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述說這篇文章的由來。平時總喜歡找尋耳機的相關資料,不經意間發現「好米亞」這家廠商,而後看到新推出的 U1,外型低調滿符合喜好的,價位也不高,因此便入手這支 極簡風格 的小耳罩。

附註:「好米亞」為閩南語 「好東西」 之意。



▲外層採用塑膠包裝,左上角黃色方形大概是品牌標誌。


▲紙盒外寫著:「U are the 1」,正是耳機名稱的由來。


▲包裝盒右側印著 U1 的簡圖。


▲密密麻麻的英文。

線控操作圖示說明:
通話功能相容於 iPhone / iPad / iPod / hTC / BlackBerry。
按一次是撥放 / 暫停,按二次是下一首,按三次是前一首。


▲側面仍然是英文,翻譯如下:

驅動單元 : 40mm
音壓感度 : 106 ± 3dB / mW @ 1kHz
頻率響應 : 20 ~ 22Khz
阻抗 : 32Ohm @ 1kHz
接頭 : 3.5mm
線長 : 1.5m
重量 : 220g
附件 : U1、收納袋、保固卡


▲為數不多的台灣設計與台灣製造。


▲翻到包裝盒後,為避免拍攝反光的情形,抽出塑膠盒,U1 就在眼前。


▲耳罩材質為類皮革式的硬合成皮,但由於厚度稍薄,不利於長時間配戴,大約半小時耳朵便會感到疲累,希望以後可更換成正常尺寸的耳罩。


▲U1 看似深沉的咖啡色其實是黑色喔!


▲從包裝盒到附件都是走簡約的風格,保固卡也不例外。




▲「無印良品的改革」一書曾描述:「剔除多餘的簡樸設計,有時比華麗的裝飾更觸動人心。」

稍微談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核心理念是簡約樸實,太過華麗反而顯得虛浮,我認為 U1 貼合此項概念,但是無法體現品牌的價值,好壞各有取捨。




▲出線處為尼龍材質。


▲頭戴為透氣式不織布棉布編織而成,剛拆封時稍微緊馳,必須以面紙盒或其他物品撐大。


▲摺疊後的 U1,放進便攜袋也不佔空間,方便好攜帶。


▲新奇的可調整構造,以求更密合用家的頭型。

有一點須特別注意,配戴時先對準耳朵輕放,再將上述的構造往內調整。


▲謎樣 正妹 配戴圖,怎麼拍都好看,呵呵。


▲現今用不太到的線控,由於手邊沒有 Smart Phone,無法分享使用心得。


▲三極規格的 3.5 mm 接頭。


【使用心得】
U1 定位於隨身、便攜,但是隔音部分做得不夠確實,原因前文有說明,這裡不多加贅述。

曾在咖啡廳測試 U1 的隔音能力,遺憾的是: 惱人的喧囂聲仍無法完全隔絕,必須增大音量才能聽清楚細節,可能會對耳朵造成冗餘的壓力,個人非常重視耳機的耐聽程度,U1 明顯沒達到我的要求。

聽感部分,最吸引人「注目」的是充盈的低頻量感,好似瀑布順沿著峭壁傾瀉而下,一瞬間被巨量的低音所包圍,難怪是款主打重低音效果的耳機。

可惜的地方在於節奏感強烈,伴奏時常有蓋過人聲的情形。另一項缺點是: 整體仍趨居平面,空間結像不完整,不過以千元的小耳罩而言不必太苛求。

總結而論,由於 U1 特別注重低音的呈現,因此適合電子舞曲、R & B、Rap 等類型的歌曲。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輕巧有型,攜帶方便,作為隨身耳罩十分出色。

2、包裝 (雙層設計)、配件 (收納袋) 到位,同價位中相當少見。

3、線身柔軟且厚實,意外拉扯時也不至於斷裂。

缺點:
1、耳機外部竟然都沒印上品牌標誌,只在插頭部份稍加著墨,辨識度不高。

2、舒適性有待完善,悶熱感仍需克服,不利於長時間的配戴。

3、做工完整性高,細節處若能加以注重會更完美。


【總結】



U1 以其簡單不花俏的工設,討好的流行聲底,適應族群更為廣泛,外出使用也能保持低調的自我風格,只是對於喜好聲音質感、三頻均衡的音樂愛好者而言,也許不是那麼理想的選擇。

------ To be continued ------

下篇開箱 U1 將會參與相近價位的耳罩對比,敬請期待。
正妹????????????????????????????????????[
哪裡阿
我怎麼沒看到正妹
大大
翻桌]
zhang230631 wrote:
首先得述說這篇文章的...(恕刪)
DA&T C-11 - DA&T U1 - HD650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662組合嗎?
折疊方式以及伸縮的機構設計會不會"參考"太多Marshall Major啦??






許小內 wrote:
正妹????????...(恕刪)

呵呵,正面當然不能放出來

matika wrote:
折疊方式以及伸縮的機...(恕刪)

可能都是同一家代工廠,但沒有證實我也不敢亂說
文字潔癖症患者 「索尼大法」基本教義派 「松下科技」堅貞信仰者。

matika wrote:
折疊方式以及伸縮的機...(恕刪)


正確來說更接近Urbanears Plattan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matika wrote:
折疊方式以及伸縮的機...(恕刪)


個人感覺是這種伸縮方式很多耳機在更早之前也有使用
所以應該不算是模仿 (我還不少舊耳機也是這種伸縮,很耐用)
但是這折疊模式就真的有點給他像了


再來恭喜Z大入手新耳機
可惜從來沒聽過這家的耳機,用這樣的命名應該是台灣廠吧?
如果是真的就需要給一些支持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YaziLightar wrote:
個人感覺是這種伸縮方...(恕刪)

我也覺得可調整的伸縮設計滿耐用,一般都是採用阻尼固定
具有相近概念的有Grado以及HiFiMAN,也是我的下個目標
文字潔癖症患者 「索尼大法」基本教義派 「松下科技」堅貞信仰者。
這間確實是台灣的公司沒錯
專門做耳機的
算是有想開拓自有品牌
不過確實他們的產品似乎常參考了太多現有產品XD
東西都不貴,包裝也用心,音質是對的起他們的價位

不過還是沒辦法有高端產品
也許是還沒握有技術
一方面可能也是台灣市場還無法接受本土的高端耳機吧

大部份都是舖貨在一些文玩具雜貨通路,和其它不知名的品牌一起…
所以在專門的音響店和耳機店也不會看到這個牌子

squcookies wrote:
正確來說更接近Urb...(恕刪)

其實這兩間的耳機都是同一家代工廠做的

http://www.zoundindustries.com/

ascaam wrote:
其實這兩間的耳機都是...(恕刪)


其實讓我不解的是,好米亞是ODM起家
做了幾年之後想轉型自有品牌
原本在外觀設計上就應該要是他們的強項
怎麼還會找別家廠商代工設計?

又或者是其實是他們設計的,但把造型授權給其它品牌使用以賺取一些收入
那就比較可以理解

我個人也很期待台灣有廠商能做出國外品牌旗艦機種等級的耳機
現在已經有不少台灣研發的音響器材有國際水準了
我想耳機在技術上應該也沒問題才是

要克服的大概是市場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