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店於1947年的莉莉 ,一直於位於今台南市府前路一段199號的現址,創始人李澤先生,日治時代就在府前路南門市場內經營蔬果攤,台灣光復後民國35年召集有志同業設立南台物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台灣青果株式會社台南支店,為創會董事。因經營水果批發採購方便,也在住家府前路現址開設水果店,並兼賣擔仔麵、魚丸湯、扁食湯,由老闆娘掌廚,其長女當時在美軍俱樂部服務,老外以小名莉莉稱之,即是本店店名的由來。
台灣光復之初,水果店幾乎尚未使用果汁機,其長女因在美軍俱樂部上班之便,購得一台美製的果汁機,就在水果店賣起新鮮果汁,也是本市的創舉。民國38年因本店位於市政中心,上班族的單身漢頗多,應顧客要求,將麵攤的部份轉型為月結包飯,也是本市最早的自助餐。民國46年原為竹木屋的舊店,改建為二樓三的鋼筋水泥樓房為如今的樣式,並正式申請營業掛上莉莉水果店的招牌。莉莉即大姐的名字。早期經營由於父親常在南台的批發市場,店裡大都由母親及子女們共同照料,由其是大姐及二哥是母親最得力的助手。大哥李悉木當兵回來並成家後,店務便由大哥及大嫂全權負責,前後約30年左右,民國81年,由於長男李悉木的的健康情況不佳而退休,便由排行老五的李文雄夫婦接掌店務。
從南門市場水果世家發跡的李家,現在台南共有3家兄弟姐妹店,分別是莉莉、迦南及小荳荳,三間都是人氣名店。
老闆雄哥正在講電話

整理水果

架上的漂亮水果


店內座位,假日一定人滿為患

舊照片,改建前,那時旁邊的天生接骨所就在了


芒果切盤

綜合切盤

新鮮的水果,切的漂漂亮亮,坐在騎樓下的座位吃透心涼的水果冰,對面就是孔廟及忠義國小操場,假日時會有很多人在活動,這就是古蹟、飲食及人民生活的結合。其實莉莉最重要的是,歷經了半世紀,它本身早就是台南文化的見證者,也是許多人記憶的一部份,而老闆雄哥不僅僅只是個商人,經商之餘更出錢出力辦了水果報(非某水果日報…),記錄台南的鄉土人情,算是很值得感配的人士。
*民國88年起,李文雄先生本著回饋鄉親的熱忱,製作「莉莉水果有約」摺頁月刊,內容有認識水果、水果透視、老照片的故事、看見與分享、府城一角猜猜看、台灣俗語、心情故事、府城藝文活動、國內國際展覽活動、每月一句 … 等等,每期印行二千份供民眾免費索閱,發行數期之後民眾熱烈迴響,媒體亦大幅的採訪報導,加重了李文雄先生的使命感。民國89年起更擴大版面,增加藝術天地、與健康有約等單元,發行量亦增加至目前的四千份。
民國90年起,時序進入嶄新的21世紀,莉莉水果有約堂堂邁入第三年,自25期起「老照片的故事」改為「府城台灣第一」,並增加本土藝術、府城行道樹之美等單元。同時為使服務層面更為廣闊,並設立網站提供資訊給電腦族群,包括府城一週水果動態、府城小紀事、府城溫馨小故事等等,希望能與府城民眾的互動更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