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520系列已呈出清狀態,而530系列在組裝當時尚未看到120G的容量,335系列則只有3年保
因此最後選擇了INTEL入門伺服器等級的Intel DC S3500 120G,看上的是它的
原廠五年保固與INTEL近來少見的自家主控,由於DC系列定位於資料中心DATA CENTER
對於拿來當成系統碟的不知是否適用,網路上也很少看到這顆SSD的評比,
原本考慮採用335系列180G,只是剛好碰到降價,所以還是選了這顆來當系統碟,簡單分享如下:
一、主要規格
20nm 奈米製程
採用 SATA 6Gb/s 介面
最高達 445MB/s 的讀取速度
最高達 135MB/s 的寫入速度
Maximum 4K Random Read : 75,000 IOPS
Maximum 4K Random Write: 4,600 IOPS
MTBF:200萬小時
生命週期可寫入資料量:70TB
5年保固
256AES硬體加密
二、包裝與外觀
聯強貨

背面有主要性能指標

打開外包裝後裏面還有一原廠工業包裝

包裝內無3.5"的轉接架
打開防靜電包後就可看到SSD本體
正面為鋁質磨砂處理顯得很有質感

翻到背面則是粗糙的表面,乍看之下還以為從垃圾筒撿出來的

SATA3與電源的接頭

厚度7mm,可適用於Ultra Book筆電

三、簡單測試
原本想分成資料碟與系統碟二種模式來比較
只是手邊的電腦都沒有SATA3的界面,所以就直接上機測試了
測試主機為ASUS Z87 GRYPHON搭I5-4440
Anvil's SSD Benchmark 2883.36分

HD TUNE PRO 5.5,最大讀取值僅達385.47MB/S,無法達到規格的450MB/S

HD TUNE 檔案效能測試

HD TUNE 隨機存取

HD TUNE 額外測試

CrystalDiskMark循序讀取373.2MB/S,循序寫入138.4MB/S

CrystalDiskMark 0Fill

CrystalDiskMark 1Fill

AS SSD 循序讀取412.73MB/S,循序寫入138.16MB/S,
較接近規格值。
4K讀25.25MB/S、寫64.73MB/S,只是不知為什麼讀取ACC. TIME測了好幾次都沒數字
總分715

IOPS
4K讀6464 IOPS、4K寫16570 IOPS

COMPRESSION BENCHMARK

COPY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從8K以後寫入速度皆固定在138MB/S,讀取速度則於1024K後
終於來到460MB/S


結論:
先前使用二年的510 120G SSD在我搭配使用RAMDISK將暫存檔與分頁檔都搬至RAMDISK後
寫入量還不到1T,由於個人對效能較為不在意,注重的是長期的穩定性,這顆5年保固的SSD
放在桌機裏擔任24*7不關機的核心元件,應該會比一般民用等級的較為耐用,是否如此就
有待時間來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