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ora's Promise (潘多拉的承諾) 是去年才完成的一部深入探討核安的紀錄片. 由奧斯卡提名最佳紀錄片導演 Robert Stone 與 CNN 合力拍攝製作.
紐約郵報稱該片是澈底破除對核安的迷思.
該片從三哩島, 車諾比和福島核災開始, 深入探討災變的原因和結果. 並引述追蹤一群積極反核的環保領導人士, 如何在了解全面真相與實際科學証據與數字之後, 變成了擁核人士.
在我們爭論不休的時候不妨看看影片中的實際科學數據, 聽聽真正核能專家的意見, 做個客觀平衡的比較.
全片是英文沒有中譯. Netflix 或 iTune 都可以下載.
Pandora's Promise
為了大家方便, 以下是該片中幾個重要的結論
1. 核電廠是所有不同能源電廠中第二安全的. 僅次於風力發電.
2. 核能是最乾淨的能源. 也是經濟效益比最高的能源.遠遠超過煤和石油.
3. 全球 82% 的電力來自火力. 單是火力發電 (不含交通) 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導致全球每年三百萬人死亡.
4. 三哩島事件無人死亡
5. 褔島事件一人死亡. 廠外一年後所測到的輻射與一般城市無差異.
6. 車諾比 48 人死亡. 4,000 人死於輻射造成的癌症.
7. 車諾比是早期核武工廠改建. 完全沒有防護設施. 以今日第四代核廠的標準而言, 沒有一樣合安全標準.
8. 全球有 30 億人將在未來 20 年步入高耗電的現代文明. 不用核能就必須大量使用石油和煤. 結果會更加速全球暖化.
9. 一部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用電, 如果包含它背後所有的伺服器所耗的能源, 超過一台冰箱的耗電量. 10 年前這些能源消耗都還不存在的. 這是現代文明的代價.
10. 再生能源在今日的科技下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那是不切實際的迷思.
最後重要的一點, 在影片 45 分鐘左右的時候, 有一句話映對了今天台灣的情勢. 那就是片中的能源專家說 "反核人士說我們不需要核電, 現有的電力已足夠使用. 那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謊言".
大家都要享受現代文明. 大家都要電. 印度, 中國和巴西馬上有 30 億人也要擠進現代的高文明. 不用核電回頭燒煤燒油嗎?
大嘴盧魚 wrote:
絕非如此. 影片中提到全世界所有的核廢料全部加起來也只有一個足球場大.
而且廢核仍有97%的能量以後可以再回收重用. 所以總廢料量不會增加.
有興趣請看下面記者會跟你的問題有關的回答 (18:07 ~ 20:25). Robert Stone 說明地非常詳細且提供數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rEQiOclEUI
你很有世界觀,這是好事
我認同你提到的核災被誇大報導的事實與數據
所以我不提何年何月才可能發生的台灣核災
就只提[台灣的核廢料]好了
核廢料有97%是能夠回收利用的能源
這真有意思,有人巴不得把它埋在千萬年不曾變動過的地層封存幾十萬年眼不見為淨讓它衰退
更有人可以把它當成有效的能源回收利用
要我選的話當然選後者
核能竟是如此高效能的能源再加上高回收率的廢料,簡直完美
所以
這個"世界足球場"願意免費
甚至像資源回收場一樣付費接收這個
政府特地花錢載到俄羅斯掩埋的[台灣的核廢料]嗎?
或是
這個核廢料的97%回收技術能夠在近年引進台灣
以解救超乎負載的核廢料儲存槽嗎?

大嘴盧魚 wrote:
Pandora's ...(恕刪)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