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台灣科技業似乎是一個寒冷的年冬,
裁員風一個接一個,Dram, 面板,太陽能,
現在竟然IC設計了也開始了....

長期來看,台灣電子產業,除了台積電,
還有哪些具備長期競爭優勢,能抵抗這波不景氣?


電子業瘦身風 吹向IC設計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

景氣低迷,IC設計業吹起人力精簡風,聯電轉投資的矽統本周起裁撤逾一成人力,凌陽也開始遇缺不補,是繼面板廠友達、DRAM廠南科與瑞晶等之後,電子業又再度傳出人力縮編。

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IC設計業首度大規模人事精簡與凍結。矽統、凌陽都曾為國內一線IC設計大廠,近年營運陷入低潮,成為第一波傳出人力精簡的IC設計公司,震撼業界。

矽統證實,本周起針對數位電視部門裁員,人數大於50名,多為工程師。矽統原本總員工數超過500人,此次裁員幅度約一成。

矽統指出,2年前公司一度看好數位電視晶片發展,大舉擴招人才,但數位電視晶片事業啟動後,發展不如預期,考量總體經濟前景不明,因此大舉裁撤該部門人員。

矽統成立於1987年,曾是國內電腦晶片大廠,隨著電腦市場競爭加遽,2011年3季退出電腦晶片領域,轉朝數位電視與觸控晶片發展,企圖進軍消費多媒體市場。

不過,矽統因轉型效益不彰,今年前三季營收3.34億元,年減75%,毛利率約33.94%,較去年同期下滑2.74個百分點,稅後淨損7.51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2.62倍,每股淨損1.2元。

近年同樣轉型數位電視晶片領域的老牌IC設計廠凌陽,也傳出人事凍結。

凌陽指出,目前並未放棄電視晶片業務,但近期市況不佳,公司已決定「遇缺不補」,藉此降低費用,樽節成本。

凌陽今年前三季與矽統一樣處於虧損,稅後淨損0.66億元、每股淨損0.24元。

凌陽強調,過去集團旗下恆通曾因結束3個事業部,展開大幅度裁員,但現階段並未放棄數位電視晶片業務,尚無裁員規劃。

業者表示,IC設計業人力成本高居公司費用七至八成,縮減人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營運績效。





觀察站/人事占成本80% 不得不砍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

景氣低迷,國內IC設計業面臨「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窘境,聯發科合併晨星之後,人力規模朝「萬人」逼近,反觀產品線不具戰力,或市場拓展不順的廠商,為了要「止血」,不得不採取人事凍結,甚至更激烈的裁員動作。

國內IC設計產業居全球第二大,業者表示,IC設計業是腦力密集的產業,一旦切入的產品應用不是主流,或者技術門檻太高,股本規模過大,人力過度擴充,都可能會出現問題。

國內不少老字號IC設計廠便面臨這樣的問題,營運轉衰,除了矽統、凌陽之外,曾經貴為股王的威盛,也難逃面臨股本過大、產品與市場主流脫節,造成營運瓶頸,更因為連年虧損,大幅減資。

相較於晶圓代工、DRAM等有設有工廠的業者,人力規模雖然都上千名,但最大的費用是花在機台折舊。

IC設計公司人力多在數百人,數量並不算大,但占公司成本高達七、八成,沒有營收、獲利支撐,養人相當不易,一旦遇到大環境不佳、需求不振,為了止血,人力精簡是「不得不」的手段。


wucl_2008 wrote:
今年對台灣科技業似乎...(恕刪)


請問有過IC設計業墫節裁員後再起的例子嗎?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不是前面的說了....大者恆大....小者....收起來??

這行太多騙吃騙喝的了...還沒有經過洗鍊.....

真正的洗鍊才要開始!! 三年內沒有王子復仇成功的...只能暗自下台了...


最近有一些國內小型ic設計公司來推銷一些產品應用,但是他們的產品大多還在紙上空談階段,講到最後都說先期會拿大陸廠商的ap來先用。我心裡的os是,大陸已經有便宜又好用的ap,我幹嘛還等你的ic。自己都說功能沒比較強了,價錢要贏大陸廠商應該機會也不多。

我猜現在手機,平板用的ap,美國大廠Nvida, Qualcomm這類的公司大概頂多領先大陸一年,後年開始大概大陸廠商就會有A15 Quad core的東西出來。台灣大概除了mtk有機會站到一席之地外,via子公司有點機會,其他的可能都很危險。

gunslingerh wrote:
台灣大概除了mtk有機會站到一席之地外,via子公司有點機會...(恕刪)


這兩家有和高通談成保護費(通訊專利費)

中國廠商就算出了A15,想要走出中國大概也很難
lien291
ic設計是比:技術,財力與人力的產業.

現在台灣沒錢,慢慢的會沒人.
技術是跟著人走的,慢慢的技術也會流失,萎縮.



更何況台灣IC設技主要是強在數位IC,這也是大陸能如此快速,用砸錢的方式快速趕上的因素之一.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IC設計本來就是燒錢燒出來的行業!

若錢燒了有客戶那就是萬幸

錢燒了沒客戶是很正常的事情
(隨便出一套光罩跑一輪就是幾千萬不見了...)

所以能夠乘風而起的IC設計公司就只有那幾家

若是燒了幾次還沒人要就是打包下台

更慘的就一次賺一次不賺, 煎熬很久還沒出頭.....
中國IC雖然短時間不能在別的地方賣,但是她們人多,有內需,
台灣就不行了,就算台灣出了高效能A15晶片,大家還是先批一番再說...

小比.tw wrote:
請問有過IC設計業墫...(恕刪)

有聽過新手補到黑鮪魚的故事嗎?

==========
研發刪完,公司還是趁早收吧~
除非老兵老將實力超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