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TP-LINK Deco XE75 Pro Wi-Fi6E 真三頻 Mesh AX5400

bcmpxij wrote: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有遮蔽的網路線不適合家用環境對嗎?
我有爬文是因為接地的關係,若沒有接地的設備,用遮蔽網路線,反而會更不好?? 謝謝。

有遮蔽的網路線沒有不能用在家,只是有沒有必要
一是,家用大多線材短,訊號都還沒衰減就到達目的地了,家裡又會有多少干擾源?
二是,線材成本,正Cat 5E算基本,也算堪用了。Cat6標準之上。Cat6A就超標,太好了
三是,線材材質,有遮蔽的網路線,也包括Cat6A,線材硬度高,線徑又粗,暗管口徑大多不夠,怎麼拉線都是問題,更別說要多條塞在同一個暗管

只要線材材質是標準的Cat 5E/Cat6,正銅芯,雙絞程度確實,一般家用感受差異不大
真正影響的是你的水晶接頭是否壓制確實,網路設備的穩定度!
bcmpxij
了解,謝謝大大的回覆。
bcmpxij wrote: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有遮蔽的網路線不適合家用環境對嗎?

我有爬文是因為接地的關係,若沒有接地的設備,用遮蔽網路線,反而會更不好?? 謝謝。


你要用也是可以,而且沒你想像中的複雜...YT國外影片都有教學。

主要是多數人還是用便宜的塑膠水晶頭為主,所以接地這件事看起來就好像很沒必要,但其實並不全然。因為金屬鐵殼的水晶頭成本比較貴,所以自然就會這樣子說。

(塑膠水晶頭平均1個1元,專用工具價格另計,CAT7、CAT8全金屬接頭平均一個200多元上下。)

像國外的YT影片手把手、不藏私教人,如何使用金屬水晶頭進行接地這件事,過程還比傳統塑膠水晶頭還更容易上手DIY、更不容易打錯線。台灣這邊只會教的就是那種要先買一堆專屬工具去費工製作的傳統RJ45水晶頭,然後,在那邊唬你說萬一接地弄不好會怎樣又如何的。

因為傳統的RJ45水晶接頭必須一次八條線同時穿進去,只要一條沒穿好或顏色順序不對,就得一切重新來過、塑膠也不是很耐用,每壓壞一個就等於短少一個,要是全壓壞就得全部重買,這才是真正標準的吃力不討好又沒效率的DIY做法。

而金屬製的RJ45水晶頭沒這問題,是直接採用模組化的方式,可以一條一條個別逐步壓接上去(顏色的順序對就好),然後把地線用銅箔膠帶貼在線身上,最後再直接上鐵蓋栓起來就可以了。製作過程也不用什麼特殊專用工具,光用一把剪刀+一把尖嘴鉗就夠了,還很耐用、不易損壞。

容許我補個小常識,基本上,市售的任何一種線材、線路只要有通電成功,就一定會有微量的輻射訊號存在,其中,九成多的任何線材都是採取無屏蔽、無雙絞的設計為主,而屏蔽線正是為了這樣的使用環境而設計。如果這硬要扯說是隔壁鄰居WIFI太強才需要屏蔽,我也只能是笑笑帶過。

因為理想是:
家裡不用布置任何電線,只需要單純布置網路線就好,自然就能得到線材本身有無屏蔽根本沒有差別這個結論。

可惜現實是:
家裡通常都會佈置各種暗管與明線,充斥各種不同需求的用途的線材、各司其職,如何證實線材之間怎麼可能會沒有干擾?倘若銅線之間不存任何干擾問題,那八條銅線還需要各自交叉分成四組線路做雙絞、甚至是刻意加入十字骨架來相互抵抗干擾問題?這陳述邏輯上根本就已經自相矛盾了。

附上影片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劍心san
如果只是一般的電線堆放在一起使用,倒是不會有什麼訊號干擾問題,但就怕實際上是連同網路線也被迫堆放在其中、一起使用中。(一般只有網路線會做雙絞+屏蔽網,其他掛電的線路可沒在做雙絞+屏蔽網。)
劍心san
只能說,理想可以很美好,現實往往很骨感,這是無法反駁的一點。因為反駁,往往是出自於「理想」的立場去反駁「骨感」存在,而不是因為認同「骨感」存在去反駁「理想」立場。
有興趣討論屏蔽線的環境,這裡有影片專業講解,想糾正與反駁的,都可以上去YT留言、刷一回存在感。


當另一篇文章 從100/40M加了幾十元升到300/100M,不過速度怪怪的 - Mobile01 上都有人回文說,路由器端的RJ45網路孔只有100Mbps,可以跑到140M~300M外網速度的時候,我也開始不感到奇怪,畢竟這年頭,更多的是三人成虎的概念。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