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從知道新加坡 Acer 推出 3820TG (i7+ ATI 5650) 後,就用盡所有管道想要入手一台
在購買後知道這麼強悍的電腦只配備了5400轉的硬碟,當時就興起想要升級Intel SSD的念頭
終於在前幾天飄洋過海來到美國,深怕入關要報稅又要多繳一筆費用
好在一切順利過關,破不急待開機安裝Win7之後,悲劇開始發生
第二次開機後硬碟開始發出"滋滋滋"的怪聲,就在也進不去Windows 裡面了,硬碟掛了
不過當初要購買這台時,就已經做好要承擔一切的風險的心裡準備,往好處想,本來就要更換硬碟~~
所以就開始進行再升級動作
以後有機會回台灣再以旅遊保固的方式看看能不能換個新的硬碟

言歸正傳
這次拆機是參考 ththjy 大大 4820 的拆機更換散熱膏的文章,還有他細心的介紹我散熱膏的牌子,在此先謝謝他
PART I: 測試部份
1. windows 內部系統測試,硬碟的分數是已經更換SSD的成績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 ATI 5650 GPU-Z資訊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 3DMarks 06 分數,達到7697,再13吋的機子上只能用"強悍"來形容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4. 更換散熱膏前CPU溫度( 開機後30分鐘用 EVEREST 讀取CPU溫度)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5. 更換散熱膏後CPU溫度( 開機後30分鐘用 EVEREST 讀取CPU溫度)
雖然CPU 溫度會跳來跳去,不過本身感覺大概再降個2~3度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分隔線*************************
PART II: 拆機部份
1. 首先先驗明正身(3820TG i7+5650)~就是這個光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 工具準備好,右上角小的小藥盒可以裝不同種類的螺絲,還有不怕死得決心~"給~我~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 拆下電池以及背板(共5個螺絲)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4. 背板下的依序硬碟槽,ddr ram 以及 無線模組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5. 將Ram拆謝下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6. 無線模組一定要拆卸(要記得不同顏色天線的分佈),不然會阻礙主機板的拆卸喔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7. 卸除下蓋所有螺絲 (有兩種:11個 加 2小個)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小個,位於轉軸處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8. 卸除下蓋螺絲後,電腦翻過來,可以拆下鍵盤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鍵盤卡榫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可以用信用卡向內推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9. 移除鍵盤排線,剛開始不知道怎麼拆,抽出來時排線薄薄像紙一樣,我還以為我拆壞了,想說這樣怎麼裝回去,嚇死了。不像IBM的筆電,排線都做的跟釦子一樣,很好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0. 移除Touch Pad 排線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先將黑色的卡榫往外推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接著排線就可以抽出,接回去一樣,黑色卡榫向內推,就可以卡住排線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1. 拆除鍵盤下的所有螺絲 (共7個)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鍵盤卸除後正面全貌,看到兩個風扇,由此可知3820TG是雙散熱結構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2. 拆除右下角麥可風電源線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3. 拆除左上角部分( 由上而下依序為 LAN排線,左喇叭電源,風扇電源)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4. 拆除右上角部分( 由上而下依序為 右喇叭電源,排線,風扇電源)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5. 這樣就可以拆除鍵盤上蓋了,拆的時候不是很好拆,稍微小心一點
電池槽附近有三個上蓋卡榫,拿個東西樣下壓就可以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鍵盤上蓋的背面,這邊不難看出跟4820結構有點不同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6. 把上蓋扒光後,主機板現身
請注意:基本上因為鍵盤上蓋的螺絲都移除後,這邊就沒有任何螺絲需要拆卸,所以主機板和下蓋算是分離的狀態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左邊的風扇 (ADDA代工)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右邊的風扇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7. 拆除左邊usb排線及藍芽模組電源線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8. LCD排線也請小心翼翼的拆下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19. 右邊無線天線被風扇上方的膠帶反折黏起來,所以必須將一邊的膠帶撕開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順勢往下移除天線膠帶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全部移除的樣子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0. 左邊也有一根無線天線以相同的方式被左風扇所包覆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1. 接著就可以將主機板和下蓋分離,主機板翻過來後,這裡還有一條線才能拆到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2. 整個主機板移除後的下蓋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3. 終於拆到剩下主機板和風扇模組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4. 將兩個風扇模組拆卸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再用酒精把風扇上的散熱膏移除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5. 利用酒精依序將CPU及顯示晶片上的散熱膏也擦掉
CPU i7-620M,這顆真的價格不斐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ATI 5650 晶片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ATI 5650以及 1G Samsung 的 RAM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Intel HM55 晶片組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6. 這次散熱膏的主角MX-3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大的面積用十字法塗抹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小的面積用米粒法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7. 再將風扇分別蓋起來鎖緊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
到此基本上以完成了更換散熱膏的動作,接下來就是把電腦組合起來,當除你怎麼拆就怎麼的把它組回去
所以有些地方我就沒有拍照,就小細節方面再次強調即可
28. 把剛剛最後一條電源線(LCD?)插上,反轉主機板,將主機板裝回電腦下蓋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29. 先回復天線的分佈,將線重新整理好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順適將天線壓回溝槽裡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0. LCD 排線及右風扇電源線插回去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1. 同樣的把usb排線及無線電源裝上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2. 左喇叭部份整理好無線天線分佈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3. 將鍵盤上蓋裝回,麥克風電源,USB排線,右風扇,右喇叭電源組回去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4. 左邊部份左風扇,左喇叭電源,LAN排線,TouchPad 排線分別裝回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5. 接著將鍵盤組回,翻到背面,下蓋螺絲裝回去(不附圖了),無線裝回去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6. Ram 安裝上去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7. 上Intel 160 SSD,這顆在美國的Ebay標到,折合台幣11,000左右,我覺得還蠻划算的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38. 裝上背板,保固貼紙貼回去,重新開幾~~~Voila...Windows 健康頭好壯壯
[拆機+測試] ACER 3820TG i7 再升級 (SSD+散熱膏)

**********************************************************
在01潛水許久,第一次發文,還請包涵。
會發文原因是這幾年一直在尋找輕薄高效能的筆電,前兩款都是IBM X系列
難得看到這款可以批配Sony Z117 (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在貴啥),價格又在合理可接受的範圍內
就敗入一台,開箱的照片大家看膩了,想說乾脆發一個拆機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目前正快樂使用中



看起來真的是相當強悍呀

期待大大後續的測試~~~~

不知道台灣會不會進這台的說~~~~~~~
但價錢應該也不便宜
從大大的拆機圖來看,
熱導管 有架在CPU、GPU上方,
3820TG 的散熱遠比 4820TG 好得多,
怪不得可上 I7 的 CPU,
真是極品啊 !
大大,小弟想冒昧指證您...別見怪唷
第一、那張三天線的是無線網路卡(WLAN)不是藍芽(BT)...
第二、左側USB模組下面那條應該就是藍芽模組線了(有標示BT),只是小弟納悶怎麼只有4pin...
最後那條是電源線,您應該有看到電源模組接進來直接透過那條線接到主機板吧XD
應該不是LCD電源線唷XD

然後小弟想冒昧的跟大大索取整套拆機照
不過看上去這台的3G模組要直接上應該不是問題了...
剩下的...因為小弟現在要趕著出門,回來再PO~
5分線奉上囉~
speaper7793 wrote:
大大,小弟想冒昧指證...(恕刪)


歡迎指正
我本身並不是電子方面的專家,所以對這些也是一知半解
經由你的說明,相信其他人會更了解內部的構造
我會將主機板細節的照片upload到某個免費空間網站
密碼會再PM給你 期待你3.5G的心得分享
acer的OEM logo可以在網絡找7loader這個軟件,然後用他來修改Windows OEM資料
首先想請問開板大...
640G那顆硬碟真的有這麼脆弱喔?才買多久就掛點了!?
新加坡全球保固看能不能坳回一顆新的吧...640G也不便宜吶...

另外3.5G模組部分...
感覺1.5v及3.3v一樣都沒有焊上電子元件吶...好麻煩
然後這台的網路攝影機跟螢幕排線是在同一個接頭上讓人感覺蠻詭異的...
而在CPU散熱風扇的4pin接頭下面處卻有著一個4pin沒焊上的接頭寫著...CCD1!?
因為圖片比較模糊看不清楚...若這也是個CCD接頭那應該就代表著又是一個可以用的USB線路了...

整體看下來,只有一句話,就是塑膠感好重
然後使用到的USB應該是9個(如果那個謎樣的CCD1接頭也算進去的話),分別是:
USB Port x3、藍芽x1、網路攝影機x1、Mini PCI-E x2、多合一讀卡機x1及那個迷樣的CCD1接頭x1。
而PCI-E線路只有Mini PCI-E那兩個slot的兩條,
我認為初步可以改造的計畫還是像小弟原先想的那樣,
利用3.5G模組那個Mini PCI-E slot的PCI-E線路拉給USB 3.0的Express Card將左側USB置換成3.0,
原先左側的USB訊號就可以拉給USB電視棒及無線鍵鼠接收器改成內建~
雖然這只是天馬行空,但理論上應該是可行的
版上這麼多高手將3820、4820解體的照片讓我們一覽無遺真的是消費者的福音啊!!

3820tg的散熱 感覺起來 比4820好太多了,

還附上詳細的拆機過程,

很多人應該躍躍欲試了吧。

另外想請教版大待機的溫度看起來差不多,

不過我想換過散熱膏後燒機的溫度應該會有差吧,

懇請小測 換過散熱膏燒機時後的CPU溫度><
aaamuu wrote:
版上這麼多高手將38...(恕刪)

其實第一批的3820、4820散熱膏用的都不錯...
直到第二批以後對岸那邊開始在哀嚎散熱變差,才有人去拆過...
換了散熱膏後跟第一批的機器散熱效能差不多...
所以大膽推測第一批的機器用的散熱膏應該是不錯的東西XDD
7 loader 好像是activate 的軟體
小弟我其實只要acer logo 照片就可以了

henrywhs wrote:
acer的OEM l...(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