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enKoa wrote:
看到這篇討論,讓我想到一件事(應該是想歪了)
農夫辛苦的耕作,(創作者創作)
作物被大盤低價收購(apple yahoo ...)
經大盤的物流賣到消費者手中(apple yahoo等等開發的軟硬體)
大賺一筆
只要大盤把當初投資的物流等等回本後,就幾乎是淨賺了
可憐的農民還要跟開放進口的低價作物奮戰
能翻身的農民有多少個.....
離題了,板主要刪就請吧
中間的收購者一直都是唱片公司,
找來一流或二流的歌手進行加工(錄唱片),
然後把十個良宥不齊的商品(唱片)包起來賣;
或是把一個看似不差的商品(EP)標上四倍價,說這是最低消費額;
更甚者把國外的商品拆開(取曲)找歌手加工(翻唱)。
現在的Apple、Yahoo是好事多、大潤發,為大家買進大量商品,
而且不限購買方式,一首也賣、整張也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