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死台星的首先就是頂新,這點是不用論的…因為頂新的存在,於是只能一直背負『惡名』在這個惡名之下,又變成只能薄利多銷。再來就是台星太老實了…它始終沒有像亞太那樣四處當寄生蟲NCC罰款?亞太就是賭著NCC不敢下殺手(勒令停業、吊照),而事實證明,整體而言亞太是成功台星乖乖的標頻譜、蓋基地台,但也因為如此,成本回收不了最後是5G頻譜,到這關頭它還是老實的履行自身作為第一類行動電信的責任,花了大錢去標頻譜…於是才慘死,要是它像亞太一樣,早點轉為吸血寄生模式的話,也許還能存活下去。
星幻 wrote:台星乖乖的標頻譜、蓋基地台,但也因為如此,成本回收不了 台星根本是沒針對5G做足功課例如各家都有去研究5G特性(申請5G實驗)就只有一家沒去申請...https://www.ncc.gov.tw/chinese/files/19061/5057_41552_190614_1.pdf由這份資料看來中華和遠傳對於5G的實驗做的最多第三是亞太,其次是台哥大(亞太申請三個地點比台哥大一個地點多)說到蓋基地台其實這幾年基地台蓋最少的是台星(扣掉3G時代基地台,只看4G時代新增數量因3G時代亞太用的CDMA2000全作廢歸零了)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t=6521389#83911081美酒斗十千 wrote:三年來基地台增加數第一是亞太(3053個)第二是中華(2745個)第三是台哥大(2620個)第四是遠傳(2079個)第五是台星(1509個)
台星是想收不能收,被自己打造的「優點」拖垮整間公司。他一開始的策略不錯,利用不同費率去分級不同的速率,讓有限的頻寬分給更多的客人,我當時就辦一門$99/200MB量到1Mbps的方案當備用網路,只會在過年過節回老家時把流量用完。然後非常懂得利用行銷去創造客源(如雙11方案)。可是他們不懂得透過驚喜/限量的方式吸收客源,反倒讓雙11方案成為每年的常態,久而久之客人就會覺得「今年沒辦到沒關係,明年還會有!」然後最大的分水嶺就是某年雙11首次出現的88月租費事件,那次事件讓很多消費者覺得很沒尊嚴,還沒付錢就被業者羞辱!辛苦排隊抽籤;輪到自己申辦時卻玩弄客人,讓客人多次在送出刷卡授權時出現錯誤。而後台星連一點歉意都沒有!我現在還是能感受到當初的怒氣!從那次後我就呼籲周遭親友不要使用這家公司的任何產品!原以為頂新投資的這間公司能用心經營,結果事實證明「上樑不正;下樑歪」,從上到下就是在愚弄客人
我大致上同意你的觀點, 五分奉上但養一堆低資費的乞丐用戶只是 "漸漸吃老本" 不會是壓垮台星的主要原因去投標5G 才是失敗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為台星的市場規模太小 (客戶太少,外加乞丐居多)所以不具備持續地金流能讓公司穩定營運, 另外富爸爸也不想繼續投錢了..被併是必然當三大電信沒有了競爭對手, 用戶們只能自求多福任人宰割
主因是 5G 的成本太高了其次是台星的訂價策略有問題...如果死守:(應該可以賺更多)$99 3M、$149 5M、$199 10M、$299 21MLM111 10M 可用 $199 10M+100分 去打LM211 21M 可用 $299 21M+200分 去打最蠢的就是用 $88 10M+30分 去打
100G限速不處理,誰要辦高資費,戰略錯誤,害死自己應該明文規定,199以下資費限100G,199以上資費限300G,399以上資費限900G這樣88或99資費的用戶如果使用上滿意,就會有意願轉199或399資費
想開一點兒 wrote:100G限速不處理,(恕刪) 我覺得他不是不處理,是他們家的違規的規則太容易被看穿;但是客服又不能承認有這回事,以我過用台灣大哥大、遠傳、中華電信的吃到飽來說,會被限速、斷線除了你白目用P2P服務外再來就是架站,然後還有一個規則就是「禁止透過特定裝置、軟體達到持續占用網路」的使用方式,這裡講的就是用手機熱點、分享器來讓多個裝置能上網,「禁止透過特定裝置、軟體達到持續占用網路」平常不太會出事;有人投訴才會有所動作,這條大概就是想讓客人去用他們家用寬頻的方案如遠傳大無線、台灣大寬頻,因為遠傳大無線的合約中就沒有「禁止透過特定裝置、軟體達到持續占用網路」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