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在今天二月才要正式踏進職場
在報到的資料中有關"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
可以設定"不自提"或是"自提1~6%"
在看了很多勞保年金和國民年金的相關資訊後
還是搞不太懂"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的實質效益用何在

想請弄懂的人幫助解惑
以利我做出最適合我的選擇
在此先說聲謝謝

就我目前所知
和"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有關的
主要還是只有勞保年金一次領回才有比較實質的作用
如果是每個月領的勞保年金或國民年金
則不會受到"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的影響
如果是這樣,那麼如果決定以年金的方式領回
我選擇"不自提"會比較好嗎?

一開始會考慮到"自提"
完全是看到"免稅"這個好處
假設我的最高所得稅級距在13%
那麼免稅的這部份就有13%的效益
如果我把原本要"自提"的錢,拿去自己做投資
就等同於要付13%的稅
所以這筆投資需要超過13%才算有賺錢
超過13%的投資標的應該很難找吧
而且"自提"的錢,還有二年定存利率的保證
所以效益應該是不止13%的!

以上是我目前的認知
希望大大能幫我點出以上的想法是否有盲點

====01092310===============================
根據目前找到的資料的感覺
好像"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和年金每個月領的錢根本就沒有關係
年金每個月領的錢只和年資還有最高5年的平均月薪有關
因此"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繳的錢
好像就等於是把錢拿給國家代管,去補一下年金這個大黑洞,利率也不會太好
好處只有繳的時候免稅
有人說領的時候要課稅, 那個是領超過金額才會需要, 因此不考慮進來
以目前所得到的資訊來看
我想我會選擇"不自提"
沒有盲點。除了那筆錢要60歲才能用 您應該不超過30歲吧 Orz.
那6%是不用計入所得稅的,
但是將來領退休金一樣要課稅,
高稅率的人可以省更多,
當做是一種儲蓄, 其實還好啦,
除非政府垮台, 否則應該還蠻穩當的.
Pentagon wrote:
那6%是不用計入所得...(恕刪)


6%是不用計入所得但是若是一些公司為了逃避提撥,不成文規定新進員工自提6%,未來員工退休後還會被扣稅,因為勞保局分不出事員工自提還是公司提撥
根據目前找到的資料的感覺
好像"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和年金每個月領的錢根本就沒有關係
年金每個月領的錢只和年資還有最高5年的平均月薪有關
因此"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繳的錢
好像就等於是把錢拿給國家代管,去補一下年金這個大黑洞,利率也不會太好
好處只有繳的時候免稅
有人說領的時候要課稅, 那個是領超過金額才會需要, 因此不考慮進來
以目前所得到的資訊來看
我想我會選擇"不自提
想問一下
"勞保年金"和"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
這是不是不一樣的兩筆錢呀?
意思是我以後65歲退休後
這兩個地方都可以每個月領到錢嗎?
"勞保年金"是受年資和月薪影響
而"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則受雇主所繳的6%再加上勞工自己的"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率"所影響
是這個意思嗎?
kenzyun wrote:
"勞保年金"和"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
這是不是不一樣的兩筆錢呀?
恕刪)


感覺上樓主是混淆了這兩個帳戶的用意

用簡單的說法就是
勞保年金或是國民年金是屬於同一組的=>也就是從去年10月1日起,沒有A就要有B=>這是屬於政府當強迫儲蓄的老年保險金

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目前有分新制舊制,現在新任職的勞工,一律採新制,也就是樓主所說的自提的設定
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使用舊制時=>順利在同一單位屆滿退休,或是年資有符合公司優退方案時=>就稱做是公司或是單位所給的養老金,退休金=>但若是公司惡性倒閉或是非自願離職=>這就叫做(勞工可以主動要求的)資遣費

而使用新制時=>若是公司有依法提存勞工退休金至勞工個人專戶=>不管你是否是非自願離職=>仁慈一點的單位,預告工資一個月是應該的,沒有給,老實說,你也沒法度(題外話就是,你要他掏錢,也要老闆掏個心甘情願)=>你就打包以及帶著你的退休金專戶離開吧

勞基法不是一項嚴謹的法,只是類似一個規範,對於勞資雙方的規範=>對於勞基法的規定,勞資雙方大致上都"有法可破"的,所以,雙方遇到任何的勞資問題,也不用動不動就把勞基法搬出來,而是要趕快在勞資糾紛中,找到"扮演一個最有利的角色",這樣就可以達到目地了....

有錯還請專家指正,補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