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mike wrote:樓主要說的是實際上可(恕刪) 一開始超過百M的數據,大多是快取設計導致錯誤計算,在多數測試環境中,應以平均速率為主要判斷參數,一開始的爆發數據並沒有參考價值。此外,能不能達到合約速度,有時靠測速軟體未必準確,因為你無法得知附近連上並共用基地台的CLIENT端有多少個,一旦有好幾個高資費不限速吃到飽的CLIENT端,同時大量上下載數據,就會導致基地台可用頻寬下降,其他CLIENT端也會跟著受影響,對於網路工程師而言,這項因素可不能忽略,即便是有線LAN環境,也要注意大流量CLIENT端對整體頻寬的影響。
不保證到21M,這面「免死金牌」很好用。本來100M頻寬最多只能賣不到5個客戶,若降速成18M,可以賣接近6個,如果再黑心點,降到10M,可以賣到10個...以此類推。當然啦,中華電信,雖不完美,但也不至於去做這種偷雞摸狗、黑心詐騙的勾當,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