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前言】
擁有數位攝影機(DV)最大的樂趣在於紀錄動態的畫面與聲音,試想當你的小孩牙牙學語所說出的第一個字、畢業典禮高拋方帽的瞬間或是婚禮交換戒指的那一刻,人生中有許多經歷往往只有一次,多年後回想的時候雖然記憶已經模糊,但是那種觸碰心靈的感動卻如此清晰。你可以透過「照片」紀錄當年的場景與人物,那是一種奇妙、模糊但是充滿無限想像的空間;但是透過「動畫」卻可以將當時的畫面、聲音、互動鉅細靡遺的紀錄下來。
網路相簿這幾年快速崛起與數位相機、拍照手機高度普及率有關(例如:flickr無名小站等網站),「用相片紀錄生活(寫日記)」已經是現代人生活模式之一。但是靜態的畫面紀錄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人,此時「數位攝影機」的出現便有其重要性,加上YouTube的流行,越來越多人喜歡將一些短片上傳到網路與全世界分享。
從DV儲存媒體的類別來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1)DV帶紀錄、(2)DVD光碟片紀錄(2004年我便發表了一篇DVD201勸敗文)、(3)Hardisk硬碟記錄。


【新的里程碑】
2005年Sony便推出兩款家用平價型HDV攝影機「HDR-HC1」與「HDR-HC3」,讓家用攝影機從DVD畫質(720*480)的時代提升到了HDV(1440*1088)的驚人地步。今年Sony更趁勝追擊,新推出兩款高畫質攝影機「HDR-UX1」與「HDR-SR1」,差別之處在於前款DV採用光碟片記錄,後款則使用硬碟作為紀錄媒體。今天要介紹的DV是Sony在2006年10月份新推出的機種「HDR-SR1」,這部DV使用CMOS作為感測器,可拍攝四百萬畫素的數位相片,同時採用了最新的影音壓縮技術AVCHD(MPEG4 AVC/H.264),將原本龐大無比的影像空間做有效的壓縮,並記錄在內建的「30G」硬碟上,提供使用者長時間拍攝免去換DV帶、光碟片的麻煩。以上這一段已經將這部DV的重點功能介紹完畢,試用報告也可就此結束,但是站上某P人士一定會在背後拿刀暗殺,所以緊急追加了以下這一段文章:

1.紙盒包裝,大大的印上「18+6個月」保固,Sony終於有兩年保固了。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2.花花綠綠的包裝,將這部攝影機的功能做了明顯的呈現。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3.說實話,剛開始拿在手上的時候,真的被他體積嚇到了,跟我家裡第一部DV與DVD-201在體積上大了許多,但是拍出的品質也是差很多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4.左邊為DVD-201,採用光碟片作為記錄媒體。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5.鏡頭大小比一比,DVD-201頓時整個遜掉。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6.LCD側面的貼紙如果嫌太花,可以撕下。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7.握手處內藏一棵30G的硬碟。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8.大尺寸的Carl Zeiss鏡頭,內建閃燈提供拍照時使用。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9.使用高感度收音喇叭,下方的黑色按鈕是控制閃光燈啟動的機制。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0.側邊的按鈕從上而下分別是「LCD背光」、「手動對焦切換」、「夜光攝影模式」。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1.拉出16:9的寬螢幕LCD,馬上被他亮麗的表現給吸引住。LCD下方有一排簡易的操作按鈕,讓你可以雙手扶穩攝影機拍攝,避免拍出天旋地轉的影片。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2.下方有一顆播放鈕可快速進入播放模式,與底下的一排輸出接頭(包括HDMI)。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3.機器內部的按鈕相當簡單,主要是USB的輸出孔與Memory Stick Duo的插槽(既然有硬碟儲存了誰還要這個?)。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4.自拍必備的功能。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5.壓下綠色的按鈕才可以轉動,避免誤開電源。將旋轉鈕切到中間便可開始拍攝,若再切換一級則是切換「不同拍攝模式」(靜態攝影或動態錄影),為何要這樣做?因為當你進入動態錄影模式的時候,只可預拍三張照片且解析度只有到(2016*1134),但是進入靜態拍照模式的時候,就可高達(2304*1728)的畫素,同時也可啟動閃光燈功能。拍照方式都是按下「橢圓形」的PHOTO鍵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6.取景器可以拉起,從內部看出去與LCD一樣。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7.從裡面看出去的樣子。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SR1操作性】
1.在此不一一贅述SR-1的全部功能,僅針對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部分提出說明。首先可以看到「井字」輔助線協助拍攝,這個功能我覺得滿重要。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2.這張是「播放」模式的畫面,所有拍攝的影片或照片都依照類別存放,影片可以看到有「HD」與「SD」兩種模式,照片則可分別存在「記憶卡」或「硬碟」中。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3.點選「日期」可以依照日期快速檢閱,每次拍攝都是一個檔案,可以看縮圖直接點選播放,便於尋找拍攝過的影片。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4.可直接對硬碟格式化,相當快速。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5.雖然說30G的硬碟已經夠用了,但是感覺以後會再出60G的版本。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6.HDD保護當然是要開啟囉,不知道關閉的意義在那邊?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7.SR-1可以拍攝「HD」與「SD」兩種影片模式,當你需要記錄高畫質的影片就用HD(*. m2ts),如果只是要製作成DVD片與剪接、配樂等建議用SD模式即可(*.mpg),因為即使你拍攝HD模式,將來製作成DVD格式也是被打回較低解析的影片,雖然我兩種模式都試過,但是發現兩者DVD的品質幾乎一樣。至於HD的剪接現階段仍較不適合一般家庭用戶(原因在於需要高階一點的電腦Core 2 Duo等級以上的電腦,文後會說明)。不同模式的可錄影時間,摘錄自官方網站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8.HD模式也有四種不同壓縮品質,由最好的排起分別是:XP、HQ、SP、LP等。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9.SD模式只有三種不同壓縮品質,由最好的排起分別是:HQ、SP、LP等。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0.提供高達80x的數位,建議謹慎使用,否則拍的高興,回去看的頭暈。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1.提供一些基本的拍攝效果。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2.可以連接PictBridge相容的印表機列印相片。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3.接下來就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功能:「慢動作」的拍攝,他可提供給喜歡運動的玩家拍攝,例如可以紀錄揮高爾夫球桿的動作,這與一般正常速度錄影再用慢速播放完全不同,因為正常速度拍攝的話每秒張數頂多30張,因此放的再慢能夠播放的畫面張數也一樣,所以動作細節的部分就無法被觀察出來,這時候改用「慢速錄影」模式可以進行約15秒的錄影。當你啟動這項功能的時候會發現畫面突然模糊與陰暗,這時候你可以丟一棵球或做些有趣的動作,你會發現彷彿有「駭客任務」的特校出現,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功能。<這邊有短片範例>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4.與正常拍攝模式比較就可以看出顏色的差異。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畫質大比較】
1.這張縮圖是「HD模式」下的四種不同壓縮格式,由左邊開始分別是:XP、HQ、SP、LP等。看圖片好像看不太出來,不過以HQ模式拍攝就已足夠,以LP模式來說也差不到那邊去。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2.這張縮圖是「SD模式」下的三種不同壓縮格式,由左邊開始分別是:HQ、SP、LP等。可以看到LP模式就差多了。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3.再以HD-XP模式(最好的畫質)對SD-HQ(最好的畫質)相比較,兩者都是該模式下的最佳模式,可以發現畫質相差甚多。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4.分別是HD-HQ模式(左)VS SD-HQ模式(右)的局部截圖。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5.分別是HD-SP模式(左)VS SD-SP模式(右)的局部截圖。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6.分別是HD-LP模式(左)VS SD-LP模式(右)的局部截圖。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從以上幾張圖片的比較就可以發現HD攝影的魅力,所謂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你有一台神兵利器在手,你真的捨得放棄HD模式拍攝嗎?但是考慮到現階段電腦速度與周邊剪輯軟體的配合度,又讓我陷入兩難……….。雖然HD的影片可經由Sony搭配的軟體轉換為標準MPEG2格式,作為各類影片編輯的素材,但是轉檔時間頗長,如果有較多影片需要剪輯,建議還是使用SD模式。

8.雖然SR1是一部攝影機,但是優異的鏡頭表現,同時也能作為高品質的數位相機使用。當你進入「錄影」模式時,只能拍攝「三張」的兩百萬畫素的數位相片(16:9)。

9.以「錄影」模式拍照,無法啟動內建的閃光燈。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0.畫質中規中矩。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1.但是進入「拍照」模式時,就可拍攝四百萬畫素的相片。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2.同時內建的閃光燈也可正常使用。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後製如何處理?】
1.使用數位攝影機最大的樂趣在於「分享」,當大家出外遊玩後,你可以驕傲的拿出精心製作的光碟分贈親友,得到的讚美聲一定會讓你有很高的成就感,所以配合軟體進行後製工作就更顯得其重樣性。這是官方搭配的工具軟體,接上攝影機後會啟動這套軟體,設計的相當簡便好用,可以選擇匯入電腦的資料類型與位置。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2.所有HD、SD、數位相片的縮圖與在SR1上看的一樣,完全不用學習即可操作。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3.資料匯入速度相當迅速,以前用DVD-201時,經常發生光碟片資料讀取不到或毀損的問題,雖然用硬碟一樣會有壞軌的問題,但是高效率的存取速度讓我暫時不會考慮這一缺點。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5.匯入電腦後,所有影片會依照日期分類,此圖片可以看到我在4月與11月都有拍攝,不過4月是之前放在資料夾的影片,不是SR1所拍攝的。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6.以11月來說,點進去後有動畫放大的方式(挺炫的效果),以月曆方式呈現,讓你快速找到在10~12號均有拍攝作品。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7.再點進11/11為例,所有影片出現時段分類,這與「行事曆」的管理方式相當類似。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8.對影片點兩下便可進入播放。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9.我之前的電腦是AMD 3000+、2G RAM的作業系統,屬於單核心的CPU,效能也挺普通的,因此播放HD的影片(H264編碼)需要高階一點的CPU才能勝任,這顆AMD 3000+當場全速運轉,不但相當吃力還LAG連連,一段動畫像是在看照片切換。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0.所以這套軟體提供了轉換「Mpeg-2」的功能,不過轉檔時間與你電腦速度有關,你可以一次選取後讓他慢慢轉檔,等睡一覺後就轉好了。這套也可「建立DVD」,但是不提供任何配樂、影片中加字幕、轉場特校等功能,算是相當陽春的工具。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1.這是以參加大學同學的婚禮為例,我不進行任何編輯、配樂、加字幕等動作,以HD-XP模式拍攝並轉換為DVD片。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2.只提供簡單三種底圖,只能針對「標題」與「字形」做修改。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3.全部HD-XP的影片都要經過轉檔,早知如此就拍SD模式。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4.與Sony自家出的GPS相結合,可提供座標定位的功能,之前01介紹過在此就不多做介紹了。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如何剪接?】
1.這次硬凹站內某P人士測試這台機器,對我也是一個挑戰,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HD的機種,所以到國內DV大站DVWORLD閱讀了不少文章,也大致瞭解的HD的影片剪接過程。【DVWORLD討論區】HD剪輯應用。一般市面上的HD機種攝影機多半以「傳統DV帶」紀錄,透過1394介面傳輸到電腦中,這樣的DV機種剪接後製等工作均可支援市面上專業級與家庭級的軟體,以常見家庭級軟體來說:有「會聲會影10 」、「威力導演5」、「TMPGEnc 4.0 XPress」;以專業級的軟體來說:有「Sony Vega 7.1+國人自製中文化(from DVworld)」、「Premiere Pro 2」…….等。MAC系統的朋友則有「Final Cut系列」與「iLife '06中的iMovie」兩套作為編輯。但是SR1偏偏用的是硬碟記錄,所有影片都是一個個檔案,不管你怎麼「拉」或「匯入」都不被上述軟體所接受,除非花很多時間轉換為MOV格式,或轉換為MPEG2格式,此時用DV帶記錄的機種優勢便可凸顯出來(Sony HC-1、HC-3、Canon HV10),雖然影片擷取到電腦時間較長(約1:1),但是後製的編修環境卻相當完整,也可以看到許多朋友拍攝高畫質HD影片的作品而感動不已。相信這個問題未來很快就會獲得解決,因此持有這部攝影機或未來想入手的朋友也不用擔心,畢竟你有兩種拍攝模式可以選擇,寧可先拍HD影片保留珍貴的素材,等將來軟體問題克服了再回去剪輯即可。


【流暢的播放HD影片要怎麼做?含淚播放HD】
當你高興的拍了一堆高畫質HD影片後,如果在電腦上看的LAG連連你一定會想砸了機器,偏偏你又嫌製作DVD或編輯等工作相當麻煩,想直接備份HD的影片(*.m2ts)未來可在電腦上觀看。這時候你便需要一部快速的電腦,一定有朋友想問HD影片難道真的需要高速電腦才能播放,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很抱歉要說的是:除非升級,否則不管你安裝任何影片解碼CODE都沒有明顯改善效果。為了順利播放HD影片,我開始進入痛苦的測試,一場無止盡的Code地獄。尋遍各大網站提供的方法(PC撥HDTV),我安裝了:「CoreAVC Pro解碼程式」、「MPC播放程式」、「KMPLAYER 韓國超強播放程式」、「Nvidia的CODE」、「VLC」…………等均無法順利的流暢播放,不是有影無聲就是畫面殘破當機(與我的電腦速度有關)。

因此我生氣了!被SONY HDR-SR1的影片給刺激到,所以順便升級原本的AMD 3000+,改投CORE 2 DUO的懷抱,果然H264的HD檔案終於可以非常順暢的撥放了
1.以ASUS P5B-E主機板、Core 2 Duo E6600 2.4GHz、DDR2 1G *2、ATI 1950Pro(開機可支援Apple Cinema Display出現BIOS喔)、SATA 320G等主要硬體為架構。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2. Core 2 Duo E6600 2.4GHz。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3.WD硬碟320G,提供100萬小時的MTBF。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4.P5B-E主機板,此系列的最低階版。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5. 偶然的發現ATI 1950Pro 256MB開機居然可以支援Apple Cinema Display出現BIOS,有ACD的朋友一定要用這張顯示卡。對這張顯示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之前01朋友分享的文章【華碩EAX1950PRO顯示卡簡介】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6.有雙DVI輸出,不過仍不能支援到30”的ACD,有需要的朋友可能要改換Nvidia新推出的8800。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7.不是ECC的記憶體,價位便宜很多。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果然經過一般努力後,硬體速度上來了,同時搭配正確的軟體:我建議直接安裝「CinePlayer」或「PowerDVD 7」(不過CinePlayer的流暢度仍比PowerDVD好),這兩套軟體包含完整的解碼CODE可簡單安裝後播放,省去安裝一堆code碼與播放程式,唯一的缺點就是要花錢購買。現在播放HD影片終於相當流暢,但是怎麼去處理爆肥的HD影片(每秒約1.96mb)與剪接?那是以後的問題了……….。套句電影對白:「沒人叫你當王家衛,當王X也可以」!

8.CPU的Load果然降低許多。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9.之前也聽說PlayStation 3可以播放*.m2ts的影片?經過我測試結果:必須燒錄成【AVCHD光碟影片】才能播放,而且播放的機器也挺高檔,需要支援AVCHD規格的「Blu-ray Disc播放器/錄影機」、「PS3」才行!不能直接把m2ts檔案以資料方式燒在一張光碟上!雖然Sony隨附的燒錄工具使用方便(不需要再轉檔,燒錄一片時間約20分鐘完成)。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經過網友提醒,AVCHD的光碟其實是可以在PC上看到的,播放可以用sony附贈軟體播放,之前講錯了不好意思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這是怎麼回事?只好出門搬一台PS3回家測試看看,果然順利播放,畫質好到痛哭流涕啊,跟在SR1上直接輸出播放一樣!缺點就是DVD片的容量已經相形見絀(m2ts檔案很肥),看來對藍光光碟的渴望開始出現了,相信在Sony推波助瀾下,會在幾年內看到成果。

10.聽說你被當日幣賣是吧(笑),各位朋友不要當冤大頭了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1.將m2ts拷貝到隨身碟給PS3一樣不能播放,一定要燒成AVCHD光碟影片才行,不過sony給的軟體連「選單 menu」都不能做~唉!就直接一個個播放吧。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2.Dolby Digital 5.1ch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3.聲音格式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4.AVC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5.看那杯冰涼的啤酒,好像在看日本BS衛星節目一樣。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6.影片截圖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17.我那台Sampo沒有HDMI只有色差端子,同時解析度只能支援到1080i,如果可以的話接1080p的液晶電視不知道清晰度會不會更高?因為SR1好像是拍攝到1080i。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後記】
有好的機器當然也要有好的平台觀賞,例如BRAVIA系列的液晶電視,當然您可以更奢侈的買這台【SONY 46" 46X2000 LCD TV FULL HD】。最近Sony在電視上主打HD攝影機的廣告,目前剪輯環境雖然尚未成熟,但是令人感動的拍攝品質還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同志們準備好「小朋友」or「火箭」了嗎?一起升空迎接高畫質影音時代的來臨吧!
..... 夭壽...價差十倍的好物果然是比我那個火雞叼來的『冷血』 DV 熱血多了。

明年三月先買 ZA 16-80 大菜頭,再把兩台『冷血』DV拿去賣掉,應該又有錢進行熱血敗家了 ,雖然如此,在檔案編修問題解決之前應該還是要先觀望的。HC3 這類的機種在這種地方是有優勢沒錯,不過轉檔還是耗時,不如硬碟來的乾脆。

酷波大居然還為了測這台 SR1 升級你的 PC,讓我想到以前某人為了一支全片幅魚眼 Rollei 敗入 Canon 5D 的往事 (煙)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分+分...
果然是旗艦機種...用的軟體跟 Sony DCR-SR60 完全不一樣...
連操作介面也不一樣...

不過用 Alpha100 那款軟體管理資料滿方便的...
我想應該也可以跟 GPS-CS1 衛星記錄器 一起協同作戰吧..!

Sony真是越來越毒了...每次發功我們小朋友就要出走...
扭力越大,責任越大!
哇~SR1文章出來了,

期待已久的文章,

阿~果然電腦還是要升級到CORE 2 DUO,

剪接播放高畫質才跑的比較順暢

這真的是頭大了, 小弟我只能二選一

$ony $R1實在太銷魂了




那個HDD保護功能關閉通常是用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上,

例如坐大怒神、雲霄飛車,或者高空彈跳的時候使用,

如果這時候開啟保護裝置,它會感應到重力加速度,立刻關閉硬碟停止攝影,

那就拍不到俯衝下去的畫面囉^^
PowerDVD 7 可以直接播 .m2ts 嗎? 之前從 DVworld 下載 sample 是無法播放,
但修改副檔名成 .mpg 就可以播放了.....

PS3 可以直接透過網路分享,或是把 .m2ts copy 到 PS3 硬碟中直接播放嗎 ?
SONY的產品果真是打動所有人的心呀!! 真是越來越心動了~

小弟也計畫想要在過年前的時候購入這台"價格不斐"SR-1,不過就如發文版主所言,真的不
知道SONY不知道會不會另外發表比SR-1更高階的60GB版本,因為以目前SR-1的
30GB來說,想要出國拍攝(舉例:五天四夜旅行,一天拍個八小時)一定會出現容量不足的
窘境,總不能帶著NOTBOOK一同旅行吧!(筆電說:我也要一起去!! - . -iii ) ,所以
小弟對SR-1也一直存著一個疑問,如過說30GB容量滿了,是否可透過USB OTG將
容量消化,讓SR-1得以繼續拍攝呢~!!

爬過許多DV討論大站還找不到答案的我˙˙˙˙˙˙
我的SR1和新電腦也要在下星期入手了,不過眼看著還要花一大筆錢才能享受拍攝後才能帶來的高畫質播放(電視和藍光燒錄機),今年的年終獎金眼看就要飛去一堆了
酷波 wrote:
因此我生氣了!被SONY HDR-SR1的影片給刺激到,所以順便升級原本的AMD 3000+,改投CORE 2 DUO的懷抱,果然H264的HD檔案終於可以非常順暢的撥放了。

酷波 wrote:
只好出門搬一台PS3回家測試看看,果然順利播放,畫質好到痛哭流涕啊,跟在SR1上直接輸出播放一樣!缺點就是DVD片的容量已經相形見絀

咦?
合理懷疑酷波版主「以測試之名,行敗家之實」 (H)
(猛招!五分 (Y)(Y)(Y)(Y)(Y))
有 HDV 的畫質,但分享給親友看時,還是要燒成 DVD 阿...看來還是要等普及後,才有優勢

敗家怪醫 wrote:
酷波大居然還為了測這台 SR1 升級你的 PC....(恕刪)

這次測試還花了不Coco,PC升級+PS3

cnnljj wrote:
那個HDD保護...(恕刪)

原來如此,謝謝告訴我這個知識。

jackychao wrote:
PS3 可以直接透過網路分享,或是把 .m2ts copy 到 PS3 硬碟中直接播放嗎 ?...(恕刪)

文章裡面有寫喔,答案是「不行」

feeling0206 wrote:
是否可透過USB OTG將容量消化,讓SR-1得以繼續拍攝呢...(恕刪)

我的相片硬碟不能OTG,所以沒辦法幫妳測試這個功能,
「聽說」可以,我不太確定需要其他玩家幫忙測試!

hungtinton wrote:
不過眼看著還要花一大筆錢才能享受拍攝後才能帶來的高畫質播放..(恕刪)

HD的東西就是這樣,換一項設備還不夠,連帶周邊也要一起換,這才恐怖

Max wrote:
敗家之實..(恕刪)

我這都是為了測試啊,所以只好不斷添加改善設備,是我目前寫最久的一篇文章,前後修改不下二十遍,越寫越多
不一定啊,可以選擇我前面提到的另一台,一樣也是HD機種「HDR-UX1」,
不過用光碟片記錄,缺點就是記錄時間不夠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