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沒看錯...雖然開箱文發在這邊,但是第一張圖是G508+TF10,
因為以上就是促成小弟這篇開箱文的兇手

本來在家裡都是用NB接C3聽音樂,但是自從半年前入手TF10以後才不甘願地承認:
用電腦喇叭實在是放不出什麼好聲音

結果就變成在家裡也要戴耳道聽音樂的怪事,近日才決定把小朋友領一領花下去了。
因為最終我還是從電腦放音樂居多、所以這次挑的配備還包含了一張外接音效卡:
SB Digital Music Premium HD USB
Logic A-35II
AE EVO1
以上一下子就去了我30張小朋友

因為對音響界還是初入門、以上配備挑選很大幅度參考了眾版友的的建議,
請在此受小弟一拜,未來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
接下來正式進入主題了:
首先的是音效卡


她可以直接當耳擴或接mic用,不過有它是6.5mm接頭...
我只有3.5mm的耳機而已、轉接頭倒不是沒有拉、只是沒那麼方便,
好在我會用到的機會也不多就是了、有人能幫解說3.5mm和6.5mm街頭除了規格不同以外實際上有什麼差異嗎?

後面的端子,光纖同樣我一時是沒機會用到了。

再來輪到擴大器跟喇叭了
當我收到店家寄來的東西時,其實我心裡是覺得有點不妙的,
為什麼不妙呢?等等就知道了。

這是隨Logic A35II出貨的超深冷處理電源線...
多了這支線就要多4000

至今還不是很明瞭為什麼一條短短的電源線會這麼貴

除了線材本身很厚實以外,包裝也蠻精緻的...我把它留下來了。

A-35出爐了,這邊就是我所謂不妙的地方了....
我完全誤解了"小功率擴大器"還有"書架喇叭"這兩個詞的意義呀!
絕對絕對不表示是外型很小的意思

結果就是悲劇的我超級小的電腦桌根本擺不下,這張圖A35後面的街頭已經撞在牆壁上了。

只好把電腦桌往前拉20公分左右才勉強擺下


然後是EVO1
這家商店比較老實,有附上保證卡跟店章,
不像Logic A35II的店家寄了張空白的保證卡來....

先拿出來的是線材,因為沒什麼研究請老闆幫忙挑的大約1000左右,
跟強迫購買的電源線相比算很便宜了、畢竟荷包有限阿


左聲道的圖一張

右聲道
因為我對書架喇叭尺寸上錯誤的認知,結果被迫拉了一張櫃子過來放左聲道,
問題是這樣左右高度就不平均拉、不過這是小case、原文書是拿來做什麼用的???就是要這時候派上用場的啦!

A35II上面擺的是我的NB還有外接卡、坦白說NB的散熱出風口跟A35II發熱的位置其實很接近,很擔心用久了散熱不良兩台都會提早夭折...改天去買個腳墊之類的比它墊高看看。就長遠來說...我想換一張桌子或是專用的音響架才是根本之道、但是限下也只能稍微權宜一下了。

-----------------------------------------------------
好,搞了我一個小時終於可以開始試聽了!
先說說個人的偏好,我常聽的音樂基本上都以J-pop和搖滾樂為主,
尤其偏好女聲、所以挑了以下幾首常聽的歌來試的表現:
Kalafina - 光の旋律
它是一個三人組的女聲團體,除了可以聽女聲跟合音的效果外,
這首曲裡面還有很多中高音的敲擊、豎琴、長笛的旋律穿插伴奏、可以聽出中高音的樂器聲表現。
水樹奈奈 - 7月7日
背景聲很少近乎清唱的一首慢歌、而且奈奈的歌轉音還有抖音都用的很多,就拿來聽人聲的表現了。
水樹奈奈 - Wild Eyes
快節奏搖滾風的歌、用來聽低音的效果。這首歌裡面很多時候低音部分同時有鼓聲跟低音提琴(我想應該是低音提琴)的聲音一起出來,用C3在聽的時候總是糊成一團嗡嗡嗡的,分不出來讓我很在意。
好吧...我承認、我是奈奈的粉絲幾乎天天聽,所以三首裡面有兩首都挑她的歌

中高頻樂器:
清晰度跟分離度都很優...也不會像之前用C3在聽的時候有聲音又尖又扁的問題、超棒的!但是以我的標準來說量稍微少了一點,所以聽了一陣子以後我把高音量加了一格。
人聲:
聽奈奈的7月7日的時候聽出了一點問題:除了可以聽到一點齒音之外、比較嚴重的是聲音有點硬、不夠柔和飽滿特別是每句歌詞第一個音唱出來的時候會有點突兀,希望這點在RUN開以後可以改善

低音:
講到這就有怪事要說了,雖然說EVO1的低音很Q彈完全不會糊在一起讓我很滿意、可是量實在少得出乎我意料之外。試著轉A35II上的BASS、結果卻是轉前三格都沒什麼變化、轉到4,5格的時候低音突然大量冒出來(總共也才五格可以轉)...反應得很不線性

因為我是坐在桌子前面聽的、音量的確開不大。就照她說的按下Loudness,果然低頻大有改善、反而要-1格才是我比較喜歡的程度。但是低音變得有一點暈開、Q彈的程度稍微差了一,不過並不嚴重就是了。
---------------------------------
儘管有以上的小問題,整體來說我對它的表現還是蠻滿意的,完全可以確定以後不需要在家裡戴耳機聽音樂了


最後來個題外話,在睡前臨時想到的點子,
把赫羅跟天使擺上去EVO1上面發現還蠻搭的

左邊的赫蘿

右邊的天使

原先問到的單機價是10張左右,可是後來搭超深冷電源線就變成13.5張了。
--------------------10/10更新機況-----------------------
有鑑於NB跟A35II疊再一起有高溫短命的疑慮,我弄了點小東西在中間墊高了一下,
有人猜得出來我墊的是什麼東西嘛!_!

答案是一塊沾版+4個厚海綿腳墊DIY的....只花250+_+!,
果然把NB架高以後兩台機子的溫度都顯著的下降了。
-------------------10/29更新機況------------------------

這周弄了一組四柱的腳架,中低音果然一整個變穩了,少了許多嗡嗡嗡糊掉的聲音。
怕脆弱的PVC擺久了碰壞、腳架來了以後就讓赫蘿跟天使搬到新家去了。
(她們的新家在這裡[分享]我收藏的PVC與她們的家。)
今天一個懂音響的朋友來看、我跟他提到喇叭的女高音偏尖銳。他建議我把喇叭前的沙網拿掉看看,
結果一拿掉,整個女高音尖銳程度瞬間改善不少....雖然還沒到我心中理想的程度。
音響的世界果然還有很多奧妙之處是我尚未了解的

-----------------11/13 Final--------------------
這陣子跟朋友聊了很多也看了很多版友的意見,添購了一些最後的新設備讓自己的音響空間更完整:
1.Tripp Lite 8孔濾波排插.
2.四層玻璃音響架.
3.DA&T A-15.
其中DA&T A-15並不是我的東西,而是承蒙某位朋友厚愛借我欣賞的。
用起來的感覺差距雖然不大、但是可以聽得出來在中低音動態跟人聲飽滿度都算是小勝A35。
DA&T A-15以外的部分,改造完畢以後只能說聲音的層次、乾淨度還有人聲又更上一層樓了,
由於玻璃音響架+排插+空間擺位的改造是一次完成的,所以難以分出來到底何者功勞比較大?
不過我想那個沒這麼重要了~聽起來滿足就好~現在躺在床上聽音樂已經是最舒服的享受了

只是...我的戶頭已經徹底的悲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