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台灣的音樂品牌 XROUND,在 2020 年推出旗下首款主打低延遲的真無線耳機 Aero 後,歷經三年長時間的研發,終於在今年又推出 Aero 系列低延遲真無線耳機的新作『Aero Pro』,除將原有的 54ms 延遲時間提升至 50ms 外,更將體積縮小 30%,同時更具備藍牙 5.3, Class1 等級無線傳輸規格、主動降噪、多場景通透模式、單次最長約 9 小時電池續航力、IP55 防塵防水等級,並導入與 XROUND VOCA 旗艦真無線耳機一樣,擁有 XROUND Pro 實境環繞音效、Turbo Bass,以及 TailorID 2.0 聽感量測個人化功能,雖然在售價上要比前代 Aero 低延遲無線耳機高上 900 元,但以不到 4,000 元的價格就能入手完整功能且優異低延遲表現的真無線耳機,還是維持 XROUND 一貫以來的高 CP 值市場定位。
- 外盒包裝(正)
- 外盒包裝(背)
- 內盒包裝
- 充電盒與配件
- 隨機配件
- 充電盒
- USB-C 充電埠
- 耳機充電槽
- 外側機殼與耳機柄
- 耳機柄充電接點
- 耳機腔體結構
- 內側機殼
- 耳機導管
Aero Pro 同樣採用具備耳機柄的結構設計,耳機柄上也具備觸控操作面板配置,三角形的標誌內則有內建四個 MEMS 抗風噪指向麥克風的其中一個麥克風,並附上抗風金屬網罩,另外一個收音麥克風則位於耳機柄內側下方,並與 VOCA 旗艦款一樣採用橢圓型的通氣孔設計,其作用也同為物理抗風噪設計,用來解決市售真無線耳機收音麥克風均為朝外配置,會導致風大時產生風噪聲,進而影響收音品質與通話品質,而隱藏式麥克風加上可以算是通風孔的設計,能從根本解決風噪的問題。
- 耳機本體重量
- 含充電盒重量
- 發射器外盒(正)
- 發射器外盒(背)
- 發射器內盒
- 隨附配件
- 發射器與專用底座
- USB 插頭
- 底座接口
- 組裝示意

Aero Pro 採用藍牙 5.3 Class1 藍牙規格,目前僅支援 SBC 與 AAC 兩種藍牙編碼格式,未來則會透過韌體更新的方式,提供 LC3 Ready 藍牙編碼格式,藍牙連線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只要將兩支耳機取出後就可以與裝置進行連接,耳機內也會出現藍牙配對的指示聲音,而受益於藍牙 5.3 傳輸技術,無線傳輸距離也由原本的 10m 擴大到 15m,在無障礙空間的傳輸距離也由原本的 20m 提高至 80m,我自己在捷運站或等網路較為複雜的環境下使用是沒有出現斷線的情況。

這次 Aero Pro 雖然在體積縮小了 30%,但在機殼與腔體結構上也進行更新,除上方提到的 60.2 度斜角設計外,腔體機殼部分也較前代加大不少,以提供耳機與耳甲腔的接觸面積,藉以提升配戴時的舒適度與穩固性,加上耳機本體具備的 IP55 防水防塵等級設計,在運動時使用也不用太過擔心。耳機本身雖為入耳式設計,但短耳機導管的設計則大幅降低配戴時的侵入感,且實際配戴的壓迫感僅有約一成的感受,也是相當適合長時間配戴的一款真無線耳機。

左右耳機柄的三角形標誌下方則是觸控面板位置,不過各位可能要花點時間習慣位置與觸碰頻率的操作,另也要熟記一下觸碰操作的方式,因為算是有點複雜,不過使用者可以透過專屬的 My Tune 應用程式來針對不同觸碰方式進行操作功能的轉換,下方我也會提供官方的預設操作說明給各位參考,建議各位可以依照平時的使用習慣來進行調整,更能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
- My Tune 應用程式
- 韌體更新
- 音樂模式
- 超頻模式切換
- 超頻模式
- XROUND Pro 實境音效
- XROUND Pro 實境音效(電影)
- XROUND Pro 實境音效(電影)
- XROUND Pro 實境音效(音樂)
- 聽感設定
- TailorID 2.0 聽感量測個人化
- 環境聲音大小偵測
- 量測過程
- 左右耳各別量測
- 量測完成
- Turbo Bass

此外,應用程式也提供 Turbo Bass 強化低音頻的 1-10 段調整給使用者,而在實境音效未開啟時,也可選擇腳步聲強化、ACG、MOBA、人聲加強、低音增強、柔和、Podcast、搖滾共 12 種 EQ 等化器聽感模式,且前三個是針對不同遊戲所打造的聽感模式,也是目前市售無線耳機較為少見的設計。
- 主動降噪
- 通透模式
- 關閉
- 設定選單
- 個人化觸控功能設定

具備三種主動降噪模式的 Aero Pro,在實際的降噪表現上,以舒適模式來說,在未播放音樂時能聆聽到約 20~30% 左右的人聲聽感,但也保留約 10~20% 像是風噪聲或鍵盤敲擊聲,且不會出現不適的負壓感,整體的物理隔音效果算是相當不錯,而音樂音量開啟至 50 時就可以與外界完全隔離;而在交通工具模式下,我自己覺得主要是隔絕掉像是汽車引擎聲、風噪聲等噪音,保留對於高音頻的接受程度,像是捷運的警示聲或廣播聲,在同樣的音樂音量下,還是可以些微的聽到廣播聲。
最後的室內模式,我自己覺得降噪程度與舒適模式差不多,但像是鍵盤敲擊聲等會稍微明顯一點,人聲的量感則會稍微降低。我自己覺得 Aero Pro 的實際降噪效果有 VOCA 旗艦級真無線的水準,但以降噪的頻寬來說似乎沒有 VOCA 來得那麼寬廣,三種降噪模式能適配不同的環境,但以 XROUND 的技術來說,我更希望下次會出現自適應降噪模式,就不用每次都要手動調整啦~~


Aero Pro 的多情境通透模式也是相當特別的功能設計,在三種模式下均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環境聲音量感,不會有針對特定某個頻段有放大的聽感,不過在通透加強模式下就會有中高頻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非必要時我不太會開啟此模式,除非是在戶外運動或是有重訓器材的健身房才會開啟這個模式。當然所有應用程式的功能,都可以讓你依照個人習慣去調整,我這邊提供的是本身體驗後的經驗,僅供參考而已。

Aero Pro 與 VOCA 旗艦款同樣採用 9mm 規格的耳機驅動單體,不過相較於 VOCA 使用鍍金振膜動圈單體,Aero Pro 則是使用高分子複合鍍鈦材質打造而成,因此在聽感上還是會有些許的差異。Aero Pro 為人聲較為後靠的調音設定,以標準的 EQ 等化器模式來聆聽,可以感受到低音扎實且延伸感十足,但力道與回彈性較為不足。
中高音頻醇厚溫暖但高音不夠清亮的聽感,比起 VOCA 三頻較為均衡的調音來說,Aero Pro 則是偏向一般消費者主流喜好的中高音頻來進行優化,再加上人聲的細膩感演繹相當夠水準、聲音解像能力也有中上的水準,卻也不至於讓定位在電競耳機的 Aero Pro 變得不適合用來聆聽音樂,而各位也可以透過應用程式隨時調整喜好的 EQ 聽感,則是另外一個對於聲音有加分效果的設計。

最後當然要來跟各位分享一下 Aero Pro 在遊戲上的聽感體驗,先以單純的藍牙連接 iPhone 15 Pro Max 與 Sony XPERIA 1 V 兩款智慧型手機來說,像是 FPS 類型遊戲《決勝時刻:Mobile》或音樂節奏遊戲等,就已經可以幾乎感受不到有延遲感的情況,當然如果你想要更低延遲的聲音感受,我這次使用的兩款智慧型手機都可以接上專用的發射器來進行搭配,提供更低延遲的聲音表現,但我自己覺得像是手機或平板這類的行動裝置的在使用藍牙與發射器下真的沒有太大的差別...


- PS5 連接
- Switch 連接

- ROG Ally 連接
- Steam Deck 連接

總結一下這次體驗的這款 XROUND Aero Pro 低延遲無線耳機,時隔三年之後再次推出的低延遲無線耳機新品,在耳機、充電盒體積變小的情況下更容易讓使用者攜帶外出,且具備音樂與超頻兩種聲音模式,讓這款雖被定位在電競耳機產品線,但能保有水準以上的聽感,搭配單次音樂播放的續航力我自己測試過可達 7 小時 23 分鐘(降噪開、AAC 與音量 50)也算可以接受,如果是搭配發射器在遊戲掌機上使用,耳機的續航力也領先掌機本身的電量消耗;且這次 XROUND 給予 Aero Pro 低延遲耳機超完整的天賦樹,幾乎可以追上自家的 XROUND VOCA 旗艦真無線降噪耳機的水準,在同樣保有競爭力的售價,以及能同時滿足音樂與遊戲的情況下,確實是滿值得考慮入手的一款無線耳機。
※ 福利社 ※









Model:子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