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被知音大這篇好文(勸敗文),燃起我敗家的慾望,經過幾日的煎熬,我也加入ATH-IM04的行列。

燃燒對音樂的渴望 ATH-IM04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原先使用的耳機是SONY MDR-EX500SL,訊源是Sony WalkMan NWZ-B143F 4GB。

上週生日,買了FiiO X3送給自己。用MDR-EX500SL聽FiiO X3的無損,要很仔細聽,一些動態比較大的音樂,才能聽出差異性。我自己瞎猜是MDR-EX500SL無法釋放FiiO X3的魅力,於是在知音大的好文加持下,就衝了ATH-IM04。

IM04買入後,FiiO X3卻變成小磚塊,只好送回代理商維修(代理商維修的態度很清切又負責,值得肯定)。現在只能再用Sony WalkMan NWZ-B143F、HTC ONE與筆電,簡單說出聽感。

光以售價來看,IM04跟EX500SL價差高達十餘張小朋友。所以,這兩者的差異性應該是可以很明顯的。

ATH-IM04才剛入手,完全沒RUN IN過,EX500SL已經聽四年了。

我先用Sony WalkMan NWZ-B143F當訊源。

首先試聽夏川里美的"涙そうそう",整個音場就有很明顯的差異。EX500SL像是在酒店聽歌手駐唱,IM04就像是在大型的演奏廳,那種臨場感,即便你是木耳,也能很容易分辨。

接著試聽TELARC P.D.Q.BACH 1712 Overture & Other Musical Assaults的第二首曲目"1712 Overture"。在7"35'處,EX500SL低頻感受已經讓我很滿足了,IM04竟然完全沒有。就好像EX500SL有接重低音喇叭,IM04把重低音喇叭拿掉了,而且,IM04的細節太清楚,鼓聲好像在你面前敲鼓給你聽,敲完馬上就用手按住,很硬。

輪到TELARC的Ein Straussfest I,第一首Strauss, Johann Jr - Explosions Polka, Op. 43。這首曲目一開始的震撼,是許多發燒友用來測試器材的參考。EX500SL聽起來會有一點不適,而IM04聽起來就很舒服,理由應該跟聆聽1712 Overture一樣,因為沒有了重低音,所以那種震撼力完全沒感受到。

接著,我聆聽許茹芸的一直是晴天。許茹芸的歌聲蠻令我喜愛,乾淨明亮又帶著濃郁的情感。尤其在夜深人靜時,聽她演唱的情歌,特別會觸動心底那一塊永恆的記憶。EX500SL保有SONY的特色,都會把聲音修潤的很甜美。IM04則把細節忠實呈現。我感覺我坐在搖滾區欣賞許茹芸的演唱,吉他撥弦的聲音更溫暖,似乎聽得出吉他手在撥弄的聲音。但低音就很模糊。

以上試聽的曲目,若改用HTC NEW ONE來當音源,EX500SL聽起來都差不多,只是多了HTC NEW ONE無解的底噪。但用IM04來聽,底噪竟然不見了,反而覺得IM04是一高阻抗的耳機,HTC NEW ONE完全推不動它。

若改用筆電(DELL inspiron)來聆聽,EX500SL的聲音感覺比較粗糙些,IM04完全是慘不忍睹。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一組99元的耳機。

以上曲目都是320K的MP3。

我的心得,器材升級真的是一條不歸路。原先想要追求更好的感受,試著改聽無損。聽了無損後,發現服役中的耳機無法滿足需求。一不小心升級耳機後,反而訊源無法跟耳機匹配。

現在,就等FiiO X3歸來,RUN一陣子,看看結果如何。不過,我知道耳擴這筆費用是早晚的事。

------------------- 2014/4/10,增加FiiO X3改包裝 ----------------------

2014/4/10,FiiO X3台灣代理商:聿鑫,把我送修的X3送回,由於是新品,所以直接換新機給我。還幫我把舊機的音樂拷貝到新機,宅配到府,服務沒話說啦!

東西好壞是一回事,代理商的服務更重要,從此,我對聿鑫代理的商品開始有信心了,

送回的新X3,包裝有改變。

外包裝正面。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外包裝背面。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外包裝,紅黑色取代原先的白色,整個產品的體積也比原來的大。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拆開外包裝,裡面有一個黑色大盒子。黑色看起來質感增加許多,多了沉穩與神秘的感覺。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內裝上層用黑色海綿保護X3本體。原本的X3的保護套,顏色已經改成較深的顏色了。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拿出X3本體後,還有一個黑色紙盒。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配件用一個黑色紙盒包裝,很有質感。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所有的配件。(原廠附的保護貼漏掉,Sorry!)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最後,跟我的IM04合影留念。
鐵三角ATH-IM04聽感分享(增加FIIO X3新包裝)


將原先聆聽的音樂,放了無損版重新聽一次,真如網友所說,IM04是一支適合人聲的耳機,該有的低頻都沒有。有點失望。反而同樣的無損檔,用PC以Foobar 2000來播放,把X3當DAC,這時的低頻反而比直接用X3來聽,來得好。

我在慢慢摸索吧,畢竟IM04還是新玩具,聽不到100小時。
與其考慮耳擴不如先把音樂換成無損...
我現在講的可能刺耳,但我還是要說
有些人或新手無論拿著播放器或手機也好
買了新的耳道耳機就開始想要上擴,不知道是想尋求聲音上的提昇還是這樣接看起來比較專業
想這樣做的人隨身擴預算都不會太高,這些便宜耳擴失真很大,最常見就是變暖變糊,預算至少拉到5千才有"真正"有用的
到後來我想可能丟一旁了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與其考慮耳擴不如先把...(恕刪)



報告柴可夫大公雞哥,謝謝您寶貴的建議。等我的FiiO X3維修送回,我就會試著聽無損音樂。聽一段時間後,再來評估是否上耳擴。

我的筆電用Foobar聽無損音樂,真的很慘。
映象中X3 播放機有內建自家耳擴效能(等級約5千多元的),我有試推IM04是可以的,另外我有下訂一堆耳套,到時到貨在簡單PO分享文。


註1:大公雞有PO粗管用耳套分享文、可for IM0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840709

註2:開另一個帳號幫你+分,雖然遲了但還是祝生日快樂。


高貴的耳機,感謝樓主分享經驗。我想若反向思考會有不同的結論:

http://www.head-fi.org/t/705687/review-of-audio-technica-ath-im01-ath-im02-ath-im03-ath-im04-ath-im50-ath-im70

其中有一段:
ATH-IM04 offers natural tonal balance & good bass in a different way: smoother, warmer, and very intimate. It seems enough to have 3 models within the variety of clean & transparent sound signature, IM04 took a different approach. While still offering good and smooth frequency coverage from bass to treble, IM04 sounds much warmer, very intimate on vocal, but less detailed & spacious than IM02 & IM03. I think vocal is what IM04 is good at.

這個型號的耳機被設定在中頻:人聲部分特別溫暖。其他就還好。

所以,除了訊源有調整的空間之外,要充分享受這款耳機的要素應該還包括音樂的本質吧。

關於低音部分,先確定幾件事:不是很專業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1)IM04耳朵佩帶位置若錯誤則聽到的聲音會差相當多。

(2)以我耳朵構造,原廠"矽膠單節耳套"是不能帶給我低音感的(我耳道算寬),要雙節或三節矽膠套才可以有低音感,雖說如此但還是比不上泡綿套。


(3)原廠T500泡棉套給能帶給我"些微"低音感,因為他太短且氣密效果沒很好,下圖自己買的泡棉耳套,在聽這首陳芳語 Good Girl 趕快愛(應該算有重低音感的流行曲吧),那低音可是會在耳朵抖動,很過癮呢~


(4)關於訊源,我只有筆電、平板、3595R、IRIVER F700,沒有一台專業的訊源(近期會買),以IRIVER F700來撥MP3格式(320K)Good Girl 趕快愛,音量滿格40單位,我開16單位就很大聲,而不調EQ就很有低音量,調EQ(5段V型曲線)那低音超級重.....(前提是使用上圖泡綿套,而原廠泡棉套一樣有低音、但稍遜色)


ps.sorry 我很少聽交響樂,頂多聽"日本-植松伸夫",遊戲-太空戰士系列 交響樂。
關於低音部分, 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訊原是IBASSO DX50, 耳擴是Fireye HDB, 擴是後來覺得撥放器未能將IM03推到好而後來買的

之前也曾去耳機店比較過IM03跟04, 聽了不下數小時, 很仔細比較細微的差異
這兩支耳機走向是不同的

上擴前, 以同一首歌來說, IM03在低音表現上, 對比IM04, 於量感上, IM03是些微勝出的
IM03的低音, 會比04多出一個特殊的殘響, 會在空氣中迴盪較久的感覺, 而人聲上, IM03較04靠前
聽流行的話, 個人覺得03反而對流行音樂的表現較好

但是改聽電影原聲帶, IM04在解析及分離度上的優勢就出來了, IM04總是能較03多聽到一些細節, 各樂器的擺放, 也較03寬敞

上擴後, 03在中頻有所提升, 表現較上擴前更為突出, 樂器分離度更高, 空間感提升不少, 低音下潛更深, 而IM04同樣也在這幾點表現更好,低音也是

這兩支不上擴前, 就還不錯聽, 上擴後, 有感覺到明顯的提升, 開板大可去試聽看看

IM03阻抗34歐姆,IM04阻抗14歐姆
小弟不專業, 只能說IM04參數14歐姆 101db 看似好驅動
實際上聽起來只能說不符其參數所寫的這麼好驅動

當時比較, Fitear tg334才算是聽起來真的很好驅動的感覺...

知音人 wrote:
IM03阻抗34歐姆...(恕刪)

smartfocus00 wrote:
小弟不專業, 只能說...(恕刪)


我也是這樣覺得,IM04不太好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