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台北榮總心臟外科張效煌醫師 ~ 敬愛的張效煌醫師,感謝您賜予我“生命的重生與蛻變”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從換心手術評估到心臟繞道手術
感謝張效煌醫師領導的醫療團隊拯救了我
 
台北榮民總醫院~我一生中生命的轉捩點。
他救過我爸爸、救過我媽媽、如今他又救了我。
我期待我的故事能夠鼓舞像我一樣曾經如此靠近“生命終點”的人,絕對不要放棄,把握醒著的每一天,勇敢面對生命的挑戰,一定要努力活下來。
 
故事要從2013年年初講起,當時我染了風寒久咳不癒,在家裡附近的家醫科就診,有一天平時看診的醫生沒來,來了一位非常清秀的年輕女醫師代班,她看了我的就診紀錄後,眉頭深鎖,慎重地告訴我,病情可能沒有想像中簡單,希望我找一家大型醫院好好檢查,確認是否患了肺癌或者肺結核,這樣對我自己好也對我的家人好,感謝您~給了我正確的建議。
 
透過網路資料的搜尋,2月21號我來到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找到肺結核及肺癌權威蘇維鈞主任看診,經過他詳細的檢查後,確認我的肺部並沒有問題,可是心臟有點擴大,立刻在2月28號將我轉診到心臟內科,感謝您~發現我的心臟出了大問題。
 
2月28號心臟內科鄭浩民醫師,透過聽診,初步認定我罹患了心臟衰竭,除了開藥給我外,還幫我安排了M型超音波檢查。感謝您~幫我打開醫療的大門。
 
回到家,服用了第一包藥,血壓(收縮壓)突然降到70左右,由於今年我曾經有血壓過低昏倒的紀錄,嚇得我立刻再掛號3月1號回榮總就診,看了當天的門診表,只有周嘉裕主任,沒得選擇,只有硬著頭皮掛號給網路上傳言《很冷血》的周主任看診,進到診間,周主任冷冷的看著我說,昨天不是才來看過診嗎?怎麼今天又來了! 我連忙解釋,是因為藥物將我的血壓降的太低,並將昨天量血壓拍攝的照片給他看,以証明所言屬實。周主任並沒有看我的照片,只專心看了看電腦螢幕裡我的病摘,然後以一貫酷酷的聲音說,這是保護心臟最基本的藥物,劑量也是最小的,如果你連這樣都撐不住,那你沒救了!聽完這話瞬間我啞囗無言,滿臉驚容,而內人的淚水早已爬滿了臉龐!時間瞬時凝固凍結,而後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他先幫我掛號3月4日星期一早上的重症心臟衰竭門診,讓我快去排隊等待換心,並且幫我安排了星期一一大早八點半的核子醫學檢查,臨了還諄諄告誡,檢查完要立刻到門診掛單排隊,並且告訴我如果藥物一顆的劑量撐不住,那麼就改半顆,半顆的劑量還撐不住,那就改四分之一顆,無論如何一定要吃藥。在他嚴肅的外表下,我感到一顆炙熱的心。感謝您~在求生的道路上指引了我。
 
3月4號當天一大早八點半,我在核子醫學部做完核子醫學檢查後,就立刻拿著可能到中午都輪不到的122號門診掛號單,飛奔重症心臟衰竭門診掛單排隊,真是醫者父母心,沒多久就看到慈悲為懷、滿臉正氣的張效煌醫師在另外的診間接見我,他告訴我周主任在上個星期五就已經親自打電話告訴他我的病情,他要立刻收我入院。
 
3月6號早上我接到張醫師的助理謝小姐來電,通知我下午三點入院報到進行換心手術評估。入院後,初步心臟檢查的結果令人非常沮喪,我的心血管老化阻塞的程度可比80歲的老爺爺,心臟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 EF) 僅21%。已經瀕臨換心手術的邊緣,這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畢竟換心手術是可遇而不可求,我的家人曾經為了等待一顆適合的腎臟器官20年而終究沒能等到。
感謝張醫師沒有放棄幫我找尋除了換心手術外是否還有一絲絲別的醫療途徑的機會,從此我開始了一連串多到數不清的詳細檢查,其中包括正子攝影、心導管檢查、一年做不到一次必須自費的特殊超音波檢查.......等等,上天垂憐,在張醫師細心反覆檢查抽絲剝繭的分析下,發現我的心肌還有一部分是活著的,可能有機會依靠心臟繞道手術來改善病況,於是先讓我出院採用藥物治療、飲食控制與步行運動健身,來看看心臟的狀況是否有改善。
 
出院後我開始了漫長的復健過程,首先是徹底戒菸以及每天持續的步行運動健身,從一開始1公里要走1小時,走不到幾步就要休息,慢慢進步到1小時可以走2、3公里,有時精神、體力許可的狀況下,一天還可以走到6~8公里,持之以恆的態度,加上嚴格的飲食控制,少油、低鈉、限水、控制體重、準時的服藥,病況終於有了明顯的進步。
 
5月10號我回院檢查,心臟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 EF) 已從一開始的21%進步到38%,在6月10號回診時,張醫師以他一貫很沉穩的神情平靜地告訴我,可以手術了!並問我何時可以入院開刀,是時很不幸我的母親剛剛中風住院,公司裡也還有一些由我負責的工程專案正在進行中,需要進行交接,我請他多給我45天的時間來處理,當下張醫師決定八月底~九月初為我進行心臟繞道手術,請我做好準備。準備期間我一如往常,清淡飲食、定時運動、累了就休息、休息完畢就散步,日復一日從不間斷。
 
9月6號我入院報到,先進行呼吸復健訓練,此時我的心臟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 EF) 已經進步到54%,並且預定9月10號動刀。
9月9號的術前解說,非常慎重其事的在會議室舉行,同時還有另外兩位也要準備進行心臟繞道手術的患者一同參加,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一位醫師如此詳細認真的拿著心臟模型來解說手術的過程與風險評估,而且還是個別患者一一詳加解說與評估手術的風險。
後來因為臨時有一位小朋友要做緊急的人工心臟置換手術,所以我延刀到9月13號,當天早上一大早七點開刀房就來接我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踏上了重生的征途,是手術就有一定的危險,在進入沉睡的剎那,我為自己加油,我告訴我自己,我一定要活著出來。
 
那是一段很長的睡眠,手術一直進行到下午四點多,當我清醒時已經是晚上六、七點了!我很開心我終於從沉睡中醒過來,妻兒、家人紛紛來到加護病房探視我。我對他們豎起大拇指,比了個很好的手勢,就又疲累的睡着了。
 
真正的挑戰在加護病房第二天的晚上,我的血壓(收縮壓)突然降到50~60,我看到一群醫護人員聚集在我的病床邊,想方設法搶救我,期間我隱約聽到,加護病房的醫師與護理人員小聲討論著,這種情況通常三個患者只有一個走的出去,我不敢睡著並且大口呼吸,深怕就像電影演的,睡着了就再也回不來了!直到清晨我的血壓終於上升並且趨於穩定,我才又在疲憊中沉沉的睡去。
 
9月16號我終於出了加護病房,在B107病房郭姿廷醫師、李護理長及全體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下,我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B107病房真是一個超級忙碌的單位,每天我總是看到醫護人員以快速的步伐繞著病房不斷地忙來忙去,就連大夜班的醫護人員也整晚推著他們的設備不斷地在病房四處巡視,看看我們睡的好不好。有時我真擔心我好了她們卻累倒了。
在這裡我也要感謝B107病房負責工班的李久香女士及我的看護劉鳳英女士,提供我在生活及復健上極大的協助。
 
9月23號張醫師巡房時告訴我明天可以出院了,我請求說可不可以讓我再多住幾天,他想了想回答說那就後天吧!可能是長期對張醫師建立了信任感,一想到要出院,我就渾身不對勁,9月24號張醫師巡房時,我告訴他我人又不舒服,並且想了一堆理由請他讓我再多住幾天!張醫師告訴我,請我試著拿個鏡子看看自己現在的氣色像一個開過刀的人嗎?並且義正辭嚴的告訴我,當初他很努力地協調出病床為我開刀,如今也有很多患者在等著我的床位空出來救命,講得我真是無地自容。
 
9月25號我開開心心的走出台北榮民總醫院,昂首面對藍天,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哎!活著真好!
有句話說受人點滴當報以湧泉,更何況是救命大恩,而也許我沒有機會親自報答張醫師及一路上幫忙我的各位醫護朋友,可是您們在我身上所播下的“愛的種子”,一定會傳播出去。過去我總是只管自家的事,偶而捐點小錢,做些小善事,從今以後我立志,活著的每一個日子,我一定要盡力“把陽光帶到每個需要溫暖的角落”。
敬愛的張效煌醫師,感謝您賜予我“生命的重生與蛻變”。
 
患者Kevin敬筆 2013.10.12
 
 
恭喜你,面對重新生命.請好好活著。

臺灣有健保真的很好。醫生護士也都很辛苦。加油!

maegan wrote:
恭喜你,面對重新生命...(恕刪)


很認真的好文推一下

張醫師真的是一位好醫生,父親也是承蒙他的照顧.心血管繞道手術後,持續看他的門診,幾年後父親不慎摔斷大腿,要換人工關節,同樣在榮總,開刀前的一天,他突然出現在父親的病房,叮嚀一些該注意的事,並提供一些用藥的建議給骨科的主治醫師.父親住院並沒有通知他,他卻知道,還撥空來.連主治醫師後來還問我,跟張醫師有甚麼特別的關係.其實父親只是他的其中一個病人.除了高超的醫術外,他讓我知道-甚麼是"視病如親".
父親已不在了,看到他的名字.我想說,謝謝你~張醫師

klin988 wrote: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恕刪)

謝謝你用心的分享,看完真的感覺平安健康就是福氣
也佩服你面對病情的勇氣
恭喜恭喜…但辛苦你了...
今天真的被你感動.......
常常,我們感謝,非常的激動,可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而你,你真摯情感的敘述,觸動人們內心的感受,讓人感動到一種徹底的,油然而生,自然的升起的感恩心。
所以,特別把這份感動分享到台灣心臟外科研究發展協會

http://www.tacvs.org.tw/medical/list_all.asp?qa_id=766&menutitle=%E5%9B%9E%E9%A5%8B%E5%88%86%E4%BA%AB&pagetitle=Kevin+%E7%9A%84%E6%BA%AB%E6%9A%96%E5%88%86%E4%BA%AB&web_id=&programId=A122


謝謝你
一起努力喔

klin988 wrote: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恕刪)
恭喜康復!!
真的是人生病了才驚覺健康的重要
胸口那條長長的傷疤應該也會時常提醒你注意身體健康吧

健康真的很重要

全身麻醉針的會沉睡

經歷過一次

還是心有餘悸
張醫師,最近又上新聞搏版面,真是至高無上偉大醫師,連92歲都救的回來
81349路見不平 wrote:
張醫師,最近又上新聞...(恕刪)


我也覺得應該全面禁止醫療記者會

但學美國某些州將醫師個人治療結果透明化公開上網也有它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