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實際用戶數不到7萬人,加值服務難操作 28萬戶未使用

台灣大3G手機用戶 僅5,000人


■ 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鄭慧明昨(28)日批評業界的第三代行動通訊(3G)用戶數膨風,造成外界錯誤預期。他說,台灣大有5萬名持有用戶卡的3G用戶,但實際買3G手機者只有十分之一,市場應回歸理性,不要營造出假性需求。這是首次有行動電話業者公布實際的3G用戶數,頗令市場意外。
台灣大昨天舉辦國內外法說會,獲利情況與原本外界看法相符,前三季合併營收447.3億元(台灣大、東信與泛亞),稅後純益126.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6元,稅前息前攤提前毛利率為47.33%。台灣大昨天股價下滑0.25元,收盤價27.7元。

台灣大預估第四季每股稅後純益0.73元,全年可望上看3.33元,較去年下滑6%,主要是去年有處分中華電大筆獲利,今年又大幅提列設備攤提,新增14億元的金額,再加上可轉換公司債變成股本,使股本增加,稀釋獲利。展望明年,應可維持與今年相當的獲利,但是若3G有劇烈變化,則會影響全局。

由於法人相當關心3G是否影響業者的獲利,鄭慧明表示,市場上對於3G的數字估算都已失真,逼得台灣大只好公布持有用戶卡(SIM)的3G用戶是5萬人,年底目標是10萬人。但實際買3G手機、用服務者只有5,000人,主要手機太貴,民眾不想買。

鄭慧明說,要衝刺3G用戶數,現在對新客戶一律發3G的用戶卡就會爆增。但這是一種假性需求,明明沒有什麼人用,業者怎麼可能大量投入資本支出呢?「台灣大做的才是對的事情」。

鄭慧明說,台灣大有三分之一的市占率,可以想見市場實況,就算在3G用戶比率稍減,但是「別人也不會比我高明到那裡去」。這是一場八年抗戰,短期的勝負不表示真正的輸贏。

遠傳公布的3G用戶數約4萬戶,中華電約26萬戶。遠傳表示,估計客戶中真正持有3G手機比率者約在20%至25%間,相當於遠傳有逾1萬名用戶是真3G用戶。客戶明明拿了3G的卡片卻不用3G手機的原因,基於3G的數據費率比較便宜,用戶拿來用2.5G的服務之際,也等待更輕薄、物超所值的手機。遠傳也認為,過於虛胖的數字,會造成國際電信設備業者錯誤的期待。

市場人士預估,中華電約26萬3G中用戶中,真正持有3G手機的用戶也只有6萬多戶,相當於四分之一的比重。但中華電表示,雖然兩者間的數字有差距,但有超過5萬戶的水準。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2978748.shtml
【李宗莉╱台北報導】電信3雄相繼推出3G(第3代行動通訊系統)服務,雖然累計用戶數已突破35萬戶,但使用率卻不到2成,實際用戶更低於7萬戶,就連資策會最新調查也看淡3G後市,認為目前僅有1/4的用戶會使用加值服務,不利未來發展。

數字虛胖
電信3雄從今年7月起陸續推出3G服務,根據各業者的最新資料顯示,以中華電(2412)的用戶數約26萬戶最多,台灣大(3045)和遠傳(4904)各擁有5萬戶、4萬戶。


業者塑造假性需求
雖然短短3個月時間,全台3G用戶已達35萬戶,「衝勁十足」,但據了解,多數的3G用戶,因挾帶2G(第2代行動通訊系統)原號可飆3G的便利性,只是將原本2G的用戶卡(SIN卡)換成3G的SIN卡,卻未實際使用3G手機的影像電話、手機看電視等加值服務,等於有28萬戶辦了卻未使用。
台灣大財務長鄭慧明坦言,國內3G市場目前處於「虛胖」狀態,各業者為了衝刺用戶數,塑造假性需求,卻未反映手機用戶的真實狀況。台灣大更指出,雖然自家3G申請用戶數已達5萬戶,但實際使用3G服務的用戶卻僅有5000名左右。
不僅台灣大3G用戶的實際使用率僅有1成,遠傳、中華電也不理想。業者私下表示,3家業者的3G服務使用率,平均都低於2成,全台實際3G用戶根本不到7萬名,遠低於業者公布的統計數字。
遠傳總經理楊麟昇(Jan Erik Nilsson)指出,3G手機價格太貴,消費者遲遲買不下手,最快要等到明年下半年,價格更為普及後,3G人口的成長率才有機會大幅提升。
電信界人士認為,目前3G手機平均價約15000~20000元,未來要掉到100美元(約台幣3300元 )左右才較有競爭力。不僅遠傳等電信業者對國內3G市場看法保守,資策會最新調查也發現,國人對手機加值服務興趣缺缺,也是3G業務推廣不順的致命傷。
除了3G手機價格仍處高檔外,手機加值服務的平台介面不夠人性化,都是造成消費者使用意願低落的主因。


加值服務不吸引人
調查發現,手機用戶對現有的加值服務規格多所抱怨,高達24.7%的人認為操作方式太複雜。以使用手機上網為例,必須先電洽客服人員,再根據步驟指令完成軟體設定,不少人因此提早打退堂鼓,放棄使用加值服務。
此外,6成受訪者也對現有內容不滿意,不想為了欠缺吸引力的加值服務項目,額外多花錢,由於用戶的潛在需求未被滿足,使得國內3G市場短期恐難起飛。

新聞來源
其實, 光是打電話不會頭痛這一點, 我就覺得辦3G手機值回票價了.
另外W-CDMA的無線上網, 手機電視, 讓我在一些無聊的等待時間可以有打發時間的事.

我想, 當然是要等手機降價降到5000元以下, 3G用戶才會有爆炸性的成長吧. 不然現在都只是2G升3G佔大多數, 以及門號商佔領一些好的3G門號罷了....
有人說7萬太高估了,大家認為如何?

降到5000,應該是空機價吧,不然現在990甚至1元就可以買到3G手機了,不過月租費要1683元
5千是空機價,不用五千啦,降到8千我就買啦!我等不了那麼久啊!
5千,不好等哦!是3G,不是2G啊!2G及2.5G的一萭多元的,市面上還一大堆呢!
3G手機就別太期望5千的價格了!有那個價格也是很久以後的事啦!
看到二家不長進的電信公司,只是一昧的想賺2G語音的收入,完全不會想要進步,試問台灣的電信加值如此不普及,我想有絕大部份原因是因為費用太過於昂貴,台灣X與遠X電信集團儘想等市場成熟,而不是勇於創造市場,就好像說,現在大家都有手機可以說話了,何必用3G影音呢,連基地台建置都不是很努力的公司,儘儘會在媒體上放風聲扯後腿,難道企業集團都不需要有社會責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嗎?

鄭慧明說,要衝刺3G用戶數,現在對新客戶一律發3G的用戶卡就會爆增。但這是一種假性需求,明明沒有什麼人用,業者怎麼可能大量投入資本支出呢?「台灣大做的才是對的事情」。

這讓我想到 非洲的人都沒有穿鞋,所以不用到非洲賣鞋的理論,我想需求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一直說,不用賣鞋到這裡啦,這裡的人都不穿鞋的,台灣的產業一直無法升級,一直跟著別人的腳步,就是這樣來的,凡事只講求賺輕鬆錢,當韓國走在世界的前端時,我們確在原地數錢。

電信界人士認為,目前3G手機平均價約15000~20000元,未來要掉到100美元(約台幣3300元 )左右才較有競爭力。

想請問,要等到賣給第三世界國家的手機出來,本國(已開發國家)才能開始使用3G服務嗎,還是直接等WinMax 商業運轉好了,在WinMax尚未運轉前,語音才是主要需求不是嗎?數據就直接交給WinMax服務吧,二大電信集團應該是這樣想的吧



加值服務不吸引人
調查發現,手機用戶對現有的加值服務規格多所抱怨,高達24.7%的人認為操作方式太複雜。以使用手機上網為例,必須先電洽客服人員,再根據步驟指令完成軟體設定,不少人因此提早打退堂鼓,放棄使用加值服務。


加值服務部份,我想,還是在企業無法放棄既有利益的想法,版上的大大也曾測試過GPRS慢速的開啟一個網頁,儘是一頁就花了20~30元,在還沒有享受到服務時,就已經先花了一筆冤枉錢,試問,這樣的服務會有人使用嗎,當媒體報導日本人使用數據加值服務多於語音服務時,確沒有人提及,不是我們使用者無法接受服務內容,而是電信公司提供的服務讓人無法苟同,資訊的台灣確卡死在資訊的道路上,我想...這也是世界奇景吧。


發了滿肚的牢騷實在是覺得,台灣的企業眼光太淺,儘看眼前的利益,阻礙了全民的便利,希望大家在看著韓國不斷進步的同時,回想一下,政府、企業是否也該檢討一下了。

王天競 wrote:
看到二家不長進的電信公司,只是..................


看法獨到,加三分!
其實, 光是打電話不會頭痛這一點, 我就覺得辦3G手機值回票價了.


請問一下,您的意思是說:只要手機有 3G 訊號,既使我只是用語音通話(非視訊通話),他也是跑 3G的頻段嗎?
看到二家不長進的電信公司,只是一昧的想賺2G語音的收入,完全不會想要進步,試問台灣的電信加值如此不普及,我想有絕大部份原因是因為費用太過於昂貴,台灣X與遠X電信集團儘想等市場成熟,而不是勇於創造市場,就好像說,現在大家都有手機可以說話了,何必用3G影音呢,連基地台建置都不是很努力的公司,儘儘會在媒體上放風聲扯後腿,難道企業集團都不需要有社會責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嗎?

鄭慧明說,要衝刺3G用戶數,現在對新客戶一律發3G的用戶卡就會爆增。但這是一種假性需求,明明沒有什麼人用,業者怎麼可能大量投入資本支出呢?「台灣大做的才是對的事情」。

這讓我想到 非洲的人都沒有穿鞋,所以不用到非洲賣鞋的理論,我想需求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一直說,不用賣鞋到這裡啦,這裡的人都不穿鞋的,台灣的產業一直無法升級,一直跟著別人的腳步,就是這樣來的,凡事只講求賺輕鬆錢,當韓國走在世界的前端時,我們確在原地數錢。

不過現在不是沒有人在賣鞋,而是買的人不多,而買了的人也沒有在穿.

電信界人士認為,目前3G手機平均價約15000~20000元,未來要掉到100美元(約台幣3300元 )左右才較有競爭力。

想請問,要等到賣給第三世界國家的手機出來,本國(已開發國家)才能開始使用3G服務嗎,還是直接等WinMax 商業運轉好了,在WinMax尚未運轉前,語音才是主要需求不是嗎?數據就直接交給WinMax服務吧,二大電信集團應該是這樣想的吧

以一支手機來說15000~20000元算滿貴的,只要以一般人的薪水為30000元左右來算就知道會買的人有多少了.而且在台灣大多數的人都有等降價的習慣.只有少數有錢人和追求先進的人才有可能會先買.這點只要開個投票就知道了,我想會馬上買的人不會超過3成.


加值服務不吸引人
調查發現,手機用戶對現有的加值服務規格多所抱怨,高達24.7%的人認為操作方式太複雜。以使用手機上網為例,必須先電洽客服人員,再根據步驟指令完成軟體設定,不少人因此提早打退堂鼓,放棄使用加值服務。


加值服務部份,我想,還是在企業無法放棄既有利益的想法,版上的大大也曾測試過GPRS慢速的開啟一個網頁,儘是一頁就花了20~30元,在還沒有享受到服務時,就已經先花了一筆冤枉錢,試問,這樣的服務會有人使用嗎,當媒體報導日本人使用數據加值服務多於語音服務時,確沒有人提及,不是我們使用者無法接受服務內容,而是電信公司提供的服務讓人無法苟同,資訊的台灣確卡死在資訊的道路上,我想...這也是世界奇景吧。

這到是真的.台灣的加值服務真的作得很差,這方面電信公司真的要在加強.以我自己來說,我從來沒用過手機的加值.因為沒什麼我想要用的服務.
當初GSM到達7萬用戶要多少時間
況且那時多數人是沒手機沒門號卻有需求的
(行動的語言通訊)

現在3G才多久
不然是要全民把現有的2G手機都丟進垃圾桶
再去辦3G買3G手機嗎
笑話
如果覺得市場需求不大
當初就退出好了
幹麼要花大錢買3G執照

說穿了就是要人馬上花錢升3G的誘因不夠
需求是可以創造的
如果我暫時只有打語音電話的需求
有何誘因要我馬上換3G
(事實我已換了,我指的是大多數人
站上的各位算是有特殊需求居多吧)
隨時隨身的3G影像電話?
對能用2G語音電話溝通的人來說
並不很迫切吧,還很貴呢
對我來說誘因是3G數據的速度
及大於無線網路的收訊範圍

我想對3G來說
更便宜的手機
更實用的加值服務
更好的通訊品質
更低的價格
都是創造誘因的好方法

收訊都做不到2G一樣普遍
是要人家買3G手機當2G用
還是像以前2G手機收不到時
要拿出來拜天公
(各位應該知到我說什麼)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鄭慧明昨(28)日批評業界的第三代行動通訊(3G)用戶數膨風,造成外界錯誤預期"

說到底還是在說兩家用戶數不如中華啦
意思是說:中華號稱26萬,其實真的在用的沒那麼多,市場本來就沒那麼大,我幾萬戶不算少,都是中華澎風啦
是這意思嗎?

要開台就要做好
先期待有用戶才花錢做設備嗎?
或許先停了GSM服務
讓大家非用3G不可
你說這樣好不好
保證3G一夜長大
可能嗎
說誰才是做對的事
別再胡說八道了
真是這樣 台灣大就不要進場啊
怎樣 怕以後市場成熟趕不上?
那就別抱怨 把事情做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