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 2005/06/13
Source : 工商時報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西門子集團終於將其虧損連連的手機部門脫手,轉讓給台灣的明基,此舉雖然獲得專家與市場的肯定,然而卻也惹惱了手機部門的工會領袖,打算對西門子的經營階層提出背信與內線交易的告訴。德國工會向來強悍,由此也顯示明基接收西門子手機部門後,勞資關係將是其首先必須面對的難題。
西門子手機部門共有員工六千人左右,其中三千人是在德國本土。在這三千人之中,有二千人左右是在北萊茵邦的坎普林特福德(Kamp-Lintfort)手機工廠,其餘的則是在慕尼黑。
六月六日,西門子證實將由明基接手其手機部門,並且表示保證該協議維持不變,直至二○○六年七月期限結束,但坎普林特福德廠的工會領袖海克曼仍是強力反彈。
海克曼表示,現在手機部門賣給明基,令人擔心這項合約是否持續有效,而工廠的員工都對前景感到徬徨與憂慮。海克曼憤憤地表示,工會將會提議採取法律行動,因為資方涉嫌背信與內線交易。他指出,他們事先對西門子這筆交易毫無所悉,所有相關的細節都是從媒體上得知的。
此一情勢發展也代表明基未來在德國勞資關係上將面臨嚴苛考驗。
首先,在德國的企業經營上,重要的決策事項,亦必需有勞工的意見參與,而不是亞洲企業一貫"出錢的就是老大"的老闆至上論,因為資方沒有勞方的參與,是不可能成就一個企業的,這是第一個重點
第二,如果有觀察之前西門子新聞的人,應該知道西門子手機的工會,去年為了延緩資方於匈牙利投資新廠的計畫,同意將工時由35小時延長為40小時並且願意彈性甚至是在聖誕假期加班,這相當於在台灣的新年假期都願意上班的意思,做了這樣子的妥協,居然資方在企業併購上,是這麼容易就把他們遺忘,對德國勞方的心理而言,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傷害
第三,西門子是屬一屬二的德國老牌企業,德國人對這個品牌的支持,不比我們對ASUS,ACER的支持低,西門子工會也一直是擁有眾多資源與實力(包跨企業,政治與民間),與BMW,拜耳等傳統大工會有相當大的串聯力量,從他們的觀點而言,他們不希望發生德國自身引以為傲的企業品牌"被消滅"的事,加以前陣子BENZ,AGFA,LEICA企業紛紛被外國企業併購,德國社會內部對勞工權益一再的被減損,據我自己的觀察已經瀕臨爆發,所以幾個月前在OPEL的抗爭,德國許多勞工都已經自覺而且串連在一起,標語上寫著"今天是他們(被裁員),明天就是我們!"甚至在德國社會中,勞工也意識到要互相支持德國品牌,寧願勒緊褲袋多花錢買德國貨,所以李焜耀在記者會上說到"不排除以新品牌上市",對德國人聽起來很不是滋味,在這個觀點上,我們可以看到諸如富士通與SONY在與西門子電腦部門及易利信的併購案後,所採取的雙品牌策略
第四,德國的政治版圖正在重新洗牌,隨著紅綠執政聯盟的瓦解,各政黨對於工會這個大票倉,無不盡力爭取,視資方的減薪,增加工時,縮減福利等要求為非常蠻橫無理的,又,德國一年前公佈的新退休計畫,使一對夫婦在研究後自殺的新聞,讓德國民眾十分無法接受,在這樣的情況下的勞資關係,是非常緊繃的
在了解這樣的文化差異與時事背景後,我不得不說,我很佩服李焜耀在這樣的時機點上,敢去併購西門子的手機部門,因為他即將面對的不只是商業上的兢爭,還包含不同的企業文化,乃至於社會文化的整合問題,這樣的挑戰,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應該是台灣企業的首次,其過程和結果都是值得令人關心的,畢竟BENQ也是在台灣生根,茁壯的,台灣的勞工甚至是投資大眾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也都一直支持著他,李焜耀如果在這件事上,沒辦法處理好的話,不僅會喪失BENQ在國外苦心經營的品牌,還可能會引發台灣的股市效應,到時候又要動用國安基金,那.......
隨筆寫寫,歡迎大家來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