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箱與外型
有別先前小米的外盒設計,POCO M3 倒是相當返璞歸真,包裝盒上僅有型號,以及 6,000mAh 大電量的標記,是說這個設計倒是蠻像 realme 的

- 外盒
- 外盒
- 中層
- 底層

POCO M3 採用的是中置的水滴瀏海設計,配置 6.53 吋 LCD 面板,90.34% 佔比、19.5:9 比例與 NTSC 70% 色域;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一般這個價位帶的手機通常都是 HD+ 解析度,但 POCO M3 有 FHD+,值得給個讚!

顯示設定因應作業系統採用的是 MIUI 的關係,基本上與小米手機並無太多不同。

基本的 DarkMode 自然也能在 POCO M3 上看見。
- 一般
- DarkMode

不過 POCO M3 性價比再高,真要挑毛病的話就是沒有支援 HDR 顯示規格了。是說如此價格、FHD+ 解析度還要求有 HDR 的話,就真的有點太過分啦

- 螢幕
- 螢幕

細看機背的質感是類似皮革感的顆粒狀塑料設計,喜歡裸機的朋友就不用擔心指紋的沾染問題,主鏡頭的那一塊才會有明顯指紋。

中框也是沿用機背的顏色,整體塑料感就有點重了。機頂可以看到除了 3.5mm 耳機插孔與 mic 之餘,也有揚聲孔,表示 POCO M3 是有雙喇叭規格的。機底一樣有揚聲孔、USB-C 連接埠與 mic,左側為退卡槽、右側則是音量和電源鍵。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實際裝上保護殼的樣子,老實說如果把整個黑色的區域都做挖空處理,感覺一體感會更足?

保護殼這邊有針對 USB-C 連接埠做防塵蓋設計。

▌相機
以一款五千有找的手機來說,要有現在標準、超廣角一堆鏡頭的話,實在是有點....難度。因此 POCO M3 在目前多鏡時代來說,反而是異類的。三主鏡頭真的算用得上的僅有 48MP 1/2 吋 f/1.79 光圈的標準鏡頭了,餘下兩顆為 2MP 微距與 2MP 景深鏡頭。前鏡頭則是 8MP f/2.05 規格,沒有到 13 或是 16MP 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 主相機
- 前鏡頭
- 主相機介面
- 主相機功能
- 拍攝模式
- 夜景
- 專業模式
- 專業功能
- 前鏡頭介面
- 美顏模式
- 人像模式
- 美顏(沒有光效)
- 主鏡頭錄影
- 錄影畫質
- 美顏限定HD

雖說一比之下 POCO M3 好像拍照功能少了一些;但相簿還是提供景深的重新調整功能,這點倒是值得稱讚。畢竟 OPPO 到目前還是沒有景深的重新編輯功能.....
- 景深編輯
- 景深編輯
- 景深編輯
▌實拍
日拍與自拍
POCO M3 拍照的第一印象,就是在於相當高的飽和與對比度,整體照片看起來真的很豔麗;這組雖然 HDR 有偵測到並做修正,但亮度加的也太多.....整個爆掉;人像模式可以看到髮絲與磚牆處有些許瑕疵,整體處理做得還不錯。畫質部分放大檢視暗部可以看到比較鬆散,但以一款五千有找的手機來說,有如此表現已經夠用了。
- 一般
- HDR
- 人像
- 一般
- HDR
- 人像
- 人像(最大)

- 一般
- HDR
- 人像
- 一般
- HDR
- 人像
- 一般
- HDR
- 一般
- 人像
- 一般
- 人像
- 範例
夜景部分一樣可以看到高對比的風格,不過顏色倒是跟現場有點差異,整體拍起來反而是偏冷的,HDR 針對亮、暗部都有做修正,只是亮度有點拉的太高了。要選整體亮度最自然的,無非是夜景模式了,畫質部分可以看到跟日間相比有顯著的減弱,細節還是多少可辨識的。
- 一般
- HDR
- 夜景
- 一般
- HDR
- 夜景
- 一般
- HDR
- 夜景
▌功能
POCO M3 搭載的作業系統為 MIUI 12,一般設定跟先前介紹的小米 10T 系列幾乎完全一樣(除了 5G)。

Wi-Fi 支援 2.4 / 5GHz 頻段,雙 Sim 卡設定這邊應該不用多做解釋了。
- Wi-Fi設定
- 雙卡設定
- Sim卡設定
- 通話錄音
- 聲音設定
- 等化器
- 等化器
- 安全性設定
- 指紋設定
- 指紋設定
- 臉部辨識
- 其他設定
- 快捷按鍵
- 快捷鍵設定

這邊也同步附上實際遊玩的錄影狀況,可以看到按鍵與施招間還是有比較明顯的頓挫,但以小編來說久了其實就習慣了。只是如果是玩線上的競技遊戲如《召喚峽谷》一類,恐怕機體會限制著高超的手速(?)
POCO M3 核心規格為高通 S662 處理器,搭配 4GB LPDDR4X Ram + 64 / 128GB UFS 2.1 容量;以安兔兔 V8.3.4 跑分得出入門中階區間的 160,606 分實力;以 3DMark 最高階的 Wild Life 測試分數則為 374 分。
- 安兔兔v8.3.4
- 3DMark

以螢幕亮度 50%、連接 Wi-Fi 並關閉藍牙、GPS 定位做 PCMark 續航力測試,得出幾乎快全天的 21 時 16 分之成績,相信這樣的續航力不需要多說什麼了。

以同樣條件將電量耗至 10% 後,以隨附的充電配件進行充電,約花 2 時 45 分鐘充飽,畢竟是 6,000mAh 電量, 18W 充電這個時間大概也不意外了。

▌小結
一言以敝之,POCO M3 最大的優勢和亮點,無非就是在同規格中難以企及的售價了。一般大家想像五千有找的手機,恐怕會是規格很差、拍照也不好;但 POCO M3 整體規格先不管處理器等核心規格,基本的螢幕有 FHD+ 解析度,再加上雙喇叭,光這兩點就是同級產品難以企及的了;加上幾乎可說是全天電量的強效續航力,拿來當長輩機、或是備用機種幾乎毫無懸念。

整體的拍攝表現上,雖然僅有一個焦段,並沒有目前手機多鏡頭的潮流;但想想才五千有找.....對拍照不是很挑剔的話也不是個問題;加上 POCO M3 雖然只有一顆鏡頭,但整體的拍攝表現並不會讓人覺得只是有,光線充足的話整體表現其實頗為讓人驚喜,尤其是景深表現上;但整體的高飽和與高對比,對喜歡清淡風格的朋友來說可能要花些時間做調整。

一些待改進的地方,最有感的應該是在系統操作上,多工視窗只要開的比較多,卡頓感就蠻明顯;遊戲如果不是競技類,基本上也是完全夠用;然而說句實在話,效能明顯就一分錢一分貨了;另外,外觀這點見仁見智,但必須要說 POCO M3 外型設計很明顯是衝著年輕族群,但主要規格與特性卻不是以年輕族群為主訴.....說真的蠻讓人好奇為何要做這樣的考量。
情境拍攝:Jim
MD:G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