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檔股票期貨 1月25星 期 一 正式上市

35檔股票期貨 1月25星 期 一 正式上市
2009-12-25 工商時報 【楊穆郁/台北報導】

 期交所昨(24)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股票期貨上市計劃,將於報請主管單位准予核備後正式上路;董事會通過上市日期為明年元月25日,初期上市股票期貨檔數為35檔,上市初期為避免報價的價差過大,將不開放「造市者」制度,上市後日均量目標為4千口。

 35檔名單為何?期交所董事長蔡慶年(左圖,楊穆郁攝)表示,要等到上市前幾天,才會以正式公告的方式揭曉。不過,期交所表示,和目前掛牌交易的29檔股票選擇權,約有19至20檔是重複的。

 蔡慶年表示,明年期交所重點工作,將首重做好股票期貨上市,及上市之後的持續推廣工作,此外,盤後交易開放時程、是否加入國際交易所的Globex(全球化電子交易)也持續研究、規劃,將於最適當的時機,選擇最有利市場發展、對大多數交易人有利的模式開放。

 另外,對中國大陸什麼時候正式推出股價指數期貨,期交所也保持高度關切;蔡慶年表示,期交所多次向中方爭取能開放QDII參與台灣期貨市場,預期在中國大陸正式推出股指期貨之後,將有助開放QDII參與台灣期貨市場,做為QDII投資台股的避險管道,有助股、期市同步成長,也有利兩岸期貨市場互動、實質交流。

 期交所為了配合股票期貨將於明年元月底上市,已經積極展開各項造勢、宣導活動,並規劃自12月28日起將結合專業財經媒體辦理6場次股票期貨理財講座,邀請理財名人或期貨專家進行股票期貨商品介紹與演說,以面對面溝通方式將新商品介紹交易人。

 由於證券市場法人持股比例極高,避險需求日益殷切。而股票期貨可提供不得進行信用交易法人及外資完善避險管道,因此,期交所預計於明年1月針對銀行、投信、票券、保險、四大基金等法人辦理2場「法人機構股票期貨說明會」,以提升投信及相關機構法人對股票期貨之認識。



股票期貨 初期不設造市者
經濟日報╱記者賴育漣/台北報導】 2009.12.25 03:11 am

期交所董事會昨(24)日通過股票期貨商品將於明年元月25日上市,第一波確定發行35檔,仍以權值股為主。根據期交所目標明年股票期貨日均量目標為4,000口,董事長蔡慶年寄予厚望,希望新商品推出後比照國外經驗,期、現貨量能同步走高。

市場認為股票期貨關鍵在於市場的流動性,就是有意利用股票期貨操作的投資人,都能夠方便的進出。但期交所初期並未規劃造市者制度,期交所總經理王中愷指出,股票期貨造市與現貨上的交易速度及便利性有差異,可能造成買賣報價差距過大,因此參考韓國經驗,初期不設造市者。

蔡慶年相當樂觀指出,追蹤南非交易所、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及印度交易所等股票期貨推出後,雖然初期對於商品不夠熟悉,量能較少,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期貨及現貨市場量能都會同步增加,對於整體市場有正面效應。

現階段除了造市者外,法人參與期貨市場的比重仍低,國內外的法人都是期交所極力爭取的重點,先前蔡慶年也率期交所主管拜訪法人,積極改善制度及推動期貨商品,包含明年股票期貨。

針對明年證券市場推權證商品來勢洶洶,蔡慶年則認為,期交所目前國內競爭較少;主要仍須面對國際競爭,因此也積極與國外交易所洽談合作,例如將台灣期貨商品重新包裝後到其他交易所掛牌,擴充市場量能,都是未來的選項。

未來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QDII)開放投資台股後,恐怕還無法投資台灣期貨市場避險,對此蔡表示,上海金交所股指期貨模擬交易已近三年的時間,但尚未正式開放,若對衍生性商品的風險有疑慮,可透過參與台灣期貨市場練兵。以及滬深300指數開放期貨在台灣期交所掛牌,提供法人透過期貨市場有更完備的避險管道。


股票期貨宣導講座

2009-12-25 工商時報 【楊穆郁/台北報導】
台灣期交所為配合股票期貨新商品造勢,與理財周刊12月28日、12月29日於台北、高雄合辦2場投資理財講座,講題為「迎接投資新時代、股票期貨大未來」。邀請出席講座的來賓,包括: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陳凌鶴、元大期貨顧問部副總經理洪守傑、理財專家夏韻芬等。

kiwimoo wrote:
上市初期為避免報價的價差過大,將不開放「造市者」制度...(恕刪)


不解, 不開放造市者不是才會讓報價價差過大嗎? (沒人玩的話)
不是元月4日要上市嗎?怎麼又變成月底了
一月底都快過年玩個二星期就要封關了還玩啥?
期交所的動作真是有夠慢,到了月底搞不好又變成農曆年後"某天"上市
詳細契約規格請見以下
股票期貨問答手冊

期交所

熟悉了原始保證金是交易股票期貨的最基本門檻後,進入了股票期貨的交易世界裡,就要了解如何計算交易損益。交易股票期貨與交易任何期貨商品都一樣,都必須有交易稅與手續費,這稱之為「交易成本」,目前股票期貨草案中,期交稅為十萬分之四,待經主管機關核可通過後,其交易成本約是現貨市場的15%,反過來說,相同的交易數量,在現貨市場的交易成本約是股票期貨的6倍以上。

買賣1口台積電 成本約109.6元

一筆交易需有買進和賣出來構成,根據期貨商的計算資料顯示,證交稅為千分之三,在賣出時才課徵;期交稅則為十萬分之四,買進和賣出都要課徵。

以60元的台積電為例,在期貨市場中,買一口台積電期貨的期交稅約為60*2000*0.00004=4.8元,一買一賣之下,就要4.8*2=9.6元,手續費則以每口50元估算,一買一賣就需手續費100元,因此,一買一賣成交後的1口台積電期貨約需交易成本109.6元;而在現貨市場裡,暫以買賣價格也都是60元的台積電股票,由於交易規模需與股票期貨相當,相當於現貨市場都要買賣2張台積電,計算如下:買進2張台積電股票的證交稅是零 (因賣出時才課證交稅),賣出時證交稅為60*1000*2*0.003=360元,手續費則是一買一賣都要徵收,為60*1000*2*0.001425*2=342元,總結下來,現貨市場的交易成本即為360+342=702元。可得出,現貨市場交易成本:股票期貨成易成本=702:109.6,也就是6.41:1。簡而言之,同樣的交易量,同樣的一買一賣做交易,現貨市場的交易成本約是期貨市場的6倍以上。

原始保證金 僅現貨融資的近1/3

期貨商指出,由於股票期貨具備了低廉的交易成本特質,原始保證金又約是契約規模的13.5%,以1口60元台積電期貨為例,交易人需繳交易成本109.6元外,還需拿出16200元的原始保證金做為擔保,與現貨市場信用交易的融資約股票價值的4成比較,現貨市場中交易人買同樣1股票期貨的規模的張數,就需拿出48000元,將是期貨市場的近3倍,可瞭解到股票期貨確實具備低成本、高槓桿的特色。

評損益 最小升降單位為0.01元

因此,在瞭解了股票期貨低廉的交易成本,只要交易人有自己的一套損益準則,就能進行交易損益的評估。首先,交易人需認識股票期貨的升降單位,價格未滿10元者,最小升降單位是0.01元;以此類推,10元至未滿50元者:0.05元;50元至未滿100元者:0.1元;100元至未滿500元者:0.5元;500元至未滿1000元者:1元;1000元以上者:5元。

以台積電為例,其最小升降單位就是0.1元,由於1口的交易成本約在109.6元,原則上,台積電只要向上彈跳1單位,也就是從60元漲到60.1元,此筆交易就賺錢了,這樣小的升降間距就能賺錢,在現貨市場也難,主要是股票期貨的低廉交易成本。

多空交易 出場、結算、轉倉隨您意

至於看多和看空時該如何做交易?期貨商表示,當看多某檔個股後市時,就可以買進其股票期貨,看空時就賣出股票期貨。在當月合約還未到期,進行結算前都能進行交易損益,亦即只要交易的損益結果符合自己的預期或標準,就能隨時進行出場。若不出場,則可以每月的合約到期結算時進行結算,若交易人覺得所研判的趨勢不變,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月份的轉倉動作,將戰線拉長。
一點都不看好這種東西(在台灣)

看看之前的例子
發了太多沒人玩的商品

一切都是政策考量
longsky wrote:
一點都不看好這種東西...(恕刪)


個股期貨在歐洲印度南非等期交所聽說都做的不錯
之前有的沒的商品規劃實在......沒人玩也是正常的
個人很期待期交所這項新產品能做的起來,那做期貨應該會更有趣
很期待
但有沒有成交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商品契約的成功,我覺得其實機運的成分更大點
發行這個恐怕讓市場更複雜 變數更多
應該會常常聽到個股期貨被軋斷保證金
個股期貨屬於期貨商品
如果想下的話
記得要去專營期貨商開戶喔
會比在證券端優惠很多
群益AE
台灣50的期貨都沒人在玩,這個會有人玩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