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前言

早些年看過一部電影「太平輪」,再加上常常聽到中華民國的「太平島」,大漠一時之間誤將「和平島」認成「太平島」😅

就在這個錯誤下,大漠就胡亂的收尋景點,結果就意外地來到 「和平島地質公園」 😂

說明一下「太平島」可是「我國最南邊的領土」,而且是軍事管制區域,一般民眾是無法抵達的,因此也沒有開放光觀,所以除了軍人,其他人是無法目睹它的真面目😖

而「和平島」以前叫做「大雞籠嶼」,是基隆最早發展的地區,所以歷史課本上所說的「雞籠」可不是現在「基隆」,為什麼老師都沒有告訴大漠呢 😂

現今「基隆」以前叫做「小雞籠嶼」,據說是怕大小雞籠嶼被誤認,所以「大雞籠嶼」歷經的多次的改名,最後成為了現今的「和平島」,而幸運的「小雞籠嶼」則是獨佔了「基隆」這個名稱 😆

前言
一、沐春眺台 (島中島)
二、萬善公
三、九曲橋
四、琉球漁民慰靈碑
五、環山步道
六、遊客中心
七、和平島雷達站
地圖

一、沐春眺台 (島中島)

進入「和平島地質公園」,迎接大漠的居然又是一座島,「和平島」中還有島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這座小島原來是處於「中山仔嶼」和「社寮島」中間的位置 。

後來「中山仔嶼」和「社寮島」經歷了填海造陸,而兩島相連在一起成為了「和平島」 ,而中間的小島就意外成了「島中之島」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在「沐春眺台」上可能會看到一些垃圾,但這可不是有人亂丟垃圾喔 ~

其實大多數的垃圾都是從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順著洋流漂流來到此處,碰上了礁石,而卡在此處,可以說是清都清不完阿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從側面看「島中之島」,大漠發現它其實還蠻大的呢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要深入「和平島地質公園」一點,才會遇上重要的「導覽圖」,讓大漠有點不理解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二、萬善公

在「和平島地質公園」最奇特的是裡頭有一間「陰廟」,不知道是不是太靠近海邊,所以只好把它也納入「和平島地質公園」的範圍內 😆

聽到「陰廟」可不要感到害怕,它的由來是可是很溫馨的呢 😇

由來是在早期,多數人都在外討生活,但總有一些不幸的人,發生意外死亡的人,又找不到他的家人來認領,在傳統觀念中死者是需要祭拜的,於是在地鄉親會為這些人建立一間「」,並祭祀他們希望他們可以安息 ~

因為這些「」所祭拜者,不是修練得道者,也沒有天庭受封成為「正神」,為了區分所以稱這些廟為「陰廟」,像新北有名的「十八王公廟」這是屬於這類廟宇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這是「萬善公」每天都可以欣賞的廟前風景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像「藍莓」的「厚葉石斑木」~

大漠每看到一次,就想說一次 「像藍莓」😆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三、九曲橋

這次來「和平島地質公園」是想看看「九曲橋」那頭的風景,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開放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原來是被列為了「岩石管制區」,需要申請才能進入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只好在欄杆外頭癡癡望著「九曲橋」。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感覺山後頭,別有洞天阿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四、琉球漁民慰靈碑

日劇時期時,有「沖繩居民」移居至「和平島」,其中「內間長三」先生還教導台灣人「捕魚」及「採集海菜」維生 ~

為紀念兩地人民的友誼及歷史,而在此建立了「琉球漁民慰靈碑」雕像。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因為「琉球漁民慰靈碑」在海邊,所以也受到了「海蝕」及「風蝕」影響,不幸的斷了一隻腳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琉球漁民慰靈碑」後方,可以觀賞「海蝕平台」,還可看見遠處的「基隆嶼」~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剛好碰上了「海埔姜」,盛開著他漂亮的花朵,看起來終於不像雜草了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五、環山步道

(一)、海蝕地景

環山步道」沿途上,也有豐富的「海蝕地景」,不只可以一邊爬山運動,還有美麗風景可以欣賞 ~

可以彌補無法欣賞「九曲橋」內「海蝕地景」的感受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登高望遠,更可以感受到「海蝕」和「風蝕」對海岸的影響有多大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介紹牌上,說我們的地表有如一塊「蛋糕」,被「貪吃的海」慢慢的吃掉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所以說這的條路,在很久很久以前,可能是可以通往那塊「蛋糕」的,只是被吃掉了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一塊「蛋糕」分兩半,中間成了「海蝕平臺」~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二)、番字洞

曾經有一群「荷蘭人」被「鄭成功」,打到躲在對面「蛋糕」上其中一個山洞中,還在山洞口留下了「荷蘭文」,所以被我們稱作「番字洞」😆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每次看照片要找「番字洞」,都要玩「大家來找碴」才能找到它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地上一塊一塊像「豆腐」的「豆腐岩」,在「日本人」的眼中像是「一千張榻榻米」堆疊起來,被「日本人」稱作「千疊敷」😆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不過在大漠眼裡,還是比較像「豆腐」😂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三)、等嶼亭

再往前走,有一座涼亭,叫做「等嶼亭」。是不是在此處休息的人,都在等待「基隆嶼」靠近「和平島」😆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等嶼亭」右側懸崖下,滿滿的「蕈狀岩」~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左側懸崖處,則是有一道深深「海蝕溝」~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四)、海豹岩

又要來玩「大家來找碴」囉 ~看看那隻「海豹」躲在哪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要找到「海豹」的話很簡單,就到牠的「眼睛」,就可以發現牠啦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海豹」旁有好多「豆腐」~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還有好多「蕈菇」~

看起來是一隻很 「貪吃的海豹」😆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回頭看看「環山步道」,倒底是在環哪座山 ~

山看起來還蠻陡峭的,而且也是受到「海蝕」和「風蝕」影響,表面都凹凸不平的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離開「等嶼亭」前,在拍一張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繼續往「環山步道」的終點「遊客中心」前行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五)、豬腳岩

蕈菇」裂開之後,會變成香噴噴的「滷豬腳」~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不知道為什麼,大漠看到這支「豬腳」,真的有點想吃它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六)、彈塗魚岩

第三關「大家來找碴」來囉 ~

對了 ~ 指示牌上的圖畫,就是在畫這些岩石的外型,方便大家找尋喔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彈塗魚」有兩顆大大的眼睛,找起來不犯難,超級輕鬆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七)、海兔岩

最最最後一關「大家來找碴」 ~

指示牌上沒有畫圖的話,就看看指示牌的外觀,外觀可是模擬岩石的外型呢 ❗❗

瘋狂的給給大家提示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海兔」其實是「海蛞蝓」,不是「兔子 」~

被叫做「海兔」的原因,是因為它有一對「長長的又像耳朵的觸角」,看起來就像「兔子 」的耳朵一樣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離開「海兔岩」不久,會看到戰爭遺留下來的「碉堡 (放哨點)」。

想想就覺得有點可怕,願世界和平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繼續來看看,奇特的「海蝕地景」吧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基隆嶼」看起來就像一頭「大鯨魚」,牠的尾巴還會露出海面的樣子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八)、萬人堆

這密集「蕈狀岩」,真是令人「密集恐懼症」發作阿 😖

這群「蕈狀岩」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萬人堆」。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如果從「遠處」看這群「蕈狀岩」,就好就看到好幾個人頭一樣,像是有幾萬人站在海岸邊 😮

當年是不是有「阿兵哥」,誤認有敵軍登入搶灘阿 😕

還是敵軍認為,我們岸邊有好多軍人把守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山壁上的圍牆有幾個孔洞,大漠怎麼看都有點像「碉堡的出槍孔」,但這地形又好像不是,充滿了疑惑 😕

而現在更是長出了「樹根」,令人無法想像阿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再走一小段路,看到外型是一座「城堡」建築,表示離「遊客中心」不遠了 ~

遊客中心」的外觀,是復刻「西班牙人」在「和平島」上,所建立的「聖薩爾瓦多城」😎

原始「聖薩爾瓦多城」遺址,已經在二戰完全摧毀毀,現在只能靠「遊客中心」呈現部分的歷史了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六、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附近的「海蝕地景」,雖然看起來很容易進入,但是整個「海蝕地景」區,都是「岩石管制區」,要申請才能進入 ~

好好保護我們的特殊的環境,也是好好保護我們的觀光資源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岩石管制區」裡,滿滿的都是「蕈狀岩」~

雖然不能進入「岩石管制區」,但可以學學知識,看看「蕈狀岩」是怎麼變成「女王頭」的,又是為什麼會「脖子」斷裂的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不知道是不是「漲潮」,海水會淹上來後,而留下的「神秘的小水池」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夏日玩水好地方 ~

但今天很冷都沒有人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遊客中心」有「廁所」可以放鬆一下 ~

有「盥洗室」清洗一下,洗淨泥沙 ~

還有「販賣部」購物一下,讓荷包乾扁一點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聖薩爾瓦多城」的城牆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這因該是古代「砲手」和「槍手」的視角吧 ~

大漠感覺這城牆,沒有甚麼保護力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七、和平島雷達站

逛累了 ~

來去「環山步道」的那座山的「山頭上」,吃吃蛋糕、喝喝茶、泡泡咖啡 ~

山頭」有間「雷達站咖啡」,原本是一座「軍事用的雷達站」,在越來越和平的情況下,軍隊也不再駐軍於此,雷達也可能因老舊而移除,如今只留下了一些軍事遺跡。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後來政府為了促進觀光,將此地交由民間團體經營,成為了「雷達站咖啡」~

建築本體雖然還是 「雷達站基地」,但內外都經過裝潢,現在已經看不出來有任何一點「軍事用地的樣貌」了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軍事基地」的特點「視野特別良好 」,所以「雷達站咖啡」這裡視野真的超棒 😁

不吃東西,也是「建議上來看看」,還可看到「九曲橋」後頭的地質全貌 👍
【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地圖



千疊敷
大雞籠嶼
北濱公路
豆腐岩
和平島地質公園
和平島雷達站
海豹岩
海蝕平臺
海蝕洞
海蝕溝
基隆景點
等嶼亭
遊記
臺2線
彈塗魚岩
豬腳岩
蕈狀岩

本文同步發表於:【遊記】「雞籠」不是「基隆」,最早的「雞籠」是一座島,和平島地質公園 - 大漠國渡
「大漠國渡」的「大漠」https://kusdom.com/desertcountrylife
感謝樓主分享...2-30年沒去過了
大漠國渡
哇 ~ 還真是好久沒去了 [笑] 變化是不是很多啊 [不知]
大漠國渡 wrote:
原來是被列為了「岩石管制區」,需要申請才能進入 😖


上次也是撲空 才知道原來是作為教學區 要提前申請才行 不過之前是夏天去 熱爆! 整個島沒有啥植被跟遮蔽物 還是秋天去比較好 夏天去就是玩水
大漠國渡
「撲空」有伴了 [笑] 陰天去也不錯 [XD] 只是有點灰灰的...
好多可以去的地方
看起來很不錯 很優秀
大漠國渡
[謝謝][謝謝][謝謝]
之前去都是吃海產,沒想到還有地方玩...
大漠國渡
肯定是海產比較有名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感謝分享,增長知識
大漠國渡
[謝謝][謝謝][謝謝]
規畫的不錯~最近基隆再大撒錢的樣子
大漠國渡
規畫的不錯,撒錢才有意義阿 [笑]
以前去和平島公園沒什麼人很愜意
現在旅客好像有比較多了?
大漠國渡
可惡!! 我沒有感受到愜意 [XD] 旅客真的挺多的
大漠國渡 wrote:
前言早些年看過一部電...(恕刪)


去過一次和平島

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
大漠國渡
我也是也這種感覺 [+1],那裡的時間好像定格在上的時代 [^++^]
感謝詳細介紹
大漠國渡
[謝謝][謝謝][謝謝]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