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筆者又做了另外一個頗為38的banner

-前言-

今年的四月AMD/ATi發表了4770,並且領先對手nVidia推出了第一個40nm製程的GPU,當然筆者也不免俗的買了兩張來玩玩,同時也來比較一下4770身為4830的接班人是否稱職。

測試平台跟上篇"GTX275 vs. 4890"一樣,由X58+i7 965來測試。
(設備的圖請見筆者的私人部落格,如果擔心衝人氣問題請勿點閱,話雖如此,但是也沒有啥內容可以衝人氣啦只是方便測試設備圖不用再上傳到01了……)

-測試諸元(硬體)-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CPU資訊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記憶體資訊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主機板資訊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770
(公版卡且預設時脈 - 核心750MHz/記憶體800MHz。)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30(800sp版)
(也是公版預設時脈 - 核心575MHz/記憶體900MHz,但是非公版。說實在的,這張卡是借來的,筆者實在搞不清楚這是4830還是4850,跟青雲官網對不太起來,但是卻又跟4830時脈相符。)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50
(公版卡且預設時脈 - 核心625MHz/記憶體993MHz,之前筆者測試CrossFire所買的卡,塵封一年多,終於又重見天日。)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P.S. 前幾天AMD/ATi發佈了CCC9.8,但是筆者已經用9.7測試了約3/4的項目,所以沿用9.7。

-測試諸元(軟體)-
所有測試設定除了解析度外,跟"[評測]GTX275 vs. 4890"一樣,還請移駕觀看(僅有解析度改變);4770,4830以及4850皆為目前的中(高)端顯卡,主要測試解析度將以1680X1050(22")為主,1920X1200(24")則是做極限下的測試。

遊戲設定選項中能開啟AA/AF的就在遊戲中開啟,無此選項的則由nVidia及ATi控制台中調整(Override)。

以下是清單
3DMark 06 (參考用)
3DMark Vantage (X模式及P模式)
一般遊戲:
Assassin's Creed - 刺客教條
The Chronicles Of Riddick Assault On Dark Athena - 超世紀戰警: 突襲黑暗雅典娜 (這款遊戲先行移除,因為4830/4850在筆者的評台跑起來不是那麼穩定)
BioShock - 生化奇兵
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 - 決勝時刻4: 現代戰爭
Call Of Duty 5: World At War - 決勝時刻5: 世界戰爭
Company Of Heroes: Opposing Fronts - 英雄連隊: 火線對決
Crysis: Warhead - 末日之戰: 獵殺悍將
WARHAMMER 40K: DAWN OF WAR II - 戰槌40K: 戰爭黎明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 雷神之戰
Fallout 3 - 異塵餘生 3
Far Cry 2 - 極地戰嚎 2
F.E.A.R. 2 - 戰慄突擊 2
Left 4 Dead - 惡靈勢力
The Last Remnant - 最後的遺跡
Mass Effect - 質量效應
Unreal Tournament 3 - 浴血戰場3 (非PhysX)
World In Conflict - 衝突世界
GRID - 極速房車賽: 街頭賽車
Half Life2: Episode 2 - 半條命2: 二部曲
Demigod - 神人 (採用巴哈的中文譯名)
PhysX遊戲: (參考用,不列入比較)
Mirror's Edge - 倩影特務
DX10.1 遊戲:
Call Of Juarez: Bound In Blood - 荒野雙蛟龍: 喋血黃沙
Tom Clancy's: H.A.W.X. – 湯姆克蘭西之鷹擊長空
S.T.A.L.K.E.R: Clear Sky - 浩劫殺陣2: 晴空染血

1. 3DMark 06及3DMark Vantage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老測試了,一樣,3DMark 06僅供參考,以3DMark Vantage來做比較依據;4770一開始就給4830來個下馬威,面對800sp毫不畏懼。
面對4850老大哥,也僅僅只讓4850領先約6%多一點。

2. Assassin's Creed - 刺客教條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770再度領先4830,4850則是在高解析度及高AA下稍稍扳回一點顏面。

3. The Chronicles Of Riddick Assault On Dark Athena - 超世紀戰警: 突襲黑暗雅典娜
這個遊戲在本次測試先行排除,因為借來測試的4830跟筆者的4850一邊測試一邊出問題,4830是出現VPU recovery的訊息,4850容易黑屏,4770則是正常。筆者不想浪費時間在除錯上,所以先把這個項目移除。(也許9.8會有改善)

4. BioShock - 生化奇兵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30再度輸給4770,4850則是最高領先約5%。

5. 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 - 決勝時刻4: 現代戰爭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一樣兩段Time Demo來測試,一段是船上,另一段則是陸上。4830......hmmm,pass。 4850甚至佔不了太大的便宜。

6. Call Of Duty 5: World At War - 決勝時刻5: 世界戰爭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一樣兩段Time Demo來測試,一段是奪旗地圖,另一段則是殊死戰地圖。
4830稍稍扳回一點顏面,不至於到現在都完敗。而4850也能在這個測試項目最高領先約9%。
與CoD4相同,使用兩段Time Demo來測試。結果與CoD4相去不遠。

7. Company Of Heroes: Opposing Fronts - 英雄連隊: 火線對決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筆者還沒升級到最新的資料片,火線對決的湊合著用。
老測試了,開啟Direct 3D10,特效有High開High,有Extra開Extra。
內建測試工具很簡單,結果如上表。
結果頗令筆者意外,4770居然領先4830/4850;領先4830最高約9.7%,領先4850最高約6%

8. Crysis: Warhead - 末日之戰: 獵殺悍將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筆者這邊不用網路上的工具,因為跑起來太快了(有實際跑過測試的就知道),筆者認為不準確。所以筆者利用網路上發現的開發者模式(devmode),自己錄了一段約60秒的Time Demo,遊戲設定保持在Mainstream。
屏除30fps以下結果不計,仍然呈現3張卡纏鬥的局面。提高設定也許4850能取得優勢,但是如果無法至少維持30fps,成績也沒太大的意義。

9. WARHAMMER 40K: DAWN OF WAR II - 戰槌40K: 戰爭黎明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利用Patch 1.3.1後內建的Performance Test來測試。4830完敗;4850展現風範,在高解析/高AA下,領先最高約10%。

10.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 雷神之戰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筆者自行錄製Time Demo後,用Fraps紀錄跑Time Demo兩次的平均值。4830完敗;4850居然也要到高解析/高AA下才拉回劣勢。

11. Fallout 3 - 異塵餘生 3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Fallout 3的設定皆在Launcher中,都開到最高,遊戲中開啟兩段紀錄並啟動無敵模式後用Fraps紀錄,同一段路徑約60秒的fps。
4830終於又睡醒了一下,但是最高也才領先約6%;4850則是在此項目中表現比4770好。

12. Far Cry 2 - 極地戰嚎 2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FC2的測試由內建的工具執行。屏除30fps以下的結果,3張卡呈現纏鬥的局面。甚至比起4830,4770還是佔上風。

13. F.E.A.R. 2 - 戰慄突擊 2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一樣開啟一段紀錄點後,播放劇情模式,由Fraps紀錄fps。此項測試,4830雖然稍稍領先,但是佔不了太多便宜,4850則是表現比4770好。

14. Left 4 Dead - 惡靈勢力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開啟"~"模式,錄製兩段Time Demo,分別在室內和室外用Fraps紀錄fps。跟FEAR2的結果類似。

15. The Last Remnant - 最後的遺跡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這次測試結果僅供參考。不列入比較。特效全開下,3張卡都很……lag。
以下是擷取上篇文章的說明(這是個筆者目前正在玩的遊戲之一,本來打算用Benchmark Tool來記錄fps,但是發現特效全開下4890,實際在遊戲戰鬥過程中跑起來特別頓(尤其是大型戰鬥),於是筆者決定捨棄Benchmark Tool,改用跑實際遊戲中的戰鬥片段(固定三回合出招模式,各跑兩次取平均值)並且用Fraps紀錄fps。得到相當有趣的結果,筆者試著幫4890除錯,換驅動等等,均無法改善實際遊戲中延遲的情況。有版友建議,關掉Shadow特效可以改善這個現象,筆者目前還沒空做測試)

16. Mass Effect - 質量效應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一樣開啟記錄點後的劇情模式,由Fraps紀錄。屏除30fps以下的結果,4770在這個項目中落敗。

17. Unreal Tournament 3 - 浴血戰場3 (非PhysX)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跑內建的HeatRay Time Demo,經典UT引擎,跑個意思意思。
跟4830不分上下,但是輸給4850。

18. World In Conflict - 衝突世界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使用內建的Benchmark Tool, 除了V-sync,其他特效全開。
屏除30fps以下的結果,跟4830不分上下,但是輸給4850。

19. GRID - 極速房車賽: 街頭賽車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跟之前的測試方法一樣,賽道各跑3次後取平均值。
跟4830不分上下,但是輸給4850。

20. Half Life2: Episode 2 - 半條命2: 二部曲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跟L4D一樣的引擎,一樣的測試方式。

21. Demigod - 神人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50>4770>4830

雖然ATI的卡都不支援硬體的PhysX加速,但是還是意思意思跑個僅供參考的數據,不列入最終比較。

22. Mirror's Edge - 倩影特務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僅供參考。

DX10.1遊戲

23. Call Of Juarez: Bound In Blood - 荒野雙蛟龍: 喋血黃沙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ATi的控制台皆無法Override AA/AF。
4770領先4830,並且跟4850表現相當!!

24. Tom Clancy's: H.A.W.X. - 湯姆克蘭西之鷹擊長空 (毛主席之鷹擊長空……,"鷹擊長空"一詞出現在毛澤東的"沁园春•长沙")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版友很熟悉的測試軟體了,重點是SSAO和DX10.1能開啟的都開啟。並且由CCC開啟16xAF (Override)。

SSAO: No CPU usage – it is executed completely on the GPU。

25. S.T.A.L.K.E.R: Clear Sky - 浩劫殺陣2: 晴空染血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另一款DX10.1的遊戲, 跟一代一樣跑TimeDemo,跑兩次取平均值。筆者捨棄Benchmark Tool的原因跟失落的遺跡理由一樣,Benchmark Tool跑出來的成績超歡樂,實際進遊戲玩又不一樣了。所以決定採用跟一代一樣的測試方式。此項測試看來也是僅供參考。

結果(圖表太複雜,筆者僅將最終結果列出,EXCEL計算,出錯的機會應該不高)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770身為首張40nm製程的GPU表現不但比4830(800sp)優異(更不用說640sp版本),更是緊咬4850 512MB(4850平均僅領先4770約9.25%)。

*注意:以上測試如果低於30fps並不是代表顯卡不夠力,是因為筆者測試設定的關係,如有相同顯卡,皆可以利用降低遊戲設定/解析度等等來提高fps。

-功耗-
功耗的測試,仍是用Watt's Up來紀錄,一樣是跑3DMark Vantage Xtreme模式2次:
4770全速功耗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770待機功耗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30全速功耗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30待機功耗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50全速功耗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50待機功耗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至於溫度,請見下圖。(冷氣房+裸機測試,如果放機殼內,溫度必須考量當時室溫再做判斷。)
4770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30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4850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是的,看起來4830無溫控功能且PowerPlay功能看來不像是有發揮,而4850公版風扇又超爛,這個項目中,筆者無法做出判斷,故省略。

結果
[評測]4770 :40奈米的崛起

-總結-
如果使用的螢幕屬於22"~24"以下,4770取代4830(640sp & 800sp)的地位態勢相當明顯,甚至4770有著接近4830的功耗以及4850的性能,兼具著4830以及4850兩者的優點。所以筆者給4770高於4830/4850的評價。如果一定意屬4850,而且使用24吋以上螢幕,建議直上1G版本,512MB就不如買4770了。

所以結論是,呼應一下一開始的Banner……(靠記憶,若有謬誤請見諒)

4770:「……40奈米是個完美的科技……4850將不再存在,現在...你是戴斯卓……」
(40nm is a perfect technology……4850 is no more,now you are Destro……)
4850:「…你對我做了什麼?!...」(嗚嗚嗚~~)
(What have you done to me?!...)
4770:「…你將尊稱我為…"ATi指揮官"!!"」
(You will call me Commander!!)


4830:「ATi萬歲!!ATi萬歲!!......」(眼鏡蛇士兵)
4830:「ATi萬歲!!ATi萬歲!!......」(眼鏡蛇士兵)
4830:「ATi萬歲!!ATi萬歲!!......」(眼鏡蛇士兵)

(惡趣味~惡趣味~僅適用於此篇文章,別問筆者4870與4890)

WOW !!! 好強的測試文,火山大好猛.. 看結論來說,如果在4850 跟4770選擇下,考慮到粍電跟電源供應器的價格,4770優勢上有省電.低溫,效能也接近,似乎是不錯的好選擇。
看來火山大也是GIJOE的迷喔!
所以看來選4770是正確的選擇囉...可惜4770沒有出1SLOT的版本,不然小弟真想買一片裝浩鑫的準系統!
好文!讚
E115 敗家的開始..... CASIO 給我回來啊~~~~~~~~
火山出品 wrote:
筆者又做了另外一個頗...(恕刪)


大大的測試文真是專業

請問大大~遊戲那麼多

不知道從那可以低成本取得呢?
這麼詳細的測試.過程一定很辛苦.
讓我們有了明確的比較.謝謝啦
mineq wrote:
大大的測試文真是專業...(恕刪)


低成本,讓我想想,其實有些遊戲還是有機會免費取得.
例如COH跟STALKER 1代等,就是隨盒附贈的.
有些則是朋友贈送
有些版本台灣買比美國便宜,例如L4D.
當然新一點的遊戲,就沒辦法了.

火山大的測試文還是那麼的精采呀 ^^ 感謝大大努力的 Po 文 ,

另外想請問一下火山大您測出功耗的軟體是哪一套可否透漏給小弟知道
devil7713 wrote:
火山大的測試文還是那...(恕刪)


測試功耗的工具叫Watt's Up, 可以想像成海韻電力天使的進階版 (原廠也有出精簡版).

很好用的工具.
原來如此 這的確是個好用的工具, 只不過台灣好像不太好找,

不過還是謝謝大大提供給我的有用資訊。
我也是買msi這片4770(因為別牌也買不到)
用起來還蠻穩定的 平常也會降頻省電 風扇也還算安靜
不過公版BIOS好像超頻極限就像下圖一樣 據說ASUS的BIOS可以調的更高



我的待機溫度是不是有點高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