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ikon j1在室內拍小孩是不是無法對焦呢? 還是個人手殘問題

想請問各位大師該怎麼拍得出清淅的照片,尤其是室內照
第1張畫質看起來很差,好像是油畫出來的感覺

用nikon j1在室內拍小孩是不是無法對焦呢? 還是個人手殘問題

第2~3張,只要小孩子小小晃一下照片就非常不清楚
用nikon j1在室內拍小孩是不是無法對焦呢? 還是個人手殘問題
用nikon j1在室內拍小孩是不是無法對焦呢? 還是個人手殘問題

我算是攝影初級者,一些太專業的術語我也聽不太懂,各位大師能教我該怎麼拍好靚的照片嗎?
之前爬了很久的文決定買這台相機,大家照片都太美了,為何我都拍不出來
我實在是很苦惱,買這台相機卻不會用很浪費
照片拍出來不夠好, 就主要是兩個原因: 相機的問題和人的問題. 而且基本上兩個原因都有, 不能單單只責備其中一個原因:

第一張照片, 因為在室內, 又是背光, 所以ISO值相機會自己拉高, 然後除雜訊, 看起來就有油畫感, 片幅越小的相機越嚴重, 所以一半的責任在J1. 但是, 以這種場景, 你為何不用閃燈打光呢? 你就算拿全幅相機在完全相同的場景下拍出來, 的確油畫感會輕微很多, 但人臉同樣會是暗暗的, 也不好看啊!

第二和第三張照片, 同樣是面臨室內光線不足, 相機所附的kit鏡光圈也不夠大, 所以快門速度拉不高, 小孩子稍微動一下自然就會模糊, 而且可能你的手在拍時也有晃動! 這點你當然也可怪罪J1. 你如果在這情景下去買一台Canon 1DX,再套上50mm f1.2L, 保證快門夠快,可以凍結小孩子的走動. 但別忘了, 大光圈在全幅機上拍出來只有主體清楚, 其他沒在焦點上的小孩大概都是景深外的模糊!

老實說, 以初學者來說, 你那三張如果都有開J1閃燈的話, 出來的結果應該是跟先前這三張大大的不同. 閃燈的使用時機當然又是一門大學問, 但初學者抓住室內照盡量用閃燈的原則, 用熟了之後以後要抓住曝光的訣竅, 要不要選擇使用閃燈就可以應付自如啦!

nickychuang wrote:
想請問各位大師該怎麼...(恕刪)


快門速度不足,不足以凝結動作。

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
你的第二第三張,相機本身就晃動,連旁邊靜止的物品都模糊了,先練習怎麼穩穩的拍而不晃動,
樓上的講的,都是等你手穩之後的問題了,加油!
nickychuang wrote:
想請問各位大師該怎麼...(恕刪)


第一張逆光拍...開閃光燈就可以解決....如果懶得開閃光燈...直接加亮度(十字鈕的右方有"+/-"符號)看要+多少...一般來說需要0.3~1.0ev才能將人物拍得清楚....但..背景就會一片白...

第二張跟第三張...看起來是環境光源亮度不夠...快門速度不夠以及手震引起的模糊....
這部分要看個人了...我拿J1的極限是1/3不晃動..

舉例來說...以下照片都有附上光圈、快門等資訊...可以參考並且拍拍看...反正數位照片又不用花錢...對學習來說很有幫助~~


這是當時拍的環境...這張我有特別調整過....接近肉眼看到的光源(房間很亂請自動忽略)


這張是手持1/2秒....VR有開啟...攝影P模式...


這張是用錄影模式中拍的...錄影模式快門會被固定在1/100秒...沒辦法降低...而且...被攝人物是在跳動情況下..就算有VR也沒辦法拍清楚...除非將快門拉高到1/1500~1/2000...或是開閃光燈(可以看到背景是清晰的...)

以上是在室內拍人物的一些小小心得....希望能給您參考!!!


Monte920 wrote:
照片拍出來不夠好, ...(恕刪)

我不太同意都把責任推給相機....
畢竟相機的機械性能及軟體操作是有限的...操作的人才能決定將相機的極限提高一定的程度
對新手來說...熟悉相機的操作及學習攝影的本質是一樣的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老祖先們傳承的經驗法則....

大大最近有位朋友跟我抱怨他的GF3好爛,夜拍都拍不清楚,我告訴他GF3是一台好相機,別浪費了,去爬爬文,了解一下光圈、快門及ISO值之間的關係,建議大大也可以從這方面去了解,了解後相信再拍小孩時,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很多人拍出好相片是經驗的累積及設備的搭配,有心玩攝影可能你要多花時間,建議可以從一些攝影書入手,曾經有位職業級的攝影大師告訴我,他也不是每張照片都很滿意,很多展示的照片都是從一堆照片中挑出來的,就我所知更多人都會做後製,甚至很多影像都是營造出來的並非自然,才會變成你看見的。所以還是要花點時間學啦!!!
簡單來說就是太暗

ISO太高造成油畫感

或者快門太慢變成晃到

自己用手電筒 檯燈 補個光就可以改善
我覺得我自已手殘為主要因素,而且也有點3c白痴,不過我真的很努力看說明書和爬文,之前一直用auto模式,因為也不知手動的話何時用快門、何時用光圈,iso該調多少也嘸殺殺,我只知拍小孩用快門但該怎設定速度也不清楚。
附上有用閃光燈下去拍的照片,我不愛用閃光的原因是拍下來感覺顏色很死白,該怎麼設定才不會在閃光模式下看起來死白樣呢?



nickychuang wrote:
我覺得我自已手殘為主...(恕刪)

個人認為若有興趣想知道為何的話,應該需要買本簡單的攝影書
攝影書會教你,什麼叫快門,什麼叫光圈,什麼叫iso
你的照片我個人感覺...應該是快門太慢,然後你手又晃到而已

你按下快門以後,照片裡呈現的是你設定的快門時間內所發生的事
例如快門是1秒,你拍出來的相片裡面就有1秒內發生的事
如果快門只有千分之一秒,那麼那張照片裡就只有千分之一秒發生的事

你想想,一秒鍾,好動的小孩可能足夠從你的照片左邊跑到右邊
那麼你照出來的照片,就會發現整個小孩是糊的,因為他也許從左跑到右、頭晃手擺的
這些東西通通都濃縮在那張相片裡了...相片只有一張,可是事情一大堆,自然就會糊成一塊

但如果是千分之一秒?
小朋友可能還沒有準備要動,這張照片就拍完了
又或著是它有動,但是因為快門實在太快,所以你看相片會感覺不出來它有在動
所以不會有手晃到或著是小朋友好動的問題

這就是快門代表的那種感覺...


但這又扯到光的問題
快門1秒鐘,你的相機那張相片裡就能吸收整整一秒的光,所以可以呈現感覺比較亮的照片
快門千分之一秒...你的相片還沒吸到足夠的光,這張相片就拍完了,所以照片會暗很多

所以你要拍照時
你要先考慮快門是不是夠快? (小朋友好動,你快門要快)
你還要考慮週遭的環境是不是夠亮? 不夠亮的話,你必須減少快門速度,讓你的相機吃多一點光
熟悉的時候,你自然能知道大概要怎麼去決定參數
當然不熟的時候,就通通交給相機決定 (就是p模式啦~ 或是auto模式)

那問題來了...相機不可能都知道你要幹嘛...
像你的照片,相機有可能快門沒有幫你設定得很快,因為環境可能不夠亮相機需要吃多一點光
但是他並不知道你要拍的,是一個好動的小孩
所以導致你一按快門,你以為拍好了但實際上相片還沒拍完成,所以快門一按相機就移動 → 手晃
加上孩子也在動,這些通通紀錄在那張相片裡了...所以糊啊!! 就這麼簡單囉...

看起來很複雜,總之,一張照片的重點之一就是曝光
曝光就是指這張相片看起來 很亮? 很暗? 或是剛剛好?
什麼決定了曝光? 就是光圈、iso與快門!!
如果你用p模式或auto模式,相機會以曝光不亮不暗剛剛好的前提下,去幫你調配光圈、快門、iso
但就如前面說的,相機未必知道你要拍什麼東西
所以就今天的情況來說,相機調配給你的快門不足以滿足你的需求
下次你可以試著去嘗試別種模式
(例如快門先決模式,然後將快門設定快一點,也許1/60或1/100之類的..)

當你理解什麼光圈啦、快門啦有的沒的這些東西的意思的時候,你就懂今天的問題了

nickychuang wrote:
我覺得我自已手殘為主...(恕刪)


N家的閃燈做得非常不錯~~可以放心的開閃燈拍...
至於閃燈後整體照片偏白或是偏黃...
基本上..可以進入"MENU"=>"中間"=>"白平衡"=>"閃光燈"...選擇閃光燈..白平衡就會固定...拍起就不會太白或太黃.....

至於"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三者除了可以從書上學習外...也可以看看別人拍的照片~~有些人會將這三者的數據顯示在照片上~~~
數位時代很簡單~就是多拍~多看~多學習~~就算拍失敗也沒關係~~拍久了自然會有些心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