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Sennheiser HD650 (外加小修改~)





前言

最近再度購入HD600使用,又不禁想著在現今的配備下,是否能反轉長年對HD650的負面印象,在這好奇心鼓動之下,不久後這支HD650就出現在桌前。


開箱

因為是收二手來測試,這支HD650不算是2014年底後改包裝後的最新版,但單體也不是早期版本。










改造

由於看到幾位個人信任的國外用家對修改過的HD650讚不絕口,激起了實驗的精神,而這就成為入手HD650的第二個理由。

修改的方式非常簡單:
1. 拆開耳機後方的網狀耳罩;
2. 將單體後的海綿往內擠壓,再從中間抽出;
3. 裝回耳罩,另一側同樣方式處理;
4. 耳機墊內的海綿中央剪出一個圓洞,不過最後這項隨後才會動刀嘗試。









詳圖網站: http://apuresound.com/hdsennmod.html

補注: 改造有風險, 請自行承擔


感想

這個改法在國外已經公佈了好幾年,是否值得嘗試就端看個人,如果反悔頂多再改回去而已。 以個人的聽感,修改後仍舊保有HD650的風格,細部方面有往好的方向改善。 和HD600交互把玩幾星期後,HD650的使用率反而多於HD600(必須說明,這兩支耳機接的耳擴並不相同)。

原圖文




可以參考看看
http://umbrella-company.jp/contents/modified-sennheiser-delrimour-modern/


雖然我不是很建議動振膜正後方的海綿,因為海綿的作用主要還是控制背壓在一定程度

蘇普 wrote:
前言最近再度購入HD...(恕刪)

在年初的時候曾經考慮過650,不過最後選了AD2000X

經過一連串轉手後,手邊反而一隻開放式都沒有了

最近在考慮K701、K7XX、HD600、HD650

不知道拆海棉的650跟K701比較起來有什麼主觀的差異呢?

理論上會想收全新的,想看看哪隻比較合口味

目前偏愛701一些些
每月更新 ~ https://www.facebook.com/BenzPrice
Bear.H wrote:
在年初的時候曾經考慮...(恕刪)

奇怪....
熊大這麼要求低音的人....不考慮X2, 或是dt990 這兩支嗎..??

donthuang wrote:
可以參考看看http...(恕刪)

其實沒想過這麼多, 很多耳機修改都動到震模後面的海綿, 加料的也有


Bear.H wrote:
不知道拆海棉的650跟K701比較起來有什麼主觀的差異呢?

HD650改對照K701, 比HD650有沒有改的差別大多了
粗略地說, 兩者聲音的厚度, 高頻和低頻的量, 都有明顯差異

列出來的四支個人覺得HD600相較地中性, 亮系的還是選K701吧, 其餘兩支在K701的對側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Bear.H wrote:
在年初的時候曾經考...(恕刪)


只收一隻還是650吧!比較雜食,701聽某些歌會覺得吵

剛收到P購買的台灣ASEN升級線幫650裝上,比純銀線好聽,對這新產品感覺還不錯!
原廠線則只裝過一次就拆下...差
換ASEN後高頻的延伸確實比較好,過度氾濫的低頻也收斂了



蘇普 wrote:
其實沒想過這麼多,...(恕刪)



講難聽一點,拿掉振膜後方的海綿,那是不知其所以然,業餘愛好者的土砲改法

head-fi很多這種土砲,例如在耳機腔體內亂塞一些吸音材料,或者反之拔海綿拔內襯,還沾沾自喜以為比原廠強

會引用這個連結,最重要的原因是 這篇文章的作者至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
思路明確,目的,手段因果關係也很清楚

不是說一定要送去給他改,但是其論點與根據是足夠堅實的



donthuang wrote:
講難聽一點,拿掉振...(恕刪)

這種調音本來就是自己喜好問題
做一些小修改達到調音的目的何樂不為

再者那些別人的土炮改法你真的有去試過
然後公正的評斷出他們只是在沾沾自喜?

UTST20 wrote:
這種調音本來就是自...(恕刪)



當然,買了耳機,愛怎麼玩就怎麼玩是一回事

但是保固 會不會有問題 , 會不會讓耳機受內傷等等 我想這些都是有爭議的

拿掉單體後方海綿,也意味著振膜運動不在原廠的預設條件之下
donthuang wrote:
講難聽一點,拿掉振...(恕刪)

對我而言這算是實驗, 也沒鼓勵其他人改, 只是提供消息有這樣子的玩法
(移除的海綿和震模間原本就有空間, 周遭看起來不是封閉)
壞了的話, HD650的Dynamic neodymium capsule (300R)賣£42.41

參考的網站在這邊, 內有附上實測FR和CSD, 討論中也有解釋
http://www.changstar.com/index.php/topic,2415.0.html

(順便一提, 該作者以前改過LCD-2初版, 而後Audeze的確在改版時有參考他的方式去修正)

MrSpeaker也是從改T50RP出身, 方式也類似
歸類到業餘土砲嗎, 但他現在已經自創品牌, 算不算成功就見仁見智


UTST20 wrote:
這種調音本來就是自...(恕刪)

的確
否則嚴格來說, 換耳機線同樣算是土砲, 背離原廠的配置, 而多數人也都換得很高興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