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借錢,與創業相比,我寧願投資房子


blessme wrote:
借來創業,那是現金使用,你可以先留100來當預備金並每月還本繳息。只要有把握在一年後有現金淨流入並大於8萬,就能成功...


B大,一年後利潤要超過八萬,似乎有點難(高手不算),小弟創業第三年,才勉強利潤超過十萬/月,
前兩年還要靠業外收入才能有八萬(一天工作十八小時的痛苦經驗,第一年更慘,本業月收頂多2K)。
(小弟販賣的是「知識」,這種沒有「實品」流動的創業,真的很吃口碑。)

如果本身沒有一筆小額資金,光靠青創創業壓力不小,
我的建議是這樣,先存一筆小額資金50萬,信貸50萬,然後跟親朋好友借30~50萬,
(我忘記誰講過了:「縱使FB有上千個朋友,但是沒半個朋友可以借錢,也是枉然。」)

再來先把自身的五十萬投入在創業成本、設備、裝潢當中(能省則省,不求高調,只求實用),
然後租個低價位的好地點開店(最好抓在月租兩萬/層左右,廠房商辦就算了,太高級了),
這樣以最差現金流動(只出不入)來看,起碼可以撐個兩年(有收入就可撐更久),
(40~50+2*12*2=88~98萬,剩50萬當作信貸還本利的儲備金與離離摳摳的零用金。)

創業有句話:「前五年拚生存,後五年拚發展。」在前五年不求想要賺大錢,只求磨練技術本位,
等到創業有一定小規模後,才開始打廣告拚發展(展店或者大肆宣傳),這樣才有機會財源滾滾。

還有行行有行行的眉眉角角,自己不親自體驗,光聽旁人講,其實很難體會,
所以我建議創業的人親力親為、能省則省
前兩年細細去品味創業的甘苦而後熬下去,這樣創業成功機會就很大了。

不過也還是要講,前兩年生意真的差到不行(小額創業正常應該第二年就會好轉一點),
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是想出問題點所在,進行技術上的突破,
第二是認賠了事,另外再想辦法工作還錢或再找機會創業,
所以創業開銷能省則省,這樣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iamlucky777 wrote:
B大,一年後利潤要超...(恕刪)


這是小弟我的疏忽

應該還要看自己對創業的種類及把握度,時時做好資金調配,如果預計兩年後產生盈餘,那就要預留兩年的準備金。我自己是運氣好加上時機對,運轉半年後開始盈餘。

iamlucky777 wrote:
所以我建議創業的人親力親為、能省則省


這是創業一定要的心態。像是架網站廣告,能自己來就不要找外包,自己看書學,自己找免費空間,至少能省5~10萬。善用每一分錢,才有機會撐過草創階段

如果以為自己錢多,大手大腳的去做,很容易遇到挫折而失敗~就像那位為下葬事上新聞的長公子,去大陸創業還不是搞了一鼻子灰~
在 01 上應該還是有不少創業成功的人願意分享.
不過我認為,最重要的其實只有一個.. 就是業務跟訂單

如果你能在真正投入前先找到訂單(不是不可能,看商品種類)
創業成功的機率才能拉高,你才會有動力繼續投入.
否則光看每個月燒掉的現金... 一年過去,快要過年的時候,會胃痛的...

至於投資房子 or 創業 何者為優,這就難說了....
時機 and 投入點是重點...
你買了一間屋子貸款 就這種利率

再把房子賣掉 多個30~40萬 因為政府會抽稅

還不是一樣可以分20年還錢

樓主說的是這個

但1.95%說真的我也覺得蠻低的了
搞不好不創還好, 創了連本都賠了.

wang6429 wrote:
現在這個時機創業真的...(恕刪)
忍忍忍
台灣有哪一個富豪是靠房地產起家?

王永慶? 郭台銘? 蔡衍明?

同樣都會失敗的話,創業失敗可以學到的經驗會比投資房產有用些。

是說,都有認真投入、誠實檢討的話。
以創業跟房產比...
前10年房產幾乎所相無敵...

但誰曉得下面10年是否還漲的上去...

但其實兩者都一樣...時間很重要...
只是創業除了時機...還要同時具備多項技能...難度比炒房大很多....

另外...
炒房就算失敗...不會全虧....最多就是貸款
但創業失敗有可能全賠外要還要欠一屁股債...


但創業有成的話那個利潤卻是炒房比不上的(非絕大部份)

iamlucky777 wrote:
B大,一年後利潤要超過八萬,似乎有點難(高手不算),小弟創業第三年,才勉強利潤超過十萬/月,
前兩年還要靠業外收入才能有八萬(一天工作十八小時的痛苦經驗,第一年更慘,本業月收頂多2K)。
(小弟販賣的是「知識」,這種沒有「實品」流動的創業,真的很吃口碑 。)

如果本身沒有一筆小額資金,光靠青創創業壓力不小,
我的建議是這樣,先存一筆小額資金50萬,信貸50萬,然後跟親朋好友借30~50萬,
(我忘記誰講過了:「縱使FB有上千個朋友,但是沒半個朋友可以借錢,也是枉然。」)

再來先把自身的五十萬投入在創業成本、設備、裝潢當中(能省則省,不求高調,只求實用),
然後租個低價位的好地點開店(最好抓在月租兩萬/層左右,廠房商辦就算了,太高級了 ),
這樣以最差現金流動(只出不入)來看,起碼可以撐個兩年(有收入就可撐更久),
(40~50+2*12*2=88~98萬,剩50萬當作信貸還本利的儲備金與離離摳摳的零用金。)

創業有句話:「前五年拚生存,後五年拚發展。」在前五年不求想要賺大錢,只求磨練技術本位,
等到創業有一定小規模後,才開始打廣告拚發展(展店或者大肆宣傳),這樣才有機會財源滾滾。

還有行行有行行的眉眉角角,自己不親自體驗,光聽旁人講,其實很難體會,
所以我建議創業的人親力親為、能省則省,
前兩年細細去品味創業的甘苦而後熬下去,這樣創業成功機會就很大了。

不過也還是要講,前兩年生意真的差到不行(小額創業正常應該第二年就會好轉一點),
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是想出問題點所在,進行技術上的突破,
第二是認賠了事,另外再想辦法工作還錢或再找機會創業,
所以創業開銷能省則省,這樣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恕刪)



Lucky大過來人經驗談真是頗有見地,
也恭喜lucky大成功創業。

小弟認為創業第一要有錢,第二要有人,
兩者都到位後,要有苦撐實撐兩年的打算,
最重要的是預備金一定要準備夠(最好有2年)
看過太多創業失敗的例子,預備金只留6個月...
台灣目前內需景氣不好的原因之一.......年青人不出來創業賠錢.......哈哈哈!

創業之前還是先投入研究吧!不可能有錢就能創業成功的.......

另外要本利還的創業金不適合,堅持守住還息不還本的借貸才是良策


說實話的.....我覺得版主蠻聰明的.......目前是投資房子比創業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