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WHtd5FwHovE
UT3 on Nvid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NYzWajp3WU
剛剛看完今年PhyxS大作的 有布VS沒布 以後
在來看看去年唯一的一款PhyxS遊戲UT3
兩者差別在哪....難度高...大家眼睛睜大
看完qb兄的大力推銷PhyxS...
我只想說..PhyxS沒有不好,Havok沒有特好
只是PhyxS沒幾款(幾乎沒有),Havok卻滿街跑
不知道為什麼有人獨鍾PhyxS..而且一直期待只看到Demo的遊戲...卻忽略的市面上各大公司的一堆已上市大作...
CUDA這種東西,就像家裡的螺絲起子一樣,用不著?他是毫無用處,用得著?價值就出來了,不過誰知道什麼時候需要他?
我昨天還是前天貼了一張圖

GPU硬體加速這些小東西幹嘛?讓你的CPU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一個小運用而已,所以他的運用已經不知不覺的深入我們使用電腦的習慣中,絕對不是像有些大大概念似乎還停留在遙遠的一年前..
Havok只要你PC裡面有CPU都可以跑(誰PC裡面沒CPU??)...絕非誰獨佔(不過被INTEL收購了)

往後還是有大大以為 Havok是ATI(顯卡)的....

哪兩個YOUTUBE我實在看不出想表達甚麼...
首先是UT3 (Unreal tournament 3) 以下重複說明的地方是強調用,不是結巴
這是Epic公司開發的經典遊戲之一
他用的引擎是
Unreal Engine 3 Unreal Engine 3 Unreal Engine 3 Unreal Engine 3
不是PhysX 不是PhysX 不是PhysX
Unreal Engine從一代到三代擁有超多的遊戲是用此款引擎開發的
還沒被收購前的PhysX引擎也是有不少大作,說只有DEMO也是錯誤的...
N家在去年還是前年收購了Ageia,利用CUDA技術把原先的PhysX的物理運算技術
編譯給GPU 編譯給GPU 編譯給GPU 編譯給GPU去做運算
並且利用Mod Mod Mod Mod (Modification)的方式,新增了三個由 GPU GPU GPU 來做PhysX物理運算的場景
差異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0dtLuAMz14
(冰雹效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PxVE7A6MR4&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hLA3iRyQZ0&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9pwykdpT2U
(場景可以破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bV_IpX67Ho
(絕非只有難度高)
來作為第一個由GPU來運算 由GPU來運算 由GPU來運算物理特效的產品
(N家說要推銷也好,說致力於給Geforce玩家帶來新的體驗也好,我覺得都是為目前遊戲方式帶來改變)
如果將來Havok(或是其他遊戲引擎,不一定要PhysX)能把CS中幹掉狙擊手的方式,作成跟搶救雷恩大兵中Pvt. Daniel Jackson的死法一樣,那不是很棒? (Daniel在片中是狙擊手,最後在被坦克炸掉的鐘塔中喪命 R.I.P.)
但是話說回來,能運算物理效果的遊戲引擎絕不只一款,其中大家都知道的Havok, CryEngine 2等等都有針對自家物理運算的場景,CryEngine 2就是全部由自己的引擎來運算
(引用自Wiki 來源
As well as supporting Shader Model 2.0, 3.0 (DirectX 9) and 4.0 (DirectX 10), the engine is multi-threaded to take advantage of SMP or hyper-threading capable systems. The games also come in 32-bit and 64-bit versions. Crytek claims that running the 64-bit version gives a performance increase of up to 10-15% per thread.[2] Crytek does not support any sort of Physics Processor such as the AGEIA PhysX.[3] Instead, Crytek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proprietary physics system, called CryPhysics.)
讚嗎?當然讚...炫嗎?當然炫...但是吃硬體效能


Havok就是把這部分則是丟給CPU來運算 (所以有個被取消的Havok FX計畫)
引言
"為了和PhysX競爭,Havok FX可以使用多繪圖處理器的技術來加速物理計算,包括了NVIDIA的SLI和ATI的CrossFire。Havok將物理運算分為特效和遊戲運算,特效運算(如爆炸時的煙霧)將會由GPU的Shader Model 3.0來進行運算,進而減輕CPU的負擔。而遊戲物理運算則仍然由CPU處理。由於英特爾收購了Havok,前者顯然希望物理計算由CPU負責,所以由顯示卡加速Havok FX的開發似乎已經被取消。"
前篇回覆就提過了,Havok大家都能跑 Havok大家都能跑 Havok大家都能跑,
很多大作上市沒錯,有錢我就買來玩...這一點都不影響N家或是A家的使用者...
所以講完前面這些,N家利用GPU GPU GPU 在運算遊戲這方面的強處,進而由CUDA的協助把物理運算完全丟給GPU運算...
這些事情如果由N家收購Ageia開始算起,也才不過短短一年多,當然不能跟Havok或是Unreal Engine的已開發
遊戲數量相提並論,事實上,出越多我的選擇越多...反正只要我的平台跑的動不管是A卡,N卡都能玩
努力是看得到的,從UT3的MOD,到好幾款即將上市和未上市的遊戲藍圖,不是頗令人期待?
我不是N家的甚麼人,我只是買了一張N家的卡,但是我知道我當初選擇的卡,
總覺得多了一點東西的感覺很不錯的...


這並非獨鍾PhysX,就算不支援PhysX對我一點影響都沒有,因為我都可以玩,上市的大作我也都有ENJOY過(FC2, Fall Out3, L4D etc),兩者並不衝突,但是如果有支援PhysX遊戲上市,而且我又想玩,至少我不用讚嘆新的效果的同時,還要望卡興嘆.
何況哪款遊戲不是從DEMO先開始宣傳的?是吧?


[附表](來源)
NVIDIA PhysX
2K Czech - Mafia II
4A Games - Metro 2033: The Last Refuge
Action Forms - Cryostasis: Sleep of Reason
Akella - Moscow Racer
ASCARON Entertainment - Sacred II (and other next-generation titles)
Black Lion Studios - Shadow Harvest
Codemasters - Race Driver: GRID
DICE - Mirror's Edge
FAKT Software - Crazy Machines 2
Fanafzar - Soshiant
Futuremark Games Studio - Shattered Horizon
Gas Powered Games - Space Siege
Gearbox Software - Aliens: Colonial Marines
Gearbox Software - Borderlands
Gearbox Software - Brothers in Arms: Hell's Highway
GRIN - Bionic Commando
GRIN - Bionic Commando Rearmed
GSC Game World - S.T.A.L.K.E.R.: Clear Sky投靠A家
NaturalMotion - Backbreaker
Nurien Software - Nurien 3D Social Network Service
Object Software - Metal Knight Zero
Piranha Bytes - Risen
Realtime Worlds - APB
The Creative Assembly - Empire: Total War
藍色是即將/已上市的作品....
kart2008 wrote:
另外有個異想天開的問題 = = 就是 能一張專跑物理加速[8800GTS 320] 另一張跑3D[GTX260+]嗎?
小弟升級顯卡 那張8800GTS 320 可能會給他擺爛.. 所以就想出了這個異想天開的問題...(恕刪)
可以的~~18x之後的driver都支援自訂PhysX卡的選項

網路上好像有人把A家的卡+N家的卡放一起,印象中也是可以動...只是隨著將來
driver更新...也許會有變數...
如果你最後也買了A家的卡,有空倒是可以試試把8800GTS放在第2個PCI-E然後裝上
NV的驅動...搞不好也行的通...
(以上只是建議...如果出問題別找我就是了...)
而不是用來增加"特效"的,所以這點要先分辨清楚
期望物理加速能讓場景看起來更華麗?那絕對是癡人說夢話
就跟想拿音效晶片處理3D畫面一樣的無稽...
缺乏硬體的物理加速運算,只會帶來一種結果,就是用CPU來處理這部分的運算
就這樣而已,沒有甚麼特別的
這就跟你把D3D 10的特效,丟到D3D9的顯示卡上來跑,結果這些D3D9硬體加速無法運算到的部分
全部都得丟到CPU去處理,造成整個廠景運算效能嚴重Delay而已
也因此,遊戲設計上,會將"不支援"的動作,全部加以拋棄
所以就會出現xx功能無法使用這樣的狀況
這並不是綁標,而是廠商為了避免這些無法做硬體加速運算的功能,造成執行效能瓶頸的妥協方案
如果這算綁標,那就是說將來只要3D引擎更動,就全部稱作綁標了
物理運算本來就是極其複雜的,若沒有直接的函式支援,通常都得讓CPU運算到抓狂
所以物理加速功能也就應運而生,講白一點,不論是D3D或是OpenGL,裡面都已經包含物理函式了
只不過這些都還是不夠,D3D或是OGL都只能算是打底的基礎而已
所以才有廠商要製作獨立的物理運算引擎出來,為了處理這些較複雜的物理運算
才會有硬體加速的產品出現,這就跟古早以前,VCD跟DVD都需要一張硬體解壓縮卡一樣
(以前為了看謎片,也買過~)
所以,從結論上來說,缺乏物理引擎,並不會對遊戲內容或是畫面特效有影響
實際上有影響的部分,應該是效能可能差一點,就像3D Mark Vantage一樣
我個人是認為沒啥大不了的,你最多讓CPU跟顯示卡做暴力運算,住意一下散熱就好
再不然就是可能原本很逼真的畫面,看起來變得有點假而已,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狀況
至於PhysX會不會抬頭,那就留給事實去證明,那種臆測為出發點的討論,我一點興趣都沒有
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至於GPGPU的運算,目前有實際商業產品做出來的,似乎也只有CUDA而已
想知道CUDA目前最大的應用 - 轉檔的實際情形,請搜尋一下總統兄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