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 wo wrote:
團隊開發出一顆“高效率馬達”,用在4輪電動車上,最近忙著測試,不久後會有好消息的。
最近mlks在做10個充電器,因為都是手工,完成後再告知您...
今天發生了一件悲催的事

小車因為進行了兩次上路實測,也約莫騎了15公里左右,想說把電池先充滿電,於是乎拿出當初請人訂做A123鋁箔電池包時附贈的48V2A充電器,結果一接上"啪"的一聲,直覺馬上拔掉,但還是聞到了燒焦味

拿電錶去量他充電器的輸出接頭,N接電錶黑線、L接紅線,握草!怎麼量出來是-36v !?

N換接電錶紅線、L接黑線這才量出36v(但明明是48V充電器怎麼量出36V?可能剛剛被燒壞了

這充電器好像把輸出接頭正負極線接反了!

手上唯一的一顆鐵鋰充電器也沒了

暫時不能繼續試車了


現在要靠大大的團隊了~

目前電動機車發展..可能會嚴重延後..
一個產品對廠商來講是要賺錢..
汽油車會賺,是因為幾乎零件都容易損壞,讓廠商賺到更換零件的錢
電動機車?馬達﹑電池﹑輪胎﹑煞車皮﹑陪林
原本若電池各大廠若統一規格跟接頭,各大廠還可以成立電池更換站(就是電池是跟廠商租用,更換收充電費)來賺錢.可惜各大廠都搞砸..
目前電動機車只有出現輕型電動機車,所以馬達﹑電池﹑輪胎﹑煞車皮﹑陪林這些都不可能在第一年損壞,廠商哪裡賺的到錢?唯一可以賺錢的電池,因為電池各大廠都不同,無法成立電池更換站來更換電池,讓電動機車可以不用等待充電時間,加強巡航里程.
目前可以猜想,廠商可能會在會在機車的零件降低品質,讓機車容易損壞零件(過保就壞),陪林<--原本是機車等級陪林換乘腳踏車等級?
由於考慮到市售需求及消費者認同以及接受度等問題
所以本高功率的充電器一直未開模量產
目前只有我純手工打造的幾個充電器
若只以零售電子零件考慮器材成本
台幣5000圓我可以打造2個
只是打造一個須要極長的時間
目前也沒有要打造製作充電器的計畫
另外大大也有考慮把原廠的充電線剪下
裝設另外的接頭
這是可行的
原廠的充電接線其實也是只有兩條電線
其中在接到電池接頭的部分
正電線有接到電池開關觸發的控制線而以
所以實作也是只有接兩條線
(我在原廠充電器內部加裝上二極體
因為我不希望原廠充電器充電電壓高到 58.4 伏特)


另外還要考慮你的電池它是否能承受 15A 的充電電流
還有充電器本身的設計充電方式及充電電壓
是否能保護到電池本身
因為我知道
有非常多的電池是因為充電不當而充壞的
hcmhcm wrote:
請問若我購買E-Mo...(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