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替人買了一塊電視卡,800元入手,是軟壓卡,但我覺得壓出來的畫質還不錯,大概是 SVCD 等級的。錄制的時候CPU負荷也不高。所以有意自已也買一塊電視卡。
而硬壓卡大約都 NT$2000 up ,有這個價值嗎?
我想沒有任何一塊卡可支援直接壓成 rmvb 的吧,因為版權的關係。
Ps.雖能壓出多種格式,但覺得800元這塊卡壓 MPEG2 比較清,到時候再另轉成 rmvb , mpeg4 就可省空間了。
自動Deinterlace的問題就是自動減半視訊的解析度,垂直解像度有一半被電腦省略了
所以壓縮出來的影像會有點糊糊的
硬體壓縮卡是透過卡片上的MPEG-2壓縮晶片處理,那個晶片會忠實的壓縮完整的影格
而不是一個圖場而已,所以製作DVD到電視上看的時候,會比較接近原始的影片
我兩種卡片都有,但是我發現還是硬體壓縮卡比較好,原因如上述
補充說明的是
NTSC影片(台灣的電視播送規格)是480i的格式,每秒鐘掃描六十次,每次只有一半的
垂直解析度,兩次掃描合成一個完整的影格,所以一秒鐘有30個影格,60個圖場,專業
一點的器材會顯示29.97frame/sec或者59.94filed/sec
一般Deinterlace有很多Solutions,其中一種救是軟壓卡採用的方法-->直接省略一個圖場
比較優的方法-將兩個圖場合成一個圖場,得到一個完整的影格,但那個影格有兩個圖場的資訊
所以動態的畫面比較優秀,解析度雖然沒有比較好,但是比起直接省略的方法來的優秀
最優的方法,就是只針對交錯掃描產生的影格鋸齒化效果來做除交錯,在影像動態較高的影格坐
處理,比較靜態的畫面就不處理,可以得到解析度與鋸齒平滑兼具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