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三 wrote:光這句話我就足夠叫你閉嘴
耳機只是揚聲器
只是各家調的方式不一樣
做為一個產品區隔
聲音都是一樣的
只是頻率你喜不喜歡而已
你怎麼會認為你的耳機跑不出那種聲音...(恕刪)
聲音不單純只是高低音的調性區別
更重要的在於其對於原始訊號的反應能力
餵進去50Hz,500Hz,1KHz,5KHz,10KHz,15KHz的方波
耳機出來的還是方波嗎?以及響應的延遲(相位延遲)以及回復到穩定狀態的時間
好的耳機在於好的音響性+好的調音
很多人在版上貼的頻率響應圖/CSD圖,就是以一個較為客觀科學的方法來論斷耳機的走向
很不幸的,Beats的表現在這些量化的圖表上真是悲劇到不行
這些都是耳機的技術部分,這些我想你不會懂更不想懂
也難怪只能聽Beats來自我安慰只是聲音調性不同,真可悲
以下的話不是說給你聽的,請自行忽略
耳機的聲音要素主要決定在於
1.振膜材質(頻率響應,失真以及原音忠實性)
2.磁鐵以及其設置構造(較強的磁力以及平均的磁場能夠讓振膜的動作更為完美,攸關解析度以及低頻量感,音壓感度)
3.線圈材質(理由同2)
4.訊號線材質(主要在於防失真,至於調音則見仁見智)
5.耳套材質(對於空氣的進出有莫大影響,影響音場,高中低音平衡性及聲音自然與否的表現)
6.振膜與耳朵間的距離(低頻在空氣中易衰減,高頻則反之故影響聲音的平衡性)
7.開放式設計與密閉式設計(理由同5)
說耳機只是揚聲器的,對於各大廠的耳罩耳道研發部門根本是莫大的侮辱
老實說,自己不知道不作功課也不要出來鬧笑話
azureimf wrote:
光這句話我就足夠叫你閉嘴
聲音不單純只是高低音的調性區別
更重要的在於其對於原始訊號的反應能力
餵進去50Hz,500Hz,1KHz,5KHz,10KHz,15KHz的方波
耳機出來的還是方波嗎?以及響應的延遲以及回復到穩定狀態的時間
好的耳機在於好的音響性+好的調音
很多人在版上貼的頻率響應圖/CSD圖,就是以一個較為客觀科學的方法來論斷耳機的走向
很不幸的,Beats的表現在這些量化的圖表上真是悲劇到不行
這些都是耳機的技術部分,這些我想你不會懂更不想懂
也難怪只能聽Beats來自我安慰只是聲音調性不同,真可悲...(恕刪)
A大你那麼專業
如果哪天你的耳機被人說是垃圾
你認為他的耳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