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業去探索筆電的真相--U版處理器的優勢與限制

這件事情在今年初,就已經在國外論壇被討論到翻掉了XD

主要原因確實如你所說:

1. TDP功耗牆
2. PCIE通道上限12 Lanes

第一點可以用軟體解除限制:Throttle Stop
第二點就沒有辦法了,這應該是Intel擠牙膏背後的底線;
否則i7-7700HQ就是白白送頭給i5-8250U,庫存都賣不出去了QQ

所以我認為,i7-7700HQ性能筆電降價後是比i5-8250U更划算的,
30K - 40K價格區間,搭配個GTX1050Ti-4G、或者GTX1060,
清庫存應該是很棒的銷售策略XD

rockmanxza wrote:
除了華碩靈機一動出的TP412UA外(恕刪)


其實還有一台低價ASUS Ultrabook S406UA,
也是靠著搭配第八代i3,賣到了兩萬元有找的價格,
而且硬體配置也相當合理8G/256G。
話說PCIE通道的部分,剛才透過官網看了一下
i5-8265U
i5-8565U

這兩顆U系列處理器的PCIE Lane都有16條通道耶!
這樣就可以輕鬆突破顯示卡性能瓶頸了!
原本的PCIE 3.0 4X 可以變成 PCIE 3.0 8X。

但是廠商有沒有把顯示卡的通道擴充,就是另一回事了。
另外,在TB3的部分也有吵翻天的討論:
「TB3筆電的最大頻寬也因為PCIE通道數,分為滿血、殘血版」

gn0137exe wrote:
話說PCIE通道的...(恕刪)


i5-8265U
i7-8565U這是i7
就intel的規範是要讓廠商規劃高階機種用TB3
還有將NVME用X4的為主流
並不希望廠商在顯示卡上面拉高
因為新的規範是容許將功耗壓到8W的
這樣的條件下能讓筆電做的更輕薄
在搭配智慧型EC動態電壓能讓電池使用時間拉到16小時以上
U版能提供大部份的人相當好的使用體驗
上面都有相關的說明了
如果搭配更高階的顯示卡會跟原規劃背道而馳的
因為會變的更重電池時間也會降低


gn0137exe wrote:
其實還有一台低價ASUS Ultrabook S406UA,
也是靠著搭配第八代i3,賣到了兩萬元有找的價格,
而且硬體配置也相當合理8G/256G.(恕刪)


8代的i3其實是很特別的i3
跟其他系列或是過去的u版i3都是不一樣的
有加入了叡頻技術
主頻2.2G可以叡頻到3.4G
可以有相當好的使用體驗了
跟過去7代或是之前的i3U版是不一樣的
其實這些資訊INTEL都有給筆電廠
但是筆電廠大多都覺得i3的產品不好賣

答達大師 wrote:
筆電的處理器基本上...(恕刪)


因為熱阻的問題,短時間內集中高溫並非正確解答

chiyenms wrote:
因為熱阻的問題,短時間內集中高溫並非正確解答.(恕刪)


這位高手能講清楚明白一點嗎
這樣的話感覺沒有頭沒有尾的
熱阻問題你要講的是那一段的熱阻
和甚麼樣的問題

11月17日增加說明:
基本上U版處理器現在能有相當好的使用體驗
就是在短時間內拉高運作的頻率
在沒有撞到溫度牆之前處理完重負載的運算
除了遊戲/轉檔/渲染等等的長時間高效能應用
基本上都可以有很好的使用體驗

當然還是會以一些用途可能會在真男人時間或是撞功耗牆之前處理不完
但是也不是相遊戲/轉檔/渲染等等的需要那麼長的重負載運算時間
如大量的相片編修工作,這樣的使用方式時間長了熱會累積
然後睿頻能上的時脈就會沒有那麼高了,甚至經常高過15W就會被關避睿頻了
在來就是背景運行的軟體(如防毒,資料同步等的軟體)
這些軟體在背景執行也會佔用資源跟效能的
你另外使用的負載量在加上去自然就有可能讓睿頻運作被限制
也會影響到整體使用的感受的
要怎麼解決呢,基本上使用XTU降電壓調整就可以有效果了
降電壓能讓每W的效能提升,也就是在相同的發熱量你有更高的效能
能讓你更快速的處理完避免升溫和熱累積
在同樣效能的運作下發熱量降低了降低熱累積讓睿頻功能不容易受限
就算是在功耗牆的限制下運作有能有20%以上的效能提升
這在遊戲/轉檔/渲染等等的長時間高效能應用也是非常的有幫助的


好文推薦,
推翻當前我對U版CPU的印象,
不過有一項疑問,
因為之前有注意到MSI的PS63筆電有一款形號:PS63 8RD-238TW,
她採用的是 i7-8565U + GTX 1050 Ti Max-Q 配置,
雖然不確定這台評價與實際效果如何,
但如上該CPU搭配1050TI Max-Q是否即如前所說:
因搭配更高階的顯示卡與原規劃背道而馳;
頻寬限縮等難以發揮該GPU顯卡效能,而變有些多餘?
答達大師 wrote:
筆電的處理器基本上就...(恕刪)


筆電就是筆電,只能抓大放小,
那麼糾結cpu有意義嗎?

為什麼不要把心思花在桌機上?

只是為了賣散熱膏有意義嗎?

要不要直接改賣強固型筆電,
耐熱耐寒防沙防摔,就沒有那麼多問題了。

我搞不懂,

要品質就買商務機,

要耐摔就強固機,

要保固就找聯想五年付費保固,

要效能就買電競或工作站,

要輔助的就買筆電抽風扇。

這樣不是比較實際嗎?
*以上敘述所有圖型.文字均為練習控制研究所產生.不代表本人立場.僅供參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