方面稍嫌拘束,但我想這是封閉式小耳罩難以逃脫的設計上問題。



寫在最後

說真的,當初看到YAMAHA Pro系列的耳機外型,還在想是不是又一個傳統的耳機廠商要出搶錢的潮商品還好當測試的耳機入手後,這樣的疑慮終於解除,YAMAHA不只是單純地將外型設計得更時尚,在其中也下了很多功夫來讓耳機變得更加優良;整體來說,YAMAHA HPH-Pro300 的聲音表現在這個價位中並非是最優良的選擇,尤其在7000 ~ 8000新台幣的範圍有那麼多優秀的對手,但是YAMAHA HPH-Pro300很成功地融入時下的流行元素,並且使用了YAMAHA自豪的重機塗裝技術,讓耳機質感超越其他塑膠感極重的類似產品,此外更成功地將優良的聲音表現帶入其中,不會如其他潮牌只注重低頻量感,YAMAHA HPH-Pro300 更注重低頻的質而非單純的量,並且提供一個優秀的高頻表現,在外型和聲音表現上取得一個更加優秀的平衡,較為可惜的是配戴感方面並不是相當舒適,但如果您配戴YAMAHA HPH-Pro300並無不適感,綜合外型和聲音上的表現,我個人會推薦您將YAMAHA HPH-Pro300加入您的考慮清單當中。

YAMAHA HPH-Pro300YAMAHA Pro系列中最低階的型號,其上還有Pro400 & 500,採用大尺寸耳罩和可換線設計,並且使用更大的單體 (Φ50mm),體驗過YAMAHA HPH-Pro300後,相信Pro400 & 500應該也會是令人期待產品;最後感謝您花時間觀看此篇文章,希望您喜歡這次介紹的耳機,也期望您能留下寶貴的意見,讓小弟了解您對文章的看法,謝謝




技術規格

● 設計:全罩封閉式
● 驅動結構:動態釹鐵錋磁鐵
● 驅動單元:Φ40mm
● 阻抗:53Ω (1 kHz)
● 最大輸入:300 mW
● 音壓:107 dB ±3 dB (1 kHz, 1 mW)
● 頻率響應:20 Hz -20 kHz
● 重量:200g(不含線材)
● 端子:3.5 mm stereo
● 耳機線長度:1.2 m抗纏結扁平線(麥克風/按鍵)
● 配件:專屬攜帶盒,鍍金6.3mm轉接頭,清潔布
● 建議售價:NTD 7,900




相關文章

評論 - 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2422779&p=1

【開箱】【開箱】TDK ST750 High Fidelity 頭戴全罩式耳罩耳機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069299&p=1

【開箱】專家系列監聽級耳罩式耳機 - FiSCHER audio FA-006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058301&p=1

【開箱】平價的優良選擇 - Vsonic GR02 [低頻加強型] & [珍珠白炫彩版]
http://www.andaudio.com/phpbb3/viewtopic.php?f=25&t=105674

【開箱】RedGiant A03 Ossicle - 紅巨星雙單體耳道式耳機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045876&p=1

【開箱】雙驅動耳塞 IE800 - TDK Life on Record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012612&p=1

【開箱】★達音科★DUNU 太極 DN-19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2958672&r=2&last=38718806

【開箱】100% 台灣製造 : CHORD 調性耳機 -CHORD Major 7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2786979&r=2&last=36474164
大大真迅速

資訊展才剛展出就生出試聽文了XD


我有跑去聽了一陣子

現場太吵沒啥感想

不過頭頂的那橡膠真的蠻不錯的

配戴感就中規中矩



YaziLightar大的照片真夠毒的...

這次資訊展YAMAHA HPH-Pro系列整個很火熱~
可惜小弟一直沒有去試聽就是了

不知道YaziLightar大有沒有同時比較Pro 300、400、500呢?
還有您對Pro300隔音的效果評價如何?
為什麼有種B牌的影子!?
而且每個環節的設計都是
michealking wrote:
大大真迅速資訊展才剛...(恕刪)


呵呵 小弟事實上在資訊展前就已經拿到手
只是評測耳機還是遵循著小弟個人的一貫流程
所以必須先進行Burn-In和多種不同音樂的測試
再和相近價位的耳機進行比較(借或是偷搶拐騙)
所以時間上都拉得比較長

頭頂的橡膠的確相當柔軟,可惜耳罩內壓對我個人而言有點夾頭
有戴眼鏡時不太舒服
如果你想要借去聽,我們也可以私下聊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籃籃香 wrote:
YaziLighta...(恕刪)


感謝籃籃香大的回覆
照片只能說女王大人拍得好也感謝您的賞識

這次Yamaha的確下了重本在宣傳,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家的平面媒體宣傳
而且資訊展中聽說也是相當活耀,現在好像在台北國際音響大展也有擺攤
終於感覺Yamaha有決心要強勢的打開市場了

關於資訊展小弟因為女王大人生病,所以這次就沒有參加
本來是有打算去比較Pro300、400、500之間的差異
但看來只能看以後有沒有機會了

Pro300的隔音效果個人感覺是還不錯,但是並沒有到非常好的地步
在一般的情況下是OK (公車or咖啡廳)
但是碰上捷運這個怪物馬上就破功了(靠近門邊,沒辦法我就是喜歡站那邊)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sunnyboy040508 wrote:
為什麼有種B牌的影子...(恕刪)


您好
這個問題已經在另一個討論串被討論過了
我想您可以過去看看YAMAHA也會偷竊創意?

如果您問我的意見,我個人認為Yamaha的確應該設計一個全新的造型
但這隻耳機的目的一看就知道是出來和 b & soul 搶市場的
所以設計會相似可以說是預期中的事情,但個人還是感覺可以更具創意些
但最少YAMAHA HPH-Pro300在質感上更勝上列兩者
也算是為買家多提供一個新的選擇,我想不失為是一件好事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雖然我已經敗入pro500並快樂地run-in, 使用中
但還是很期待大大能寫一篇pro500的專業評測文喔

YaziLightar wrote:
呵呵 小弟事實上在...可惜耳罩內壓對我個人而言有點夾頭(恕刪)

對我來說是很夾頭
不蘇湖
bulahon wrote:
雖然我已經敗入pro...(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

小弟也對PRO500非常感興趣,PRO300的小耳罩在配戴上讓我稍感不適

PRO500採用大耳罩設計,應該是有機會達成全耳包覆

理論上應該會比較舒適,不知道您佩戴起來感覺如?

而且也聽說PRO500相較於PRO300來說音質提升程度很高

小弟會試試看能否爭取到PRO500的試聽機會



上線中 wrote:
對我來說是很夾頭不蘇...(恕刪)



呵呵 看來您也是PRO300的佩帶苦手

小弟也感覺形狀可以在橢圓一些,像UE40000就不會有那麼強的內壓力

不過戴起來夾頭也是大多On-Ear耳機的問題就是了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