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一年來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前三名,雲端的應用應該一定榜上有名吧!簡單的來說雲端就是透過網際網路,在一個你不知道位於哪裡的伺服器、資料中心,使用服務、使用軟體或存取資料等等,所以以最廣義的說,除了我們常看到的Google service或是Youtube等線上服務,即便是網頁空間代管或是email,都可以算是雲端的一種。
話題有點扯遠了,今天的開箱是Promise的NS4600 4 Bay NAS。其實NAS也不是今年才出現的產品, 以往NAS多是在家用區域網路環境進行檔案共享或媒體伺服器,但是隨著家用的頻寬越來越大,NAS的應用也漸漸走向更多樣化更彈性的遠端使用,也就是為什麼我會閒扯蛋到雲端應用的原因之一了。(好吧,我承認中華的光世代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快啦,不過跟早先的ADSL比起來是的確快上不少)
去年底在survey NAS的時候,到01找資料,正好看到有一些Promise的NAS開箱文跟介紹,當時我的需求,主要是一台可以放在家裡抓BT啦、謂一些多媒體檔案給PS3或是Mac/Windows間的檔案共享。我的家用環境因為同時有Mac跟Windows PC存在,所以在以往NTFS在Mac上的穩定度還沒那麼高的時候,每次要交換一些大檔案(例如720P或1080P的影片檔),總是非常麻煩,因為Mac無法寫入在NTFS硬碟上,也因此我會採用折衷的方案,用一台NAS來當做中繼的檔案交換。當時Promise的NS2300 2Bay NAS價格跟硬碟容量剛好符合我需求,因此就入手了。使用近一年來表現還算稱職,不過一直到了我今年搬到新竹工作之後,我就明顯感覺NS2300”不是那麼”符合我的需求了。
首先,我的光世代是在台北家中,所以也是我掛BT的主力機,NS2300雖然可以透過網路ftp讓我遠端下載,但是沒辦法從遠端去新增種子就是一整個覺得少了什麼

其次,拜光世代所賜,剛買的時候我以為一顆1T硬碟就綽綽有餘了,沒想到沒過多久,就擴充了第二顆1TB,為了有罪大使用容量所以配置為RAID 0,就是總共2TB的空間,一直到十月多他也悄悄的裝了1.6T左右的資料了(笑),這樣下去非得在擴充到4 Bay機種不可了。
所以開始Survey新的NAS吧!我的要求很簡單:
1. 4 Bay以上
2. 遠端管理(尤其可以新增種子),而且最好是可以用iPhone透過瀏覽器做簡單管理
3. 處理速度/傳輸速度快(之前NS2300 CPU略弱,所以常常同時抓BT、電腦在區網抓檔,在透過電視旁的高清播放機播影片時,影片就狂掉格)
4. 無痛升級(因為資料已經1.6TB了,我實在不想冒險換別家的,然後搬過去發現不認識原先的RAID,把我資料砍光光啊)
因為4的關係,所以我首先survey的就是Promise的產品,正好有一台新版的NS4600,從規格看來,也的確可以滿足1-3的需求,所以在價格還可以接受的情況下(Promise的東西不是最便宜,也不像Synology或QNAP有那麼多機種可以選,但是衝在無痛升級的份上…)那就GO囉!
Part 1. 開箱大典
將將~~開箱啦,黑壓壓的包裝盒跟密密麻麻的介紹,背面還有介紹一些RAID的基本配置,不過大多都是英文的囉



配件很簡單,NAS一台,說明書、光碟,網路線、電源線

機身前方:硬碟燈號還有單鍵備份的按鈕(是的,這顆不是power),另外因為有通過DLNA認證,所以有貼紙喔(這點多數NAS都沒有)


機身背面:這顆才是電源、USB*2、eSATA

另一個很不錯的設計,電源供應器是內建的,所以不用再拖一個大尿袋似的變壓器,只需裝一條米老鼠頭的電源線即可

硬碟托盤,看來除了顏色改成白色以外,跟我NS2300用的是一樣的,所以我硬碟也不用重鎖就可以直上了


按照01慣例,來跟退役機NS2300疊疊樂吧

Part 2. 把NAS放到網路上吧!
首先介紹一下我家裡的網路配置,NS4600為檔案及多媒體伺服器,網路架構是一台SMC的11n + Giga Ethernet(建議有NAS的就GE LAN催下去囉!可以開JUMBO Frame快上不少,可千萬別以為NAS可以給你USB般的傳輸速度呀!這也就是我當初為什麼不考慮他牌,因為要透過網路傳1.6TB的資料到另一台可能得花個兩天吧)
NAS負責餵我家裡的兩台Windows PC還有一台電視旁的賽點A6高清播放器,Macbook & iPhone當我在家裡時透過WiFi連至NAS。
IP分配部分,家用網路的網段設定成192.168.11.x,NAS保留一個固定IP 192.168.11.7,其他的設備(PC, A6)用DHCP即可

接下來是為了由外部連入NAS做的準備
首先要遠端存取,要先有虛擬IP跟實體固定IP的概念,簡單的說,實體固定IP是護照,你走到哪一國都可以用,虛擬IP就是身分證,在自己家裡,出了國還是得靠護照的!虛擬IP是由你家裡的寬頻分享器 or 無線路由器配發的,格式一般來說都是192.168.x.x的格式。而實體固定IP是由你的網路供應商(ISP)提供的,走到哪裡都會通喔!
以中華電信光世代來說,每個用戶可以有一個實體固定IP,首先是要到中華電信網站來啟動固定IP,啟動後,中華電信會給你一個實體IP 140.32.x.x的IP(以台北為例)。此時只需要把你本來PPPoE撥接的部份修改即可。例如原先你是以12345678@hinet.net撥接,當使用實體固定IP時改為12345678@ip-hinet.net。以上的撥接動作,都是交由你連在中華電信數據機後面的那台寬頻分享器來做。

此時你如果試著從外部連進這個140.32.x.x這個IP,你應該會進入的是寬頻分享器的設定網頁…XD…所以還沒設定完畢喔!
接下來要設定的是連接埠轉發的功能(在SMC router上稱為虛擬伺服器),簡單的說,他有點像你家用網路的計程車,當你從外部網路連近來的時候,如果你是從瀏覽器連進來的,他會帶你到你指定的地點。一般預設的Web連接埠為Port 80,而ftp為Port 21,所以我只會設定把這透過Web或Ftp連近來的服務轉到我指定給NS4600的虛擬IP 192.168.11.7。設定如下:

接下來準備工作做好,你就可以透過中華電信的140.32.x.x的實體固定IP,不管你在天涯海角,只要連上網際網路,就可以連過來NAS囉!
什麼,實體固定IP很難記?沒問題,你可以去申請DynDNS的服務,簡單的說,他就是申請一個你記得起來的網址,再導到你的實體固定IP。不過他的免費服務每個月要登入一次DynDNS的網頁,不然服務會失效就是。(要不然就付費囉)不過DynDNS很貼心的地方是,他每個月會寫信提醒你,所以只要點email上的連結就可以自動在續一個月囉

如果你的寬頻沒有提供實體固定IP,你也可以申請DynDNS的服務,然後再NAS上的DDNS輸入帳號、密碼,這樣NAS上線的時候,就會招手跟DynDNS說”嘿!我在這裡!”,接著你也可以透過再DynDNS申請的網址連到你的NAS囉!

大功告成,接下來,你可以對NAS上下其手啦!
Part 3. 軟體操作
Promise的軟體更新還算頗頻繁的,以我用了NS2300一年來,已經有更新3次左右吧!不免俗的也上Promise官網看一下有否新版軟體。一上官網就看到新版軟體升級的banner。除了新增一些功能以外,整個Web介面還有電腦端軟體也改的更漂亮了。

二話不說先抓下來更新。記得更新軔體前需要機器裡有裝硬碟,所以我就把NS2300裡的硬碟直接拉過來,
要先到磁碟配置的地方把本來的RAID恢復(當硬碟RAID未配置,或未被系統認得前,機器會嗶嗶叫個不停..頗惱人)大概2分鐘左右,資料夾還有帳戶的設定就可以在新的機器上使用囉!磁碟陣列配置完畢後即可透過Web介面更新,大概5分鐘不到就更新完畢啦!(sorry這段太興奮忘了抓圖了)
新版的Web介面一整個大改!這個是本來的版本(忘了抓圖,借一下網路上找的圖),咳,就是台灣網通廠啦、儲存啦的很文字化的網路管理介面,用過幾次就會上手,但是絕對漂亮不到哪裡去(笑)

更新後的新版介面!還蠻漂亮的耶!登入帳號密碼以後,會有八個大icon出現。說一下Promise的網管介面是多國語言版的,台灣人當然用繁中囉!


首先是系統設置,這個跟先前NS2300上用到的是大同小異,只是介面改漂亮了就是。在這邊舉凡RAID配置、使用者帳戶、系統資訊、系統管理等等,都會在這邊,基本上在機器設定好之後是不大會動到這些功能的。


接著是多媒體中心,這邊的介面有點類似Windows Media Player,就是幫你把多媒體資料做分門別類。這個功能是之前NS2300上所沒有的

ID3 tag部分有亂碼出現
根據原廠回復是因為DLNA server僅支援unicode
所以若tag非用ID3編輯就會顯示亂碼
不過因為我使用itunes server機率不大
所以也懶得去整理歌曲的tag了

接下來

因為個人使用習慣多事遠端登入,以往下載中心只能透過電腦端軟體操作實在不方便
新版的軟體把下載中心部分全部放上Web介面了
我只需要遠端登入NAS的網管介面,就可以在這邊上傳種子,還有監看下載進度(順道一題,不知道是不是錯覺,NS4600的下載似乎比NS2300快了不少呢!)


iTunes Server,這個功能我自己是用不到,因為我唯一一台Macbook也是我管理音樂還有同步到iPhone的主資料庫,所以我是不用讀NAS上的音樂資料庫就是。但是如果你家裡還有Apple TV或者是硬碟比較小的Mac,就可以透過區網來播NAS上的音樂。不過似乎ID3 Tag上也有點問題,我的中文歌呈現部分亂碼的狀態。


接下來是SR1軟體另一個我很常用到的功能:網頁檔案管理員,這個功能可以讓你從Web介面一資料夾去瀏覽NAS上的檔案,除了下載檔案以外,也可以上傳、移動、複製或更改名稱。之前在NS2300使用的時候,字碼的問題一直頗為困擾。因為我的FTP設定是以繁中Big 5為主,所以有些用 unicode命名的檔案下載完後,在FTP軟體會出現亂碼。新版的NS4600 SR1軟體可以直接透過瀏覽器更改名稱,可以省卻不少麻煩。



你還可以直接到這個”網頁檔案管理員”的選項,照資料夾分類找到你存在NAS的檔案,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以抓NAS裡的檔案囉!當然你家裡的網路對外上傳頻寬要大,這樣傳也比較快。以中華電信光世代來說,我從遠端的2M ADSL下載,大概一個1.2G的檔案,三小時可以抓完。
當檔案比較多的時候,也可以透過ftp來下載喔(不過需要開啟NAS上的ftp伺服器)

Web伺服器跟SQL資料庫,目前用不到,我也不會用..

因為之前有在網通廠工作的關係,所以我個人是比較喜愛用Web介面,而非電腦端軟體啦(因為Web你就不用擔心你是用Windows/Mac或手機了,有Browser就搞定囉),但是Promise新改版的電腦端軟體SmartNAVI也變很漂亮,如果是比較web介面苦手的使用者,也是可以透過全圖型介面的SmartNAVI軟體來進行所有的設定。




另外SmartNAVI有一個媒體播放器的功能,可以讓你快速瀏覽NAS上的相片或音樂、影片列表,點選播放

附帶一提SmartNAVI都有提供Windows & Mac版本,而新版的SmartNAVI終於沒有前版在NS2300的時候有點卡卡,或者是有時候在Windows 7下面出現一些錯誤訊息的狀況了。
Part 4. 接下來換iPhone上場啦
既然所有功能都可以透過Web介面來做了
所以上面提到Web介面的管理功能,基本上都可以透過iPhone來做

但是因為iPhone本身檔案系統的關係,是沒辦法作像上傳種子、上傳檔案等功能
不過倒是可以遠端監控種子抓取的進度


另外NS4600也提供了一個"Mobile browser friendly"的簡單版網頁
基本上這邊就是把多媒體檔案快速選取的一個項目,所以會有Movie/Music/Picture等選項


實際測試透過3G,看照片(若是檔案有縮圖)是OK,
但是聽音樂….還是得花個2-3分鐘把歌傳過來你的手機,才能以串流格式播放檔案
不過若是透過區域網路的話,基本上檔案一點選,就會開始串流喔!音樂、相片OK,影片的話,就得先轉成手機用的格式,一樣是可以以串流方式播放!
這個應用的話,如果你在家裡放了一台連上WiFi的iPod Touch,只要把檔案轉乘iPod的MP4格式,就可以不用把影片傳到手機,直接透過WiFi在區網看喔!
總結
總結:NS4600擔任傳統的區網NAS非常稱職,在軟體改版之後,透過遠端可以管理、串流影音的功能,的確讓我這個新竹工作台北週末休假的生活模式,可以更輕鬆使用,而且常常在外面跑的時候臨時要一個檔案,只要連上ftp或是Web介面,就可以馬上下載到手機或筆電上使用,非常方便啊!強烈建議有買NS4600的使用者,這個升級非常值得,一整個讓NAS功能大增。
優點:
1. 軟體使用方便,透過遠端管理使用起來彈性大增
2. 風扇很安靜
3. 不用接變壓器
4. 有eSATA Port,後續如果四顆硬碟滿了,可以透過eSATA擴充(有支援Promise家的eSATA DAS~~又是四顆硬碟喔)
缺點:
1. 塑膠硬碟托盤感覺比較廉價,而且好像比較脆弱啊…XD..不過看在硬碟一進去就部會在出來這點,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
2. 只有黑色,而且又是鏡面很沾指紋
3. 前面版的按鍵很像power鍵
補上簡單的速度測試囉
(不好意思因為當初測試是以遠端應用為主,所以沒有測到速度這一塊)
9K bytes Jumbo frame開啟/Gigabit
4.3G mkv檔 下載時間大約4:30 均速14-18MB/s

95M rmvb檔 下載時間大約0:07 均速23M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