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最近這些日子,常碰到有些用戶對於一些相近問題,為了減少資源浪費就乾脆建大樓。

以自問自答方式,請各位N家用戶提供一些碰到回答過的問題與解答。
----------------------------------------------

1.TLR SLR DSLR RF&EVIL..如何分?

以下沒有特別說明,通常代表包含有不同成像大小設計,也不一定是可交換鏡頭,因為有些這些也都可以包有定義結構但無法交換鏡頭。


SLR(single-lens reflex)就是具有反光鏡結構,可以直接透過裝設的鏡頭來取景與曝光,其中包含不同底片尺寸設計,大多是可以交換鏡頭,其中35mm是其中最多使用。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ovf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DSLR(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就是數位化的SLR,像是CANON NIKON SONY(KM)等有推出和當初35mm底片相同卡口架構的DSLR,用全片幅稱呼。其中OLYMPUS與其他廠商也在光學設計目標下,重新成立同樣DSLR結構,但使用較小感光元件的4/3系統,例如OLYMPUS E-5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DSLT(digital single-lens translucent )sony在2010年推出A55 A33,使用一個半透明反光鏡,取消光學觀景窗(OVF),以電子觀景窗(EVF)取代,將原本反光鏡下AF SENSOR移到上面,藉此獲得可以全時使用原本相位對焦,不管在錄影或拍照都可以達到高速對焦性能。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evf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TLR(twin-lens reflex),則是同樣具有反光鏡結構,但取景和曝光的鏡頭是分開各一顆!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RF(Rangefinder)就是利用三角測距法在觀景窗取景對焦,不是用鏡頭來取景,最有名大概就是LEICA M機系列!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其中後面LEICA M9 M8則是裝上數位感光元件的RF。

EVIL<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這是目前較新用詞為,但還有一些爭論,大多是用在M4/3如GF1  GH1 E-P1等或NEX 3 等,是一種可交換鏡頭系統,直接用感光元件光曝光取景,在傳到EVF或LCD顯示影像!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和DSLR差別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
2.各種底片或感光元件格式如何看?

a.大型相機(Large format):一般指使用大於4"X5"(10X13 cm底片作為成像的相機,本身成像之後之後可以直接當作最後結果,一般常見有4"X5",8"X10"等大小,而本身通常體積相對龐大許多,有摺疊式輕便型,單軌式專業型,本身鏡頭是採用直接移動對焦,還可以進行傾斜 移軸等各種操作。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b.中片幅(Medium format):是指使用片寬為60mm底片系列,其中根據不同長度比例有6×7 cm, 6×9 cm, and 6×17 cm..系列稱呼
,實際成像大小為56 × 70mm,56 × 84mm,56 × 168...,根據KODAK所給底片有分120和220,其中使用120較多,所以後來也把中片幅用120代稱。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c.135片幅:一般近代底片常見SLR系列為135或35mm系統,就是使用片寬為35mm底片,其中KODAK所訂底片編號為135,所以常稱呼135底片。
其成像大小為24X36mm。
其原本是電影底片使用(縱向使用,所以畫面較小許多),後來LEICA首先拿來做小相機的做橫向底片,
35mm電影底片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35mm攝影底片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d.FF(全片幅):原本是指滿足相機的成像圈設計的感光元件或底片大小,所以120全片幅,1345全片幅等各種。
但後來因為一般為數眾多的35mm系統用戶歷經底片機過渡到數位時代時候,先出現較小片幅,後來達到當初35mm成像大小,後來狹義來稱呼FF全片幅,像1DS 5D...等機種,這是因為這些機種本身卡口規格成像圈各方面設計是給原本35mm底片,所以才稱呼全片幅,只是一般通俗習慣用法並不是很嚴謹,NIKON則是自稱使用35mm感光元件為FX片幅機種。



e.APS:是指1996年推出APS(Advanced Photo System )底片系列,片寬為24mm,其中根據不同成像大小可以分做APS-C(Classic 3:2比例),APS-H(High Definition 16:9),APS-P(Panoramic 3:1)。
其中APS-C大小為25.1 × 16.7 mm,和CANON 中低階機種使用感光元件相近而稱之。
APS-H為30.2 × 16.7 mm和CANON 1D使用感光元件接近而稱之。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NIKON實際上使用DX代號來稱呼不同過去35mm底片大小的感光元件設計鏡頭與片幅。
SONY則是有另外用DT來代表這些和APS時代成像圈大小相近的設計鏡頭。

一般習慣會把以上這些小於35mm底片成像大小,而大小類似過去APS系統,根據感光元件大小分做APSH APS-C等,像其他NIKON則是另外用DX片幅稱呼。

f:另外還更小像110(13X17mm)與其他一些較少見,這裡就不詳述。


-------------------------------------------------------------------------------
3.常見數位35mm系統以及以下各家卡口規格?

SONY nex7 口徑46mm,卡口距18mm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MFT(M4/3聯盟)
口徑38mm,卡口距19.25mm
GF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E-P1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Digital RF
LEICA M9 口徑44mm,卡口距27.8mm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35mm DSLR(旗下有APS等分類)
CANON 5D 口徑54mm,卡口距44mm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sony a900 口徑50m,卡口距44.5mm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NIKON D4 口徑44mm,卡口距46.5mm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APS DSLR
Pentax K-5口徑44mm,卡口距45.46mm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FT(4/3聯盟)
口徑44mm,卡口距38.67mm
E-5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Lumix DMC-L10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
4.無機身馬達的機身挑鏡,自動對焦支援如何看?
簡答:請選AF-S或AF-I。

詳答:自動對焦支援是看前面是AF AF-I或AF-S等標示。
AF鏡:需要機身馬達才可以自動對焦(除F3AF的兩顆是用鏡頭馬達)
AF-I或AF-I鏡:有內建鏡頭馬達可以自動對焦,AF-I是早期望遠鏡所用,AF-S是後來超音波鏡頭馬達。

注意機身馬達和D或G是沒有直接關聯!
D:早期剛開始加入傳遞距離資訊的標示,後面鏡頭都有傳遞距離資訊能力就沒有特別標示。
G:後來取消鏡頭光圈環的鏡頭標示。

也請大家不要用有機身馬達就可以用D鏡,這種本身沒問題但會引起新手誤會以為機身馬達和D有關。
有鏡頭馬達也有D鏡=>AF-S 80-200/2.8 D IF-ED
需要機身馬達自動對焦的也有G鏡=>AF 28-80/3.3-5.6 G
自動對焦鏡頭上的不同標識/編號有何含義?
nikon新舊鏡頭支援分類與資訊整理!


----------------------------------------------
5.NIKON DX機身或鏡頭何時要乘於1.5?

視角和焦距 片幅關係如下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視角:拍攝範圍的涵蓋角度,一般就是人眼作標準,看到還要廣就是所謂廣角,比較狹小就是望遠。

廠商標示視角都是只給無限遠對角線視角,也就是最大視角,在無限遠時,像距=焦距。
其對角線視角=2*arc-tan(對角線/2*焦距)=2arc-tan[(片幅長^2+片幅寬^2)^0.5/(2*焦距)]

由以上可以知道,拍攝視角為廣角 標準或望遠是由焦距和片幅所決定;所以同樣焦距的鏡頭,在不同片幅會有不同視角。

當要獲得同樣標準視角46度,在大型相機要用~150mm,120中片幅要用~90mm,135片幅要用~50mm,APS要用~35mm。


像是CANON家裝上50mm鏡頭時候,中間紅色代表APS感光元件,可以獲的視角等於要拿一顆80mm裝在FF上是相同。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但因為記住視角是比較難,大部分都是記住焦距比較簡單,大多是過去135片幅延伸過來,習慣上把轉都換成135片幅的焦距與視角對應來記憶。
也就是轉換係數為-視角下的等效焦距,相當是在135片幅要裝上多少焦距鏡頭可以達到同樣視角。


例如:AF-S 60mm F2.8G micro,裝在FX可以拍到~39度視角,DX感光元件較小就只能拍到~26度,也就是相當FX機身要用90mm拍攝才會達到26度視角。
60X1.5=90,這裡90mm數字只是代表要獲得同樣視角,在135片幅要用多少焦距來拍,並非焦距真的改變。


只要是換成fx或135的焦距與視角關係,除了鏡頭和機身都是FX本身,就會有這種等視角轉換係數。
當然習慣DX系統的焦距和視角,例如廣角84度不管如何就是要用16mm鏡頭,標準鏡頭46度要用~35mm...等
其實就不用管這些換算係數,因為那個是給已經習慣135片幅在作轉換。

只是請記住,視角和焦距都是在無限遠定義,在近距受到鏡組移動關西,所以同樣焦距鏡頭會有不同涵蓋範圍,這裡就會產生一些偏離。




----------------------------------------------
6.鏡頭標示如何看?
sigma
NIKON
tamron
tokina
canon
例如: Nikon AF-S DX 16-85mm F3.5-5.6G ED VR

a.NIKON:品牌名,其中有些會寫NIKKOR,因為過去有高級鏡頭會標示NIKKOR,但後來全部都換成NIKKOR,有時就沒有特別去標示。

b.AF-S:標示代表內建超音波鏡頭馬達,其中-S是指SWM(Silent Wave Motor縮寫)。
AF則是具有自動對焦功能意思,大部分單獨AF兩字通常是代表需要機身馬達的鏡頭。
AF-I則是過去砲鏡設計,具有內建鏡頭馬達,-I是指IM(Internal Motor縮寫)。

c.DX:代表專門為數位感光元件大小設計的鏡頭。
其中沒有標示代表為FX機種或著過去35mm底片設計,最近2007年推出的新鏡頭如沒有標示DX就是代表為數位FX感光元件設計。(因為NIKON在2007年才推出全幅機種D3,機身標示FX)

e.16-85mm F3.5-5.6:
前者為最廣角與望遠焦距。
焦距與拍攝視角關係(對應不同片幅)
後者為對應最廣角和最望遠焦距的最大光圈值,其中大寫F代表光圈數值,小寫f代表焦距,所以正確寫法為F3.5-5.6或f/3.5-5.6。
焦距:本身是代表主點平面到焦平面距離,在物距無限遠時候,焦距=像距,焦平面位在感光元件上
NIKON 105mm F2.5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H H"就是主點相當薄鏡片的中心,只是鏡頭會有入射和出射兩方向中心位置不在同一點!
F F"就是焦點
105就焦距,也就是主點(H")到焦點(F")的距離,也就是相當基本光學薄鏡中心到焦點距離
,也就是相當鏡片中心到焦點距離。
46.5mm就是NIKON卡口法蘭距,也就是接環到感光元件或底片距離。
39mm就是鏡後距,就是最一片鏡片到感光元件或底片距離。




光圈大小標示是用焦距/入射瞳孔口徑這種比值方式表示,入射瞳孔口徑=焦距/光圈數值,AF-S 50mm F1.4G是代表入射瞳孔口徑=50mm/1.4=35.7。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AF Fisheye-Nikkor 16mm f/2.8D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其光圈越大,其標示光圈數值越小,一級光圈就是相當差兩倍進光量,也就是光圈數值乘以2平方根。
1、1.4、 2、 2.8、 4、 5.6、 8 ..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d. G:代表無光圈環意思。
如果標示 D:代表具有傳遞距離資訊意思。
寫在光圈後頭,也就是代表鏡尾或傳輸功能變化的標示。

e.ED:代表內含低色散鏡片,為一種具有修正色像差能力的鏡片材料。

f.VR:NIKON鏡頭防手震的表示,Vibration Reduction縮寫。
其中大制上可以分作一代和二代版,一代版為80-400 VR(首發)、70-200 VR F2.8(小黑五)與一些KIT鏡頭,大約在2004以前,之後2005年推出18-200 VR即為二代VR開始。
VR介紹

NIKON鏡頭其他標示意思

----------------------------------------------


7.何謂大三元 小三元 DX/FX APS-C/APS-H?
詳答:
大三元:非正式用語,隨著時代有所變化,一般是在進入自動對焦時代後,變焦便利、大光圈與畫質兼得,分別在廣角變焦 標準變焦與望遠變焦的三大恆定光圈F2.8鏡頭。
現今以NIKON 14-24 F2.8,24-70 F2.8,70-200 F2.8。

小三元:非正式用語,作為有別於大三元高價的較小一級光圈F4的變焦鏡頭,
目前還缺一望遠變焦,現有NIKON 16-35 VR F4,24-120 VR F4 ,(類CANON 70-200 IS F4缺)

DX:由於在進入數位時代,繼續沿用原本各家35mm相機設計卡口規格,其中高價感光元件下,NIKON一開始採取感光元件用較35mm小約為24X16mm感光元件,NIKON也為其設計專用DX鏡頭。

FX:在2007年NIKON推出和35mm底片時期一樣大感光元件的機身D3而開始採用代號,其大小約為36X24mm,這些由於此恢復與原本35mm相機卡口設計,所以又叫作全片幅。

APS-C:原本在底片時代為APS系統中一種格式,C是指CLASSIC意思,其大小為25.1 × 16.7 mm,後來進入數位時代之後,CANON對於旗下大部分機種採用22X15mm而開始使用此相近大小代號,其中其他家使用相近大小感光元件也常使用此稱呼。
而CANON也推出專用設計EF-S鏡頭,其中EF-S鏡頭專為設計使其鏡頭較EF鏡靠近感光元件而易獲得良好光學設計與效果,但也因此突出部份限制只能在APS-C機身使用。

APS-H:也為APS底片中一種格式,H是指High Definition意思。其大小為30.2 × 16.7 mm,後來CANON在1D系列的數位機上採用29X19mm大小感光元件,因此相近原本APS-H大小而把此感光元件稱為APS-H。
----------------------------------------------
8.所謂NIKON鏡頭小黑一、二、三、四、五與六家族是什麼?

指NIKON 在生產自動對焦鏡頭系列中,望遠恆定F2.8大光圈變焦鏡頭系列
小黑一(停產 )1988-1992
AF 80-200 F2.8 ED
鏡片組成:11群/16片
變焦方式:推拉式
沒有D的距離資訊
無三腳架座
1,280g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小黑二(停產)1992-1997
AF 80-200 F2.8D ED
鏡片組成:11群 /16片
變焦方式:推拉式
有D的距離資訊、自動對焦的速度比三代鏡慢且聲音較大。
無三腳架座
1,300g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小黑三 1997-
AF 80-200 F2.8D ED
鏡片組成:11群/16片
變焦方式:旋轉(之後都是旋轉)
有D的距離資訊(之後都有)
有附三腳架座(之後都有)
3片的ED鏡片
望遠端在近拍畫質較差!
1,300g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小黑四(停產)1998-2003
AF-S 80-200 F2.8D IF-ED
鏡片組成:14群/18片
三腳架座可拆下。
可使用TC-20E、TC-14E兩倍鏡作自動對焦。
5片的ED鏡片
自動對焦鎖
由於內置swm所以較三代鏡耗電,且設計位置不宜,所以故障率較高
1,550g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小黑五(停產)2003-2009
AF-S VR Zoom Nikkor ED 70-200mm F2.8G(IF)
鏡片組成:15群/21片
新的設計,腳架環可分離
5片的ED鏡片
取消鏡頭光圈環
自動對焦鎖
第一代首先具有VR的小黑家族,但vr效果相對約三級!
望遠端畫質不佳,特別近拍邊緣
1,468g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小黑六2009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
鏡片組成:16群21枚
ED 鏡片7 枚、採用奈米鍍膜,增加抗耀光與鬼影減少,在逆光下飽和度!
三腳架座與環同小黑五的設計
取消自動對焦鎖,增加A/m,自動對焦優先而可手動對焦模式,而原本M/A為手動優先的自動對焦,相當於c家ftm模式,可以在現有af-s上都有!
二代vr防手震效果非常良好
最大倍率較低
1,532g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

9.有機身馬達裝上鏡頭馬達,鏡頭馬達壞掉可以用機身馬達?
簡答:不可!機制不同。

詳答:有機身馬達,會帶一根突起可以來插。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而對應到AF後面有洞,讓他插進去驅動自動對焦。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如果是裝上AF-S鏡頭等有鏡頭馬達的鏡頭,屁股是沒有像AF鏡那樣有對應的洞可以讓他插進去。
AF-S 70-200mm F2.8G VR2)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

10.網拍或近拍等鏡頭選擇如何達到高放大倍率。
詳答:
a.微距定焦鏡,價位上最高,但畫質最好!
在NIKON標示MICRO,而其他家鏡頭可能標示MACRO,其專為微距設計的高畫質表現鏡頭,可以對焦遠距和很近距離拍攝,就看鏡頭焦距而定,焦距越小必須要在較近距離可以獲得1:1放大倍率,一般要拍會動生物,大多是在100mm以上,才可以稍遠處就可以放大很大,但價格也是越遠越高,以各家微距鏡都作得相當好,所以不用侷限用原廠貨,價位在數萬元上下!
像TAMRON 90/2.8算是便宜大碗一顆約11K,SIGMA也有像150/2.8這些但就比較貴!
Nikon微距鏡皇 105mm VR開箱


b.接寫環或延伸套管,指的是裝在鏡頭尾巴和接環之間一個中空管件,作為延伸像距工具,雖說中間無鏡片直接對畫質影響,但是還是會因為超過原廠近距像差設計校正部分還是下降而且還是會減少相當多光圈進光。
像距改變所以無法對焦無限遠,只能在近距離使用,適合用在大於50mm標準鏡頭以上裝上使用!
KENKO三合一接寫環價位為數百左右

c.倒接環,指的是把原本鏡頭到倒過來用,可以提高放大倍率,特別是越廣角越大,而且一般倒過來用的畫質會比較好些,但同樣只能對焦近距哩,而無法對焦到遠處,適合用在50mm標準鏡頭以下到28mm左右鏡頭,特別是廣角焦段裝上接寫環的對焦距離太近就只能用倒接。
倒接是使無限遠拿來用,所以一般鏡頭倒接會比接寫環還好,但望遠鏡頭到接會有焦距太長必須在加上接寫環才可以讓感光元件位於焦點之上。
窮人微距鏡-鏡頭倒接環


d.具有微距功能的變焦鏡,由於大多數鏡頭是以無限遠為最優畫質設計和微距定焦鏡不同,一般近距畫質都比較差些,所以一些鏡頭內部有裝設微距功能,可以修正近距畫質,而能在更近點距離拍攝,獲得相當放大倍率,而且以SIGMA做最多,價位大多是數萬上下!


e.近攝鏡片,裝設在鏡頭前一個鏡片組,高低品質不一,影響原本鏡頭畫質不一,其放大能力是用屈光度表示,其屈光度越大放大倍率越高,其焦距為1000/屈光度計算,放大倍率為原鏡頭焦距/近攝片焦距,所以通常建議使用望遠鏡頭會比較好,不過也是只能對焦到近處,價位從數千到近萬元都有,通常建議使用原鏡頭焦距200mm以下,屈光度不要太大!
傳說中的微距神器~雷諾士微距五兄弟
----------------------------------------------


11.NIKON DSLR否有簡易使用教學?

答:可以看nikon DSLR 視訊教學(簡體中文版)英文版

將爸部落格寫的非常棒,也可以去看看。
開機七件事。之一「色調」
開機七件事。之二「白平衡」
開機七件事。之三、四「ISO」與「曝光模式」
開機七件事。之五「測光」
開機七件事。之六「光圈」
開機七件事。之七「對焦」
----------------------------------------------


12.陷阱對焦如何使用與設定?
詳答:

在一些鐵道或預設主體構圖位置狀況下,需要主體剛好在預設對焦點位置進行拍照,因此產生陷阱對焦概念。

觀念:
利用快門失去對焦功能,而使對焦功能轉移到AF-ON或AF-L紐,在接近對焦預設位置但先失焦,在AF-S的對焦優先狀態下,使快門必須要合焦才能釋放,在對焦物出現預設位置,機身會偵測到對焦而釋放快門,好比設陷阱一樣。

設定:分a和b步驟,其中不同機種有些差異。
a.快門失去對焦能力,用另一鈕啟動對焦。
D300s以上機種
有AF-ON紐,請於用戶設定:A(自動對焦)=>[觸發 AF]=>僅 AF-ON 按鍵。
D7000以下機種
只有AE-L/AF-L紐,請於用戶設定:F(控制)=>[設定 AE-L/AF-L 按鍵]=>AF-ON

b.選擇AF-S並設定,對焦優先(中階低機種不用設定)。
D300s以上機種
轉動前面[對焦模式選擇紐],於用戶設定:A(自動對焦)=>[單次 AF 模式優先]=>對焦。
D7000
按下[對焦模式選擇紐]與轉動主指令撥盤,於用戶設定:A(自動對焦)=>[單次 AF 模式優先]=>對焦。
D90
按下[AF 按鍵]與轉動主指令撥盤即可。
D5100以下機種
在LCD下,對焦模式選項選擇AF-S即可。


使用:
首先將對焦點對在要合焦的目標點附近(找個相同距離的物體代替),按一下AF-ON讓相機合焦,然後移動相機至正確的位置。
此時對焦點上不應有物體,讓相機保持失焦態。再按下快門鈕後,因為少了再合焦的動作,相機不會啟動快門!
當被拍攝物體進入時,相機自 會偵測到合焦成功而啟動快門(快門鈕要一直按著,相機才會一直偵測合焦否)。

----------------------------------------------


13.NIKON調控檔如何使用與選擇?
詳答:
D90調控檔教學與分享

調控檔下載其他參考
雪山三日行感謝黑麵大的BlueSky曲線讓我的CPL沒用武之地
Nikon D3 BlueSky 照片調控實戰範例
[分享]NIKON人像調控檔2個(要的人請在一樓抓hsu4886)
kamshingk大大的Nikon 自訂調控檔...(已補足14個調控檔...請自行下載)
----------------------------------------------



14.nikon機身AUTO-ISO運作機制?

NIKON 自動ISO是可以設定最慢快門速度,若低於該速度,則會一級往一級自動拉高ISO來維持快門速度,所以最慢快門相當是以達到啟動或著安全快門模式。
自動拉高ISO到多少,也可以指定。
像是怕ISO1600不好看,就可以設定上限800

iso+主指令轉盤=>改變iso值,或著auto-iso下限值。
iso+副指令轉盤=>手動iso與auto-iso之間切換。

PS:
a.要注意是這裡自動iso是在曝光P和A模式下,快門是機身決定時候才會進行,因為這個自動ISO的用意主要就是為了取得足夠安全快門而設計概念!

b.在曝光M或S模式,由於此時門是使用者設定,此時ISO變化只會依曝光值作平衡曝光來變動,而不會隨著設定最慢快門速度來啟動ISO運作,因為這時主要就是用戶所刻意要製造高低快門而使用手動曝光或快門先決,機身就不會去干涉快門,像是用戶想要慢速快門流動感!

但是當機身已經達到設定最高iso,仍無法達到正確所需曝光值,機身將會降低快門速度!

c.新型最慢快門可以選擇<auto>,相機將根據鏡頭焦距選擇最慢快門速度,其中預設就是直接焦距倒數,略快就是加一級速度,以次類推。


----------------------------------------------


15.如何得知機身最新韌體版本? 支援軟體與韌體更新?
簡答:請看NIKON網站資訊,例如NIKON香港目前機身韌體狀況

尼康軟體版本更新
常用adobe更新下載

----------------------------------------------
16.鏡頭實拍效果?

可以參考以下
DX系列
AF-S 35mm F1.8G 貼圖區~小鏡頭蓋大樓~

(長期分享)抗耀光奇鏡NIKKOR 12-24 F4 DX!
16-85MM使用感想及超級毒照放置中心
使用 Nikon 18-200 的朋友們來貼圖發表心得喔!


FX系列
NIKON AF-S 24mm 1.4G 貼圖區
Nikon Nikkor 35mm F1.4G 蓋大樓吧
[分享] Nikon AF-S 50mm F1.4G 歡迎一起貼圖~~
NIKON 50 1.8D 蓋大樓!!
NIKON 85 1.4G 也來蓋大樓吧 ~
怎麼都沒人要分享一下Nikon 105mm , 135mm DC鏡呢? 來蓋樓吧..
D3+AF-S200mmF2.0拍的人像


Nikon AF-s 50mm F1.8G~~~大家一起來蓋樓吧
NIKON微距大樓蓋不蓋得成 ?? 大家來討論各微距鏡表現跟補光技巧 ~
AF-S Micro 60mm也要蓋大樓
105VR貼圖勸敗~快來貼吧~!



Nikon超廣角14-24mm用家一起來貼圖
Nikkor AF-S 16-35 mm f/4.0G ED VR 貼圖區
有Nikkor 24-70mm F2.8 的大大們~~ 也來蓋大樓吧
Nikon 24-120mm f4 VR 大大們可以來蓋大樓嗎
【神奇小黑六】Nikon新鏡皇70-200/2.8 ED VR II 貼圖區
C/P值絕高好鏡- Nikon 70-300mm VR

Sigma 15mm fisheye EX DG (魚眼) 開箱 & 蓋樓
---------------------------------------------------------------------------------

17.請問動態區域模式,AF-S AF-C等為何?

自動對焦模式:指得是對焦動作進行狀態。
AF-S:大多於靜態,因為每按一次快門只會進行一次對焦,所以也就是半按快門就是處於鎖住對焦位置,其中在用戶設定a2:單次 AF 模式優先就是選擇是否對到焦才會釋放快門,大多使用對焦優先。

AF-C:大多用於動態物體,也就是按下快門之後機身會一直不斷試著去對焦,也同樣在在用戶設定a1:連續 AF 模式優先,因為是連續對焦,若選對焦優先會有對到焦判斷過程,通常動作就會比較慢些,大多選釋放快門,高階機可以選對焦+快門可以獲得較佳速度與準確度。

AF-A:為中階機以下才有,也就是把動態或靜態判斷完全交給相機來進行,或著是物體從靜態轉動態時候也可以使用。



AF區域模式:指得是對焦點使用區域狀況。

單點:指得就是只會用單一對焦點碰到才會作用,只會顯示一點。

動態區域:指得是以單一對焦為主,周圍對焦點為輔,也就是像是動態區域9點對焦,如果偏移出主對焦點,那就會用周邊8個對焦點進行對焦;所以要根據可能偏離大小選擇偵測區塊,瞬間偏離很大就要選擇對焦點涵蓋較多,也只會顯示選擇那一個單對焦點。

3D 追蹤:這裡主要是動態對主體進行對焦點追蹤,也就是追蹤過程會不斷改變對焦點,會顯示現在正追蹤進行的單一對焦點。

自動區域對焦:這裡就是完全交給機身去抓主體要用的區塊對焦點,其中有用到的對焦點都會顯示出來,所以通常會出現多點對焦點狀態。





---------------------------------------------------------------------------------

18.那動態區域及3D追蹤模式在原理與應用上有什麼不同? lock-on 觀念與設定時機?

這篇

動態區域對焦是會有固定自選對焦點為主,旁邊對焦點為輔,和不同在於後面進化到超多點對焦模組與場景辨識系統整合測光系統,可以增進輔助對焦結果。

3D tracking是屬於動態區域,但對焦選擇不在是固定,而是隨著觸發起始對焦點之後,機身開始根據觸發主體做動作運算推演與進行主體與背景分離辨識,不斷隨著動作與主體辨識位置進行修正對焦點位置。


自動區域 AF 模式:等於整個畫面先以場景辨識系統作結果為主,機身再來選擇合適對焦點進行對焦動作。


在應用方面
在動態區域對焦或3D追蹤,都是根據主對焦點獲取距離與主體辨識顏色等資訊,只是3D追蹤則是把對焦點選擇與追蹤主導權幾乎交給機身來進行,而多點動態區域對焦則還是以用戶為主導。


Lock-on:指的是對焦等候時間也就是鎖住狀況,也就是選<關閉>是對於主體變化是一直連續接連變化,對焦會一直會作動,但對於有東西會經過干擾時候,就可能會對錯,所以有些裝況就必須設定長到短的遮蔽時間!
所以關閉LOCK-ON就是主體只要出現距離變化,相機就不會處於等待鎖住狀況,而是會跟著就開始自動對焦。但相對一旦有干擾物突然出現物體在附近,自動對焦就比較容易跟錯變成對焦在干擾物體上。
Nikon D3s 51 points 3D tracking

DPB37_A Nikon D700 動態區域51點3D追蹤AF功能示範短片
這裏面像是會有其他干擾物就得設定追蹤間格長短,減少追錯對象,多點就還是自己追焦為主,周圍對焦點把風。


--------------------------------------------------------------------------------


19.請教鏡頭上了相機還有間隙可以轉動,正常嗎?

為何可以轉動?
要注意的是什麼讓鏡頭有轉動空間?
NIKON D3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機身那個釋放鈕就是決定鏡頭固定點的插銷。

假設您有各時代鏡頭可以比較,其實後面並不是誤差變大,而是一開始後面設計鏡頭插進去的洞就已經比較大,形狀也和以前不同。


50/1.8G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鏡頭就相對洞就是大許多。
像過去就比較剛剛好

AF-S 80-200 F2.8D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AF Nikkor 28mm f/1.4D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AI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non-ai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像老鏡這樣幾乎是剛剛好,那像小弟比較常用那顆鏡頭的洞就會變形,因為那跟原本作用只是讓鏡頭不在繼續往下轉,所以整個卡口就是靠這小小插銷來定住,一些狀況就會不斷和旁邊摩擦,一些老鏡也都會變形摩擦相當程度。
像這顆AI就開始變形到一定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而鏡頭本身是圓形成像圈,而鏡尾橡膠環也是圓形,通常是不會有太嚴重影響!
--------------------------------------------------------------------------------
20.什麼是超音音波馬達,如何分辨?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超音波馬達,基本上就是利用壓電材料本身會因為晶體結構上會有因變形產生極性,以及反過來因電產生結構轉換而產生變形,超音波馬達就是相當把電轉換形變力學波。
定子本身為壓電材料上面金屬部份用成方波狀,就是為了像波浪一樣形成變形波使得壓緊的轉子產生轉動。
轉子可以直接或間接式帶動內部對焦鏡組圓筒,那麼就可以產生鏡祖前後對焦行為。

像是
CANON設計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NIKON後面設計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一般NIKON是標示AF-S,CANON 標示USM,SONY標示SSM,PENTAX標示SDM,sigma標示HSM,TAMROM標示USD。
適合相位對焦系統使用可以做到迅速無聲到定位,一般無反系統需要頻繁搜索對焦,通常就不會採用超音波馬達。


不錯喔~
造福新人...
但是這篇一沉下去之後還是會有新人在問同樣的問題...
我就是幽靈人口就是我/\ /\
這篇說明的好仔細
大大的用心
一定要頂一下的
n0918625680 wrote:
不錯喔~造福新人.....(恕刪)


並不期待這大樓可以永遠聳立。

只是留下一些紀錄與整理資訊,現階段先做個大體架構出來,慢慢請各位貢獻一些遇到的問題或解答。




慢慢在整理資料看起來會比較好懂些。

或許這棟大樓下場就和教學書籍一樣。


好文章!!!
我覺得想玩相機的!!
要先看過!!
文章整理得很好
但是我強烈建議標題要下得清楚一點

否則除非一直有人回應讓他在前幾頁
若沒人回 搜尋也很難會找到你這篇文章喔
感謝樓主的分享~

不過D標示不是不再被使用, 而是給沒有光圈環的G標示取代了, 所以鏡頭有沒有距離資訊是一直都有在標示的

D = 距離資訊
G = 距離資訊 + 沒有光圈環

http://www.nikonusa.com/Learn-And-Explore/Photography-Glossary/G/1/G-Type-NIKKOR-Lens.html

G-type NIKKOR lenses have no aperture control ring and are intended for use on Nikon D-SLRs that allow the lens aperture to be adjusted via the camera's command dial. In addition, like D-type NIKKORS, G-type optics relay subject-to-camera distance information to Nikon digital SLRs. The information is used to help determine ambient and flash exposure. A G-type lens will have the abbreviation G labeled on the lens barrel.
請問相機中反光板連着一小片的東西
請是什麼
樓主真的是很努力
就目前文章內容,進階者比較看的懂 我想
n0918625680 wrote:
不錯喔~
造福新人...
但是這篇一沉下去之後還是會有新人在問同樣的問題

不過我也覺得
會爬文的就是會爬 會買書來看的就會
建議版管把這篇置頂吧
這樣才可以幫到有興趣的新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