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姆今天要介紹的這款棚燈品牌是「Neewer」,這品牌我也是今年才接觸到,初步瞭解後才知道原來它們家的產品包羅萬象,從專業棚燈、機頂閃燈、濾鏡、電池、麥克風到腳架應有盡有。本篇的主角「Neewer 紐爾 Q4 400W 2.4G TTL 高速外拍閃光燈」,擁有 400W 的最大輸出功率(約 GN72),支援 TTL 與最高 1/8000s 的高速同步,凝結速度更是高達 1/10989 秒,全光可擊發 380 次且全光回電僅需 1.2 秒,同時還內建 30W 的 LED 持續燈。

採用 2.4G 無線觸發支援 Canon、Nikon 與 Sony 的 TTL 自動閃光,當然如果沒有高速同步需求的話,沒對應到的品牌還是可以透過單點觸發作業,這點倒是不用擔心;更重要的是 Q4 採用鋰電池可拆換的設計,就連燈管也可以隨持拆卸方便攜帶,造型更有別於傳統棚燈,對於時常需要戶外棚燈作業的影像工作者來說,相當有吸引力也是值得嚐鮮的選擇。接著我們就先從 Neewer Q4 的外觀開始看起吧!
/// Neewer Q4 外觀與特色介紹

首先我覺得 Neewer Q4 比較可惜的部分就是它的收納袋,使用軟質的尼龍布如果沒有裡面這個保力龍作為隔層,基本上沒有保護及分類的作用,既然作為外拍燈就有頻繁帶出去的需求,但如果想讓消費者對品牌加分或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收納袋的質感與實用性我覺得是事關重大的環節。

接著取出 Neewer Q4 而這就是作業型態,已經裝上了電池只需要取下前蓋即可開始拍攝,相信這體積比同級對手 GODOX AD400 PRO 要小上不少,上方附提把方便用戶移動。

內建 30W(5600K)的 LED 模擬燈,當然多數情況也可以作為持續燈使用,若臨時有錄影需求時這絕對足以派上用場,有 1~10 級的出力強弱可以調整。

拆裝燈管時務必戴上手套或隔著擦拭布進行操作,避免手指直接接觸玻璃表面,因為手指上的髒汙油脂可能會導致燈泡受熱不均而使燒毀,這觀念之前在 DIY 更換汽機車大燈時就養成了,若只是為了提升攜帶性每次都得拆裝燈泡的話,我倒是沒這個打算...

燈管裝上後開啟 30W 的模擬燈,此時模擬燈可藉由燈管前端的霧化燈頭達到一定的柔光效果,當然如果想要達到更好的光質,建議一定要添購塑光配件;Neewer Q4 使用的是業界最普及的「保榮卡口」,許多品牌都有推出相對應的款式,當然價格帶也相當廣。
- 反光罩
- 可拆裝

Neewer Q4 的體積為 18.5 x 21.2 x 15.4cm(不含燈管及反光罩),重量則是 2.24 公斤 (含燈管、反光罩、電池),乍看之下體積似乎比同級要小,長寬高相乘後發現它其實比 AD400 PRO 要大。吉姆平常使用的閃燈及棚燈系統為 Profoto,以 B1、D2 為例它們的燈管就是藏在前玻璃之下,因此光源只能單一向前發散,不過 Neewer Q4 的燈管則是提供多角度發散,類似太陽光的發散方式,能使目標受光更均勻。
- 2800mAh鋰電池
- 鋰電池充電孔
- 電量狀態

Neewer Q4 的右側設有 Type-C 傳輸孔,可藉由這個傳輸埠來更新韌體,另一個是 3.5mm 的閃燈同步接口,應該是要搭配 PC 轉 3.5mm 的同步線使用,這樣一來就算沒有無線觸發器也不用煩惱,也沒有高速同步的問題。
- 底部接孔
- 轉接座
- 角度可調整
- 1/4螺牙
- 機背
- 按鍵/螢幕
- Sunpower塑光配件
- PLUTO 66 雷達罩
- 含蜂巢
-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
- 保榮卡口
另一款「Sunpower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含保榮卡口)是我首次嘗試柔光球這類的塑光配件,可以把它想像成一顆太陽,光線能均勻且柔和的照亮主體與環境,能有效淡化陰影,吉姆用過一次就愛上它了;如果只能帶一組塑光配件外出的話,這應該會是我的首選!
/// Neewer Q4 主機選單



Neewer Q4 支援「M 手動」、「MULTI 頻閃」、「TTL 自動閃光」這三種補光模式,這在多數機頂閃與棚燈品牌所內建的功能大同小異,不過最小出力 1/256 只有在主機上才能設定,如果是用觸發器的話我只能選到 1/128,這個限制還挺妙的。


前文有特別提到「閃光持續時間」的數值,因為這個數值會隨著出力而增減,例如 1/256最小出力的凝結時間可來到「1/10989s」,不過 1/1 全出力的凝結時間就只剩 1/209s;但我猜有部分人會將「閃光持續時間」跟「閃燈同步速度」給搞混,以下吉姆就長話短說好了。

★★★「閃光持續時間」:例如在一個光源來源只有棚燈的環境,從快門開啟到關閉的這段時間,只要閃燈沒有閃,你所得到的畫面就是幾乎是全黑(因為沒有光源);但在「快門開啟到關閉的這段時間」,只要目標動作有被「閃光持續時間」的那一瞬間給閃到,就能得到被高速凝結的畫面,且「快門速度、感光度、光圈」你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去設定,不會因為「閃光持續時間」而受到限制,但你還得考慮閃燈回電跟不跟得上,還有以下幾個前提!
首先是凝結速度要夠高,但閃燈出力與凝結速度是相輔相成的,「1/10989s」落在 1/256 出力,以我平常拍攝不少激烈球賽的經驗來說,快門速度在 1/2500s 就能應付多數的球類運動,而 1/8 出力的凝結速度落在「1/2512s」,這應該足以應付多數場景,如果 1/8 出力不夠用的話可能就得多準備第二或三盞燈,甚至是拍 under 事後再透過軟體拉回。

★★★「閃燈同步速度」:這速度受限於相機與棚燈,多數使用機械快門的機種,高速同步都能支援到 1/8000s,只要熱靴接腳有支援 TTL 都支援高速同步,否則就得外接 PC 同步線來滿足。
一般高速同步的用途也是用來凝結瞬間動作,也就是說「快門速度」與「閃燈觸發」瞬間需同步,如果想要提高成功率就得維持高速快門,但這樣就會影響到進光量(光圈、感光度),當然你也可以另外再準備 2-3 支棚燈來補強,但「快門速度」就是會受到限制,這正好與「閃光持續時間」的邏輯大不相同,我覺得沒有誰好誰壞,只要能滿足成果、順利交件都是好方法!
/// Q PRO 觸發器



Neewer 專用的 Q PRO 觸發器可同步控制 5 組燈,並有 1~32 個頻道可切選,按鍵、模式一目瞭然,不過初次使用的話還是需要一點時間去熟悉,短壓及長壓都能叫出不同的功能,前後簾同步與高速同步、閃燈出力與模擬燈的出力均可在觸發器上進行設定。
/// 實拍範例 A(Q4 x 2 + Pluto 66 雷達罩)

這是我第一次用 Neewer Q4 這套棚燈系統,也因第一次使用有些操作還不太習慣,當天我選擇用兩組 Neewer Q4,主燈搭配「Sunpower Pluto 66 雷達罩」,副燈單純用來做輪廓光或是模擬太陽光的用途,以下的組圖都是用兩顆 Q4 營造出來的人造光,接著各位就用實拍來看看成果吧!當天使用的相機/鏡頭為 Sony A7R5 +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A063)。
- 54mm ISO50 f/4.0 1/200s
- 67mm ISO50 f/2.8 1/200s
- 52mm ISO100 f/2.8 1/200s
- 58mm ISO100 f/2.8 1/200s
- 47mm ISO50 f/3.2 1/200s
- 52mm ISO50 f/2.0 1/200s
/// 實拍範例 B(Q4 x 2 + Pluto 66 雷達罩 +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

經過上次長時間的拍攝後,我對 Neewer Q4 也漸漸熟悉了,這天同樣帶上兩組 Neewer Q4 外加 Pluto 66 雷達罩與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第一次體驗柔光球,拍攝期間我將 Pluto 66 雷達罩掛上蜂巢作為副燈,而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作為主燈使用,而且各位可以看到主燈距離麻豆相當近,但完全不用擔心光會偏硬或是陰影太重,因為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的漫射光不僅柔,更能透過四散的光線來淡化陰影。
以下的組圖都是用兩顆 Q4 營造出來的人造光,接著各位就用實拍來看看成果吧!當天使用的相機/鏡頭為 Canon EOS R5 + RF28-70mm F2 L USM。
- 閃燈補光|70mm ISO250 f/2.0 1/80s
- 自然光|59mm ISO320 f/2.0 1/80s
- 62mm ISO200 f/2.0 1/100s
- 70mm ISO250 f/2.0 1/125s
- 70mm ISO400 f/2.0 1/125s
- 70mm ISO400 f/2.0 1/250s
- 70mm ISO250 f/2.0 1/125s
- 70mm ISO250 f/2.0 1/125s
/// 實拍範例 C(Q4 x 2 +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

Neewer Q4 除了有完整的閃燈功能之外,它內建的 LED 持續燈亮度高達 30W,作為模擬燈絕對是綽綽有餘,如果要作為持續燈使用的話也足以勝任,主要還是看你的拍攝主題及場景,如果要靠兩盞 30W 的 LED 燈打亮一個 30 坪的空間想必很吃力,但如果換成 10 坪的小空間想必就是小菜一碟。持續燈模式再搭配 Pluto 55 快收柔光球同樣可以得到很柔和的光質,副燈我就用標準反光罩來塑造指向性。
以下的組圖除了現場微弱的自然光之外,另外還有兩顆 Q4 營造出來的持續光,接著各位就用實拍來看看成果吧!當天使用的相機/鏡頭為 Canon EOS R5 + RF28-70mm F2 L USM。
- 持續光|70mm ISO125 f/2.0 1/100s
- 自然光|64mm ISO125 f/2.0 1/60s
- 50mm ISO100 f/2.0 1/160s
- 70mm ISO800 f/2.0 1/500s
- 70mm ISO125 f/2.0 1/80s
- 70mm ISO800 f/2.0 1/400s
- 70mm ISO640 f/2.0 1/500s
- 62mm ISO800 f/2.0 1/320s
/// Neewer Q4 使用心得與結語

吉姆跟多數攝影同好一樣,攝影基礎也是從自學開始起步,我還記得第一次開箱 DSLR 那種亢奮感,以及第一次裝上機頂閃燈的那份感動,儘管不知道怎麼操作但就是莫名其妙的拍了一堆不能用的照片,時光飛逝當攝影成為工作後,棚燈也成為每天不可獲缺的工具,儘管公司備有 Profoto D2 / B1,但為了爭取拍攝時間,我還是習慣帶著兩顆 A1 輕裝上陣,但唯一的缺點就是少了優質的塑光配件,真的要講究光質與光型還是不如專業棚燈。
以 Neewer Q4 為例,它的操作邏輯與穩定性雖然比不上 Profoto,不過在電商看到最便宜僅 1.3 萬多就能入手,反觀 Profoto B10 為例 250W 的出力就要價 6.5 萬,再往上看一級的外拍燈就只有 500W 的 Profoto B1X 價格約 10 萬多元,畢竟一分錢一分貨,棚燈對多人來說就是吃飯生財的工具,有時候並不是要追求品牌,而是為了讓客戶安心且價格還有機會再往上報,如果你亮出來棚燈是 broncolor,那或許又是另一個級數了。

前面稍微扯遠了~Neewer 儘管在國外起步的比較早,但在台灣攝影圈還是算新興品牌,需要盡早紮根才有機會與同級對手神牛競爭,例如多辦棚燈教學,或是與人像、婚紗攝影師合作,我更能加深攝影玩家的印象,畢竟品牌就是需要花時間經營。
Neewer Q4 我體驗下來就光質來說,我至少沒遇到失準的情況,操作邏輯需適應但花時間習慣就好了,電力充足這點讓我相當有感,單電要應付 500 張以上的拍攝絕對沒問題,除非你張張都是全出力那就另當別論了。
裸燈的表現也不錯,不會有死硬的感覺,400W 的出力在棚內或相當夠用,如果戶外遇到超級豔陽天可就不一定了,另外內建的 30W 持續燈在棚內,能同時應付拍照與錄影的相當實用,如果近期有考慮外拍棚燈的話,Neewer Q4 目前的甜甜價倒不失為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唷!

/// 小惡魔回文抽獎活動

- 活動辦法:回覆文章留下你對 Neewer Q4 的觀點或評價,就符合抽獎資格喔!若複製他人的回覆內容或無意義回文,將不具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
- 活動獎項:創意八爪鱼套装腳架 MS-4J x 5(共 5 個名額)
-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 2024 / 11 / 07 中午 12:00
- 主辦方有異動活動內容之權利,得獎者亦有權利放棄得獎資格,參加視同遵守活動規則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獲獎名單(站內ID):得獎順序 會員名稱 創意八爪鱼套装腳架 MS-4J q0q0qoo 創意八爪鱼套装腳架 MS-4J eomickey 創意八爪鱼套装腳架 MS-4J xxgoxxgo 創意八爪鱼套装腳架 MS-4J 三月のかぜ 創意八爪鱼套装腳架 MS-4J ray1984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