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近期 Homekit 的運用情況!

毛三到四 wrote:
請問小米的產品如何接(恕刪)

小米二代以後的網關才有支援Homekit
或是買Aqara的網關.
這就要看你自己要連接的設備有哪些
如果有很多Aqara的原件配備(或是準備搭配Aqara的溫度計等小感應元件,因為有部分功能比小米家的還多),
,那就要考慮使用Aqara的網關,因為小米二代很多都沒說明是否支援Aqara的元件.
本來小米出2代網關也買來試試,結果發現一堆Aqara的元件好像沒支援,就放棄了.
毛三到四 wrote:
請問小米的產品如何接...(恕刪)


之前我買的時候小米網關(一代)還沒有支援 iOS Homekit,

我是買 Aqara 的網關,他也是小米生態鍊(綠米)的產品

好處是直接可跟 Homekit app 操作、通知等…又有一環彩色小夜燈,可以看燈號知道通知的情況,而且小米和綠米大部份的 Zigbee 感測器都可連入…
最近新出的小米二代網關也可以連入 Homekit 來控制,但我也不確定可連入的感測器有那些…要自行去查詢一下網路…

Aqara 網關的相關介紹可以看官網
https://www.aqara.com/cn/productDetail/d1_1
給你參考!
我也來稍微分享一下關於智能開關。

最近開始將家中的電燈開關更換為智能開關,因為研究了一下發現開關接線真的不難所以就都是自己DIY。不過實際動手做之後就知道,還是會有很多問題,如果有人也想自己DIY的,建議這幾個問題事先注意一下:

1. 智能開關台灣的生產廠商非常少,而且非常貴,Amazon上的選擇相對較多,可以考慮到那邊買。

2. Amazon的選擇雖然多,但有相當一部份的產品和台灣傳統的開關盒(嵌在牆裡的那個鐵盒子)尺寸不一樣,買之前要注意免得買回來才發現整個尺寸都不對就糗了。

3. 智能開關普遍都較厚,接上電線後很可能塞不進開關盒,可能需要挖深牆孔或墊高開關座。

4 .絕大多數智能開關都要求要有中性線(水電工經常是稱為啊斯線),而台灣的電燈開關大多沒有中性線設計,需要請水電工補線,不然就得找不需中性線的款式,不過這種選擇就少非常多了。

5. 智能開關通常無法和傳統開關混用,如果家中的開關是雙切(也就是可以分別從兩個地方開關同一個電燈),選擇智能開關時最好兩邊都一起換掉(而且最好是同一個廠家的產品),不然的話,乾脆捨棄其中一邊只用智能開關,反正以後大都是靠手機或聲控,也不需要雙切功能了。

6. 智能開關不是全部都支援 HomeKit、amazon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外型再好看、價格再便宜,如果不支援你的智慧家庭中心(例如HomePod)等於被閹割一大半,買之前要看清楚。

7. 智能開關分需要網關和可以透過 Wi-Fi 或藍芽連線兩大類。需要網關的產品通常比較多選擇性,而且因為每個開關都可以當成訊號中繼點,所以不太會有智能開關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問題,但這也等同於被網關綁死,而且網關是要額外買的,這方面買之前同樣要想清楚。

8. Wi-Fi 類型的智能開關除了會有距離太遠無法控制的缺點外,還會搶家中的 Wi-Fi 頻寬。不過隨著 Wi-Fi 6 興起再加上 Mesh Wi-Fi 慢慢普及,這兩方面的問題其實以後都不會再是問題,加上考慮到未來更換的彈性所以我個人是只買 Wi-Fi 版智能開關。

9. 某些智能開關需要你將手機關機重開才能配對成功,我今天就為了配對問題搞了快一個下午,最後查網路文章發現是手機需要重啟真的是整個暴怒,因為原廠的英文說明書裡根本都沒提!手機關機重開之後連線就成功了,不過我的週六下午也沒了。

目前遇到的問題點大概就這些吧。雖然多有波折,但是智能開關是真的很方便,而且因為是針對開關下手,所以幾乎任何電燈都能使用(觸控式檯燈除外),以前都是關燈上床睡覺,現在都是鑽進棉被直接叫Siri幫我關燈,根本懶人養成器

此外,結合手機鬧鐘和捷徑自動化功能,每天早上鬧鐘一響電燈就跟著點亮(也可以配合每週作息時間設定當天的點燈時間),幾乎都不用擔心賴床睡過頭的問題了。

嚐到甜頭食髓知味,這之後我應該就會換智能門鎖了吧。
因為有同好私訊問我關於智能開關的接線問題,我回覆他之後想了一下,乾脆就重新整理一下也貼在這裡供大家參考,有些內容和上一樓有所重複,看到相似內容可以直接跳過。此外,由於我不是水電相關人員專業素養其實不足,如果有錯誤歡迎指正。

關於開關接線,不管是哪個廠牌的智慧開關接線方式都是差不多的。

電燈開關主要分成單切或雙切,單切就最基礎的開關,而雙切開關也很常見,例如如果你家的樓梯燈可以從樓上和樓下分別控制,這個樓梯兩端的開關就是雙切開關。

想更換開關前首先要弄清楚家裡的開關是單切還是雙切,如果實在搞不清楚,全都換成雙切開關也可以,雙切開關可以當成單切開關來用,只是比較貴。

小提醒:「單開/雙開」和「單切/雙切」是不同的術語,前者指的是同一個開關座上的開關數量,請勿和後者混淆。

雙切開關英文稱為 3-way,你在 Amazon 上如果看到有 3-way 字樣的就是雙切開關了,單切開關則是以 Single Pole 或 1-way 標示。至於單開/雙開則是以 1 gang/2 gang 標示。

除了 3-way 之外,Amazon 上的開關還有幾個常見的關鍵字:
Dimmer
代表這個開關還有調光功能,可以控制燈光亮度,不過首先你的燈具本身要可以調光,否則也是沒用。

Neutral wire required
代表這個開關需要有中性線才能使用,這點非常重要

Zigbee 或 Z-Wave
代表這個開關需要透過 Zigbee 或 Z-Wave 類型的網關來控制,網關需要額外購買。小米智能開關就是使用 Zigbee 網關。網關真的要講又是一大篇,這裡不囉唆請再自行google囉。

Amazon Alexa、Google Assistant、HomeKit
代表這個智能開關支援的智慧家庭中心,不是每個開關三種都支援,購買之前請務必弄清楚。

以上就是在Amazon上購買開關時要注意的點。

然後,如果是家裡裝潢想更換開關,有兩件事建議務必要先完成:
1. 拉中性線(或稱N線、零號線、阿斯線):
台灣的電燈開關除非和插座共用,否則幾乎都沒有中性線,沒有中性線絕大多數智能開關都不能用,裝潢時一定要請水電師傅把中性線拉好拉滿,不然 Amazon 差不多也不必去看了。

2. 把燈座孔挖深:
我在這點上吃了很多苦頭。台灣的燈座盒體積相對較小且不深(大約4公分深而已),而智慧型開關卻大多相當厚,電線接上去之後基本上是塞不進開關盒的,裝潢時如果不先把燈座孔挖深之後就只好拜託水電師傅再來二次施工了。如果燈座是做在木作裝潢上,同樣也要預留足夠的深度,不然之後會哭哦。建議的深度是6公分以上,電線如果比較多或比較長的話最好挖到7公分甚至8公分深。

----------分隔線----------

回到接線問題上。首先又要注意一點,雖說不同種類的線能用的顏色是有相應規範的,但台灣的水電工差不多都沒在管這些,自己DIY實作之前務必要記清楚原來插座上的電線和接孔之間是如何連接的,最好先用手機拍下來作為之後參照,總之不要相信電線顏色比較好。

至於如何將電線從原插座、開關上退出同樣請自行上網搜尋,網路上有很多教學,我也是這樣學會的。

我們家裡的電燈使用到的電線有以下幾個(台灣除非是新建住宅否則基本沒有接地線所以就不提了):
火線、L線:
簡單來說就是電來的方向,電器用的電都是這條線提供的,請將它連接到開關的 L (或 L in)孔上。用測電筆碰一下,筆上紅燈會亮的就是火線。接觸這條線要非常小心,強烈要求:先把電源總開關關閉再操作。有些傳統電燈開關需要額外在各個火線接孔之間自行安裝跳線相連接,不過智慧型開關通常內部就已經把跳線做好了,只要直接連接外部火線即可。

燈線、L1、L2...等(有幾個燈就有幾個編號):
這是由開關連接到電燈的線,每條線對應到各自的燈具上,如果是單一開關,把電線接到開關的L1(或L out)上即可。一個開關座上有多個開關時也是一樣,不同燈具各自連到不同編號的孔上就好。

中性線、N線、0線、地線(和接地線不同請勿混淆)、水線、阿斯線:
這條線的別稱特別多。事實上,一般的開關接線只要按照開關上的指示將火線、燈線接到對應的孔上燈就會亮,配線真的非常簡單,即使是智慧型開關也是同樣的流程,熟悉之後裝一個大概連五分鐘都不用。但是由於把開關切斷供電也會跟著停止,對於智慧型開關來說這裡就會產生問題,因為它需要常態通電不然無法進行遠端遙控,這也是智慧型開關需要中性線的原因

額外小知識:電燈並不是真的不需要中性線,只不過它的中性線是接在燈座上而不是開關這邊。如果有插座那就一定會有中性線。

標榜不需中性線的智慧型開關則是用乾電池供電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因為這幾乎可說是台灣特規所以價格很昂貴,一個這種開關就要1600元以上,差不多是Amazon上販售的商品價格2~3倍甚至不止,如果要更換的開關數量不少,花費搞不好比水電師傅拉中性線的要價還貴,而且選擇性還非常少,真的很不划算,不如把這錢花在中性線上,一勞永逸。

不過話說回來,就我的觀察,Amazon 上的智能開關雖然看起來款式非常多,品牌也很多,但實際上這些開關的解決方案應該都是來自極少數的供應商,所以很多品牌的開關不管是外型、功能說明都非常像,然後~~~同樣都非常難用!

我上星期買了兩個 Meross 的開關,安裝是不難,難的是配對。

首先,它只提供 setup code 讓你手動輸入,沒法優雅地掃一下條碼就完成配對,這還就算了,配對連線還非常麻煩。開關要長按5秒進入待機模式才能設定,然後它只抓得到 2.4G Wi-Fi (我買的是Wi-Fi連線款),所以你得先切換到 2.4GHz Wi-Fi 頻段 (我平時都是用5GHz頻段) 才能與它連線。

妙的是,家裡的無線基地台還會跟它搶訊號,設定時只能開中華電信提供的那台,更慘的是手機還得重新開機才抓得到它的訊號,而這些說明書上都沒寫。安裝5分鐘,連線我搞了超過1小時最後還是上網爬文才找到解方,整個快抓狂了。

這還沒完,它只能登記一組配對資訊,如果家中沒有例如HomePod這類的智慧中心,這個開關就只有一部手機可以遙控,其他人還是要乖乖走過去按一下~~~~要是你以為這樣就結束的話那你又錯了,每當我回到家打開「家庭」App,差不多都要等30秒才能和開關連上線,花這個時間等待我不如自己走過去按一下還比較快,本來期望的到家自動開燈功能也因此形同虛設~~~~結論就是,才換上去不到兩天我已經想再買新的把它換掉了。

總之,如果你家裡沒有智慧中心又需要多人控制同一開關(例如客廳或玄關燈),千萬要注意它是不是支援多人配對,不然還是乖乖弄一個家庭智慧中心或改買需要網關的智慧開關吧,我目前是先將 iPad 設為家庭智慧中心頂著用,之後還是得買個 HomePod 才行 (真的是為了吃一片豬肉去買一整隻豬)。

相比之下台灣廠商的開關雖然靠北貴 (我有採用一個AURA開關),但使用上卻很簡單,連線也很穩定又快速,貴還是有貴的道理。所以其實如果問我 Amazon 上賣的開關好不好,我會說:能用而且相對便宜,但我不會考慮再買。

----------

附帶一提,連接電線時,傳統水電工習慣將兩條銅線絞在一起再用絕緣膠布纏起來,這種接法日後如果要重接時通常會將原纏接點直接剪掉省去解開接點的麻煩,結果就是導致電線越剪越短,我個人推薦使用類似下圖這種快速接頭,不但接線、退線又快又方便,上面還附有測電孔,並且可以重複回收利用,簡直完美:
friendeo wrote:
因為有同好私訊問我關...(恕刪)


族友真是很熱心…
沒幾天就 PO 出這麼細節的文章,文章當中真的是道盡我們追求智能家庭一直以來的心路歷程… 這真的是很辛苦,但只要你努力嘗試過後…接下來就是開始享受成果了…

目前我很滿意的實績是…
1. 上、下樓梯不用在開/關燈了,全靠人體感測器和燈條以及智慧燈具來達成,人走到就亮到那…

2. 家中主要對外的門窗都裝上門窗感測器,不論深夜或是不在家中時,家中的門窗狀態有變動時,都可以立即警示,以便利用監視器查看。

3. 透過無線開關的控制就可以簡單控制燈具的點滅,任何人都可以,不論有沒有手機… (我通常不用Siri 去控制…)

4. 幾盞常用的燈具全面汰換智慧型吸頂燈,不僅可全由感測器控制,也可用無線開關或手機來操作…
Xiang wrote:
族友真是很熱心…沒幾(恕刪)


樓主過獎了,其實我到現在都還算是門外漢,不過確實連我自己都覺得一路走來一步一血汗啊

現在的智慧居家市場認真說只是在剛起步階段而已,不但產品少相關資訊也少,網路上即使想找參考文章也大多是葉佩文、開箱文,通常就是只說它的好卻完全不提那些陷阱。

往積極面想就是這樣可以吸引到更多人的興趣,但往壞了說也就因此會有很多人踩過無數個坑走得跌跌撞撞,可能還有很多人會對此產生極度負面的觀感,生產智能居家產品的廠商其實應該更主動去向消費者說明這些細節才對。
我發現 大家很多都是為了智慧開關在那裡思考到底要怎麼安裝
甚至還要配水線 BLABLA之類的

我自己的方式 就是把我家所有的天花版的電燈 跟 層板燈
那裡全都換成小米智慧插座 另一頭插頭
電源開關 保持通電狀態 (為了怕家人習慣觸按 我都用膠帶把它貼著 按不下來)
再利用的無線開關 也可以達到智慧家居的效果
在設置場景模式 人體傳感
個人覺得非常省錢 小米很多wifi智慧插座 蝦皮都199而已
立刻讓家裡 變科技宅 現在真的全都是靠siri 或是 小愛 嘴巴來控制任何的家電 (電視 冷氣...等)

所以如果有不想動開關的 我是可以建議我這種方式
我是新手
買了homepod mini 來收指令
Aqara M2 網關來連接apple 家庭 用紅外線發射遙控器指令
在iphone 裡的Aqara App裡面設好了情境,設了相對的捷徑,連結siri指令,完全正常連結
但是
只要我的iphone 內網wifi離線,用電信業者的4G訊號
homepod就會說:網路連線有問題
放音樂問天氣都正常,就是下指令要給網關的時候,要求我的iphone一定要連內網wifi
請問,我該怎麼設定才會正常,不需要透過iphone,hompod指令就可以下給Aqara M2網關呢???
joingo
請問Aqara 的網關,有出現在Home app中嗎? 如有出現在Home App中,而且homepod mini是與iPhone用同一個Apple ID,那麼在家裡WIFI環境以外應該也可以控制。
jasontyy wrote:
最近有發現一個好物,(恕刪)


謝謝大大分享,這招不賴
onizuka54045 wrote:
看了您的文章,也去搜(恕刪)


大大能否跟您請教一下型號以及改法嗎?
這真的超棒的!非常感謝!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