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服用痛風得西藥兩年多

也是擔心西藥傷身

有人有服用中吸治療痛風

效果不錯的嗎
誠心建議

改善調整飲食和作息生活才是上策
不論看中西醫都只是一時的.

痛風就是新陳代謝失調,就是普林你體內生成的和吃進來的量 大於 身體每天可以排出去的量
久了就自然累積成為尿酸過高,再來就是結石

多喝水外,也要多吃蔬果,紅肉,海鮮,火鍋,魯味,啤酒...等就少吃.請洽各大醫院的風濕免疫科
諮詢並索取食物普林表自行參考


andy52017 wrote:
本人服用痛風得西藥兩...(恕刪)

chudwu wrote:
誠心建議改善調整飲食...(恕刪)


+1

改善調整飲食和作息生活才是上策 --> 真的 .

不然心血管疾病也容易找上你 , 我的親身經驗 !
西醫對痛風只能使用降尿酸藥(秋水仙素)及止痛藥解除症狀,並無治療痛風之藥,因為痛風是人體機能長期失調所產生的症狀(表象),屬於中醫範疇,中醫自古便有關於治療痛風的記載。

痛風中國醫學,屬痹、歷節、痛風、白虎歷節等範圍中,四肢關節走痛,痛不可忍,不得屈伸的疾患。簡稱白虎歷節風、歷節。又名痛風。

痛風除中藥外還必須佐以飲食和生活作息之改善,詳:中醫對痛風的觀點 並且參照食品普林含量表飲食,必需耐心的長期調理方可改善。

中醫用藥:寒病用溫藥,熱病用涼藥,因此患者用藥期間忌食寒、涼、煙、酒、辣,詳 食性寒溫表

引用扁鵲倉公列傳六不治,有以下情況之一,就非常難以治療了。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輕身重財,二不治;衣食不適,三不 治;陰陽臟氣不定,四不治;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信巫不信醫,六不治。六者有一,則難治也。

六不治說明:
 一不治是驕橫、自大、放肆,不尊重醫生所言。
 二不治是病人看重錢財而輕視身體,那就捨不得破費求醫問藥。
 三不治是病人飲食無度,起居不常,不重視調攝,那麼即使藥石對症,也難以取效。
 四不治是病人氣血偏聚,臟氣紊亂不定。遇有此種病況,雖名醫也感棘手。
 五不治是病人形體極度消瘦虛弱,不堪承受藥力,因此醫生雖處方開藥也屬枉然。
 六不治是病人只相信巫術而不相信中醫(註一),病情因之而被耽誤,終至不治。

註一:就中醫而言,西醫對人體功能的部份觀點視同巫醫(西醫根本沒有因陰陽五行、經穴脈絡、與寒溫升降失調致病者的療法),若採中醫治療就必須完全採用中醫的觀點切不可中西混淆(註二),所謂不治者,治不好也,非不醫治。

註二:舉例說明,中醫觀點「寒性水果入烤箱(煨製)可去其寒性」,西醫則說「維生素C會被熱破壞」,但中醫主張「寒溫升降,性味歸經」,維生素C在中藥內根本沒有角色,何況中藥多需煎煮,龜鹿二仙膠甚至還得煮上一星期,那營養豈不是全完蛋了,中西醫理論差距頗大,這類偏離中醫的論述之言視同巫醫聽聽就好,當然西醫的外科手術、抗生素、及科學檢驗儀器則為中醫所不及。

說明:
陰陽五行:五行者,肝、心、脾、肺、腎,血屬陰氣屬陽。
寒溫升降:中醫辨症用藥,寒症溫藥熱症涼藥,清氣宜升濁氣宜降,症狀於上者用上行藥,症狀於下者用下行藥。

jackwan wrote:
西醫對痛風只能使用降尿酸藥(秋水仙素)及止痛藥解除症狀,並無治療痛風之藥,因為痛風是人體機能長期失調所產生的症狀(表象),屬於中醫範疇,中醫自古便有關於治療痛風的記載。

痛風中國醫學,屬痹、歷節、痛風、白虎歷節等範圍中,四肢關節走痛,痛不可忍,不得屈伸的疾患。簡稱白虎歷節風、歷節。又名痛風。

痛風除中藥外還必須佐以飲食和生活作息之改善,詳:中醫對痛風的觀點 並且參照食品普林含量表飲食,必需耐心的長期調理方可改善。

中醫用藥:寒病用溫藥,熱病用涼藥,因此患者用藥期間忌食寒、涼、煙、酒、辣,詳 食性寒溫表 。

引用扁鵲倉公列傳六不治,有以下情況之一,就非常難以治療了。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輕身重財,二不治;衣食不適,三不 治;陰陽臟氣不定,四不治;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信巫不信醫,六不治。六者有一,則難治也。

六不治說明:
 一不治是驕橫、自大、放肆,不尊重醫生所言。
 二不治是病人看重錢財而輕視身體,那就捨不得破費求醫問藥。
 三不治是病人飲食無度,起居不常,不重視調攝,那麼即使藥石對症,也難以取效。
 四不治是病人氣血偏聚,臟氣紊亂不定。遇有此種病況,雖名醫也感棘手。
 五不治是病人形體極度消瘦虛弱,不堪承受藥力,因此醫生雖處方開藥也屬枉然。
 六不治是病人只相信巫術而不相信中醫(註一),病情因之而被耽誤,終至不治。

註一:就中醫而言,西醫對人體功能的部份觀點視同巫醫(西醫根本沒有因陰陽五行、經穴脈絡、與寒溫升降失調致病者的療法),若採中醫治療就必須完全採用中醫的觀點切不可中西混淆(註二),所謂不治者,治不好也,非不醫治。

註二:舉例說明,中醫觀點「寒性水果入烤箱(煨製)可去其寒性」,西醫則說「維生素C會被熱破壞」,但中醫主張「寒溫升降,性味歸經」,維生素C在中藥內根本沒有角色,何況中藥多需煎煮,龜鹿二仙膠甚至還得煮上一星期,那營養豈不是全完蛋了,中西醫理論差距頗大,這類偏離中醫的論述之言視同巫醫聽聽就好,當然西醫的外科手術、抗生素、及科學檢驗儀器則為中醫所不及。

說明:
陰陽五行:五行者,肝、心、脾、肺、腎,血屬陰氣屬陽。
寒溫升降:中醫辨症用藥,寒症溫藥熱症涼藥,清氣宜升濁氣宜降,症狀於上者用上行藥,症狀於下者用下行藥。...(恕刪)


若採中醫治療就必須完全採用中醫的觀點切不可中西混淆?!!
那還參照西醫的食品普林含量表飲食幹麼?!!
中醫可是沒普林這東西及概念的喔!

把中醫講地那麼神?
那舉幾個有把握100%治好痛風不復發(最好是有種治不好不收錢)的台灣中醫師來看看吧..
fisheriestw wrote:
若採中醫治療就必須完全採用中醫的觀點切不可中西混淆?!!
那還參照西醫的食品普林含量表飲食幹麼?!!
中醫可是沒普林這東西及概念的喔!

把中醫講地那麼神?
那舉幾個有把握100%治好痛風不復發(最好是有種治不好不收錢)的台灣中醫師來看看吧..


抱歉寫得不夠明白,文中已寫到「西醫科學檢驗儀器則為中醫所不及」,普林含量表是藉由科學儀器分析而得,小弟所謂「中西混淆」乃是指中醫的藥理部份(請詳閱註二),飲食參考普林含量表,治病使用中藥治療有何奇怪?在對岸中西醫合併治療早已普遍,甚至還有體內注射的中藥(打針),只有台灣的中西醫水火不容。

「治不好不收錢」爭辯流於口水,請問又有那位西醫曾講過「治不好不收錢」?如果所有病症都有保證醫好這回事,那麼秦始皇早就得到長生不老的仙丹了,實際上秦始皇沒有長生不老,中國歷代名醫也沒有,西醫也沒例外,不是嗎? 難道西醫也全是騙子?

所謂「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看小弟的PO文不必收錢,各類方劑的配方與用量自古以來也都是公開的,PO文目的只在告知痛風屬於中醫範疇,是否受用自行斟酌?小弟之文亦有緣者得。
jackwan wrote:
抱歉寫得不夠明白,文中已寫到「西醫科學檢驗儀器則為中醫所不及」,普林含量表是藉由科學儀器分析而得,小弟所謂「中西混淆」乃是指中醫的藥理部份(請詳閱註二),飲食參考普林含量表,治病使用中藥治療有何奇怪?在對岸中西醫合併治療早已普遍,甚至還有體內注射的中藥(打針),只有台灣的中西醫水火不容。

「治不好不收錢」爭辯流於口水,請問又有那位西醫曾講過「治不好不收錢」?如果所有病症都有保證醫好這回事,那麼秦始皇早就得到長生不老的仙丹了,實際上秦始皇沒有長生不老,中國歷代名醫也沒有,西醫也沒例外,不是嗎? 難道西醫也全是騙子?

所謂「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看小弟的PO文不必收錢,各類方劑的配方與用量自古以來也都是公開的,PO文目的只在告知痛風屬於中醫範疇,是否受用自行斟酌?小弟之文亦有緣者得。
...(恕刪)


1.那你何必強調"若採中醫治療就必須完全採用中醫的觀點切不可中西混淆"?!!! 點出你的矛盾罷了!

2.以前(健保施行前)就有兩位中醫因為打包票醫好, 結果失敗不敢跟我收半毛錢!

3.機率,統計學,生統,醫統等臨床治愈率等觀念是源於西方科學, 中醫藥所有典籍完全沒有這些觀念. 在西醫的領域罕有啥保證100%的東西(但還是有!)且本來就已明白告知. 若以確定無法治療或改善基本上西醫都會事先告知.

4.你就舉幾個台灣中醫界治痛風的高手即可, 在這版大家已知就是中醫似乎很神但良醫難尋, 一問到有誰有把握? 誰是哪方面的高手則完全沒有人說得出來!!!

fisheriestw wrote:
1.那你何必強調"若...(恕刪)


把秋水仙當成降尿酸藥, 代表他不懂, 你何必與之抬槓
人體非常複雜, 再加上基因及後天因素, 敢說包醫的都是胡扯

jackwan wrote:

西醫對痛風只能使用降尿酸藥(秋水仙素)及止痛藥解除症狀,並無治療痛風之藥,因為痛風是人體機能長期失調所產生的症狀(表象),屬於中醫範疇,中醫自古便有關於治療痛風的記載。

痛風中國醫學,屬痹、歷節、痛風、白虎歷節等範圍中,四肢關節走痛,痛不可忍,不得屈伸的疾患。簡稱白虎歷節風、歷節。又名痛風。


既然屬於中醫範疇,那可用中醫的理論說明為何痛風的病患男多女少?
年輕女性為何幾乎不會發生痛風?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ppt18360 wrote:
既然屬於中醫範疇,那可用中醫的理論說明為何痛風的病患男多女少?
年輕女性為何幾乎不會發生痛風?


這個問題Google 就有了.
女性痛風發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性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並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
女性更年期後痛風機率也會升高,中醫療法雷同。

如果你要問:中醫範疇沒有雌性激素呀!!是否又矛盾了?
我的回答:雌性激素並無抵觸中醫藥理,借助科學技儀器的檢驗而施以中醫治療並未矛盾(是台灣沒跟上腳步),只不過用藥禁忌需依照中醫的規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