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野強調,潛艦在阻止中國突破第一島鏈的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只要美國與盟友掌握水下優勢,中國便無法自由使用第一島鏈內部海域,等同瓦解其A2/AD戰略,並有效達成嚇阻。
只要美及盟友掌水下優勢 等同瓦解中國A2/AD戰略

不過,矢野估算,二○三五年中國的潛艦數量將從現有約六十五艘提高到八十艘,而美軍在太平洋部署的潛艦可能降至三十艘以下,要加上日本、澳洲、英國和台灣,才能達到七十艘,勉強中國抗衡,為維持美國及盟國的水下優勢,日澳增強潛艦兵力不可或缺。
他指出,從當前情勢來看,日本潛艦部隊應考慮的不只是數量增加,更應在質量上升級,也就是「日本已到了應該決定擁有核動力潛艦的時機」。
矢野曾給海鯤號好評「略優於日本潛艦」
矢野曾任海自潛水艦隊司令官,二○一三年退役後曾在建造潛艦的三菱重工擔任顧問。二○二三年矢野在日本的政論節目上,曾對「海鯤號」給出「略優於日本潛艦」的高度評價。
對於到潛艦在第一島鏈攻防戰略中扮演的角色,矢野表示,中國的A2/AD(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主要是掌握第一島鏈內部海域的制海權,並於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擊潰敵軍兵力。
但因中國在第一島鏈並無領土,所以第一島鏈反成中國向外洋擴張的障礙,而美國及其同盟方的首要任務就是阻止其突破。
矢野指出,這場對抗的焦點正是台灣。
美國在二○一九年退出「中程飛彈條約」,由於射程五百到五千五百公里的中程飛彈,對美國本土防衛並非必要,這顯然是為強化第一與第二島鏈防禦所採取的措施,也即是為防衛日本與台灣所作的準備。
他同時分析說,由於中國發展DF-21D反艦彈道飛彈,對美軍航艦構成極大威脅。這顯示一旦戰爭爆發,大型水面艦艇將難以在第一島鏈周邊海域自由行動,美國航母也難以即時支援日本與台灣。在這種情況下,主要作戰兵力將不可避免將以潛艦為主。
矢野認為,美國的「第三次抵銷戰略」(Third Offset Strategy)將「水下優勢」列為核心優勢之一。只要美國與盟友掌握水下優勢,中國便無法自由使用第一島鏈內部海域,等同於使其A2/AD戰略瓦解,並有效達成嚇阻。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99641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71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