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下有用過單眼拍攝生態影片的人
有沒有要注意什麼地方
我之前只用單眼拍過照片
影片就一點經驗都沒有
影片主要拍鳥跟蝴蝶蜻蜓
我有400定焦跟180微距鏡頭
文章關鍵字
應該需要一隻堅固又穩定的腳架
還有一組滑順又輕巧的油壓雲台組
長鏡頭拍攝難度會高一些
因為很容易有晃動感 所以運鏡盡量以左右搖就好
鳥類跟蝴蝶跳動的速度很快 因此光圈的景深要注意一些 不要太淺

一般來說 影片只要拍攝到穩定不晃動就好
其他的就是取景與後製的工作了

加油喔

ru03zj3 wrote:
想問一下有用過單眼...(恕刪)


生態動態攝影要運鏡的配件不少...
我是沒這麼搞剛..很多也是純紀錄而已
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https://www.facebo

阿臭丸 wrote:
應該需要一隻堅固又...(恕刪)

那對焦方面
是要手動嗎?
還是自動呢?
若是這一方面的話
關係的要件就比較多了喔

對焦:關乎於相機與鏡頭的能力
若是以初入門拍攝的建議
盡量縮光圈 維持景深在3/2以上
如此的話 比較可以專注在取景 而不用擔心脫焦

盡量以相機螢幕取景 比較可以掌握拍攝的範圍

平心而論 還是建議以手動對焦為主
自動對焦 會有馬達的聲音及暗部的拉風箱
對轉瞬即逝的鳥類動作 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況出現

相機的畫質設定 請盡量選擇中性
這樣對後期的調光或調色會比較有直接的助益

以自己的經驗參考
400以上的鏡頭適合靜態拍攝或是定點特寫錄影
300算是動態的極限(除非其他設備很齊全)
100~200左右 可以拍攝物帶景 比較適合入門

在開闊的空間 如河邊海邊等地方
光線充足無太多遮蔽物 大部分的相機都可以勝任
若是在樹林或是有許多遮蔽物的地方
光線薄弱 除非允許打燈
最好還是要有高ISO可以支援的相機

錄影跟拍照不同的地方是
錄影是一連串動作形成的
所以需先預設好想拍攝的畫面及行進的方向
否則很容易拍攝出有一段沒一段的畫面
即使後製剪輯 畫面的流暢感也會怪怪的喔

加油
用單眼紀錄當然是OK的
問題在於你的要求有多高
我一般是拍攝,有時看到適合的場景
才會改用錄影模式

多看bbc與ngc的新影片,許多新的拍攝手法可以學習
器材能小就小,能輕就輕
隨著相機的輕巧,許多運鏡的器材也都會縮小
在架設器材時會輕鬆很多
先多看在多拍
拍攝動態生態,首推a7S的高iso
對焦我都用手動
ru03zj3 wrote:
想問一下有用過單眼拍...(恕刪)
我也來回一下:

1, 對焦方式得看清況, 如果你能有對焦範圍能選, 那就是自動.
手動的話, 請愛用放大倍率來確認准焦或外接一個大點的屏, 有帶峰值對焦的最好
2, 腳架得有個, 什麼雲台得看自己拍的東西
二維油壓式得有, 齒輪也可以考慮(長焦比較好用, 不過拍攝的物體運動範圍大的話,,那這雲台就沒用了)
口袋不錯的話, 買電子雲台帶遙桿的最好, 那樣子運鏡會完美 (不過得多練習)
3, 記憶卡得帶足, 1920x1080的話至少 8g以上(備個16或32是正常的, 4k至少備個64尤佳)

以上是基本的

以下是心得

a. 開始錄時, 手最好別去動相機了, 習慣最好多錄幾秒, 日後可以刪掉你按快門時的震動
b. 錄影時, 你是什麼模式最好想想, 好比有P, A或其它的可選
c. 自動白平衡請關閉 這點很重要, 能自訂就自訂, 或選擇合適的, 不然會因為光影的變化...造成影片變來變去
(尤其是鳥色多時)
d. 非定點拍的話就沒什麼了, 就看運氣及練習了
e. 電池多帶幾個, 出外旅拍話, 雙電池充電是最好備上的. 免得晚上起來換電池充
f. 相機包及腳架得配一下, 因為有時風大你得有個配重可以吊上去, 有的包不見得好吊,
所以你要合適的配一下
g. 其它先不説, 錄鳥是要有運氣及耐心, 細微的抖動會讓人很xx的, 所以加油
認真你就輸了
我都先拍鳥, 拍完後才可能錄影, 對焦問題主要在機身吧, 如果是C家, 7D2會自動對焦, 即使主題物會亂動, 還是跟得上, 而且錄影按鍵簡單, 如果是1Dx的話就很兩光了, 主題物一跑掉就失焦, 必需手動調整, 自動對焦調不回來, 而且錄影按鍵必需設定
如果是N家的, 我就不知道了

ru03zj3 wrote:
那對焦方面是要手動嗎...(恕刪)
純記錄的話就一般油壓頭上了,
看情況用AF或MF
400m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mTjesVvbM

微距鏡就固定用M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TlfpTiUog


以下是變態,請不要學
我只用16mm手持加持續燈打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cLfMX7W_4



還是學不會怎麼貼影片..
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https://www.faceb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