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元大存股證好嗎?還是不如直接買股票?

最近一直收到交易員傳來的推薦信請我買存股證
剛好一部分定存到期想把本金續存利息拿去放比較高獲利的產品(資產配置現金比例維持一定就好,但這筆錢還是以穩為主)
看了一下內容其實跟買股票也沒差多少只是標榜不會被扣到稅(我有繳到20%),還有標榜股息不會被你花掉
其他還有甚麼好處嗎?還是買鴻海或中華電之類的就好
文章關鍵字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存股證是Barrier Model Option 我提以下幾個重點可以參考看看

1.請先瞭解選擇權與股票的不同
2.Barrier Model Option的觸及上下界限
3.Option的時間價值流逝與您想收取的股票股利??
4.隱含波動率是否會被造市者動手腳
5.相關費用是否會反應在展延的新strike上
假設以購買一張10萬元的中華電信來說
你基本要先出5萬元加上以下費用
買進交易費1.425%與預收展延費用1.25%(一年展延費用=2.5&/2)
所以買一張要支付的是51337.5元,另外5萬是貸款來的意思


存股證的展延費用是每年2.5%
意思是說只要滿一年你就必須再支付另外的1.25%(已經預收1.25)
但是要再繼續持有必須再支付下一年的展延費用
其實展延費用就類似貸款的利息


缺點:
無法長期持有,因為只要觸及下限價格就會被強制結算
買進賣出費用均收1.425%
未觸及下限價格,想要繼續持有必須每年支付2.5%展延費用
價格波動為較大(2倍)中華電從100元漲到110元(10%),存股證會從50元漲到60元(20%)

優點:
若股利現金殖利率高於持有成本,且填權息,則可享有較高的報酬
槓桿操作,獲利性高,風險相對較高
比起融資買入的持有成本較低(融資一般年利率約超過2.5%)

總結:操作存股證穩贏錢的適合時機:台股5000點以下

存股證類似融資操作,若要長期持有以股利壓過持有成本,則必須在股價偏低時(股災時)
在景氣很好的時候買進,只怕遇到股災,股價跌一半,你就幾乎會吃歸零膏(強制結算)。
未來假如升息,借貸成本也提高,但股利不見得會提高,便更加不划算。
在槓桿與借貸壓力下,對投資心理影響很大,要長期持有,恐怕沒法令人睡得安穩。
這樣的東西,價格會失真或沒成交量,賣不掉的問題嗎?跟權證一樣,標地物漲停了,權證價格不動或賣不掉不就沒意義了嗎?

The Apprentice wrote:
買元大存股證好嗎?還是不如直接買股票?...(恕刪)


1.有看懂這東西嗎?看不懂不要碰。

2.元大不要碰。

3.直接買股票比較實在。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sam189 wrote:
1.有看懂這東西嗎?...(恕刪)


因為沒看過存股證,所以也不知內容為何,但它是衍生金融商品,選擇權演化來的,風險一定比現股大,再者,深度價內表示價格太貴了(知道選擇權理論的應該知道),雖然沒有時間限制,但玩過權證的都知道,卷商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太多啦! 賺不會讓你大賺,但賠會賠死你!!
謝謝各位前輩
看起來好像不是我原本想像的樣子
如果要穩健還是直接買好公司的現股好了
icbcsw wrote:
這樣的東西,價格會失...(恕刪)


血的教訓,以前曾買一檔權證,買了好多,結果漲了60%,想賣時發現券商硬不掛單買回,放到變成慘賠...券商不是吃素的!! 玩權證要很小心,買太多會被盯上,不讓你賺就是不讓你賺!!
沒有現金流這問題還蠻嚴重的



這期SMART智富最後面有講解,可以去書局翻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