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仙草花田
- 羅屋書院
- 已收割的稻田
▓▓ 豫章堂羅屋書房 ▓▓
豫章堂羅屋書房所在的上南片庄,是關西鎮上具有相當規模的單姓羅姓聚落。1751(乾隆16)年,羅氏家族先祖渡海來台,從淡水遷徒到現南山里上南片開墾,並陸續召喚大陸廣東省蕉嶺縣之宗親來此。之後,家業漸興,至羅碧玉公時開始興學,建立學堂才有書院之存在。而「豫章堂」原應為羅氏宅邸,並作為祠堂之用,又因有眾多羅氏字弟在此處讀書習字,因此而被地方人士稱為「羅屋書院」或「羅屋書房」。興建時係由羅碧玉公與太和宮一同起造,邀請大陸建築師傅施工,並選用大陸建材建造,故自1904年起歷時12年完工。由於當時羅家家業興旺,因此在客家人勤儉的原則之下,仍然在建築方面內斂的展現了財力。豫章堂羅屋書房整體規模為一堂四橫之大型三合院客家宅院,從正堂及左右兩橫屋的屋頂與立面,即可看出精緻建築工法及建築材料,可說是少見的具有高水準建築技藝民居。要進入羅屋書房前,必須先經過這道門樓。現今,門樓也已經相當少見。
有沒有發現腳踏車上有一位汪星人?

眼睛大大的望著老狗,心想遇到同類了!
只是,為什麼你會在這裡呀?

門樓旁的說明牌,上面除了老照片外,下方的文字簡單的講述了羅屋書房的歷史。

門樓的後方。在從前,門樓應該有門的,用途當然是防禦盜匪用。
可是,門呢?

門樓旁有株樹葡萄,果實直接結在樹幹上是它的特色。
不過,老狗對這種植物敬而遠之,因為果實和葡萄天差地遠,又酸又澀,難以入口。

再往內走個幾步,就是內圍牆外,可以見到正身與左右兩側的第一排橫屋。

站在內埕中央,拿出超廣角鏡來,看看這3棟建築的正立面。
雖然是民宅,但立面裝飾頗為繁複,待會兒來仔細看看。
- 右內橫屋
- 正身
- 左內橫屋
至於前面提到的「一堂四橫」,外面應該還有左右各一道橫屋,它們去那兒了?
左右的外橫屋與外圍牆相連,不與內圍牆相連,可以經過內、外圍牆之間的空間後到達。
只是現在看起來好像還有人居住,就不去打擾了。
- 右外橫屋
- 右外橫屋外側
- 左外橫屋
走進內埕,當然先看正身。整座正身建築為五開間,第一眼會發現立面向內凹,稱為「凹壽」,客家用語稱「凹肚」、「塔壽」。

仔細看明間檐牆,不止上方「豫章堂」石匾精緻,左右兩側的石刻透雕也相當精緻。

左右兩側的檐牆與對看堵,則有著更多的可看性。
不止石刻而已,包括泥塑、磚雕與交趾陶燒都出現了,整體感覺相當華麗,也可見百年前羅家的家業有多興盛,才能有額外的財力來精修自家的宅第。
對看堵上有泥塑與石刻,檐牆上有竹節窗與磚雕,上方水車堵有交趾陶燒,門邊對聯也是石刻,在百年前沒有相當財力,沒辦法把自家住宅蓋出這些裝飾來。
- 右側檐下
- 右側對看牆
- 右明間檐牆
- 左明間檐牆
- 左側對看牆
- 左側檐下
一些細微的地方都有石刻,已經算的上不簡單了,而且,這些石刻不是隨意刻一刻,圖案稱的上精緻。
- 右側裙堵
- 門前踏階
- 左側裙堵
- 立柱柱腳
至於檐下的屋架結構,可以見到瓜筒上有疊斗,其間的員光、束隨等部件裝飾精細的木刻。
- 右側屋架
- 左側屋架
如果對於水車堵的交趾陶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的特寫照片。
至於水車堵裡上演什麼歷史故事,這老狗就不清楚了!
- 右側水車堵
- 右檐牆水車堵
- 左檐牆水車堵
- 左側水車堵
走入正身大門,抬頭繼續看屋架。
這裡採用的是民居中常見的建築型式—擱檁。

左右側通往廂房的門上有泥塑彩繪裝飾。左右側的廂房似乎另有用途,老狗就不進去探險了。
- 右側
- 左側
在正廳內有一些說明海報。
這張說明這棟老屋的相關資訊。

上南片地區的地理位置。

這張則是說明老屋的起造人羅碧玉公的事跡。

走出正身,回到內埕中,先看看左側橫屋,會發現立面的裝飾以紅磚的排列變化為主。

左側橫屋的入口,門旁兩面由磚雕所構的幾何圖型,相當吸引目光。

門上方的匾有「紫氣東來」四字,至於那個蜂窩嗎?放心,現在沒蜂住在裡面。

左右兩側的延伸,也是以紅磚的排列,讓立面多了些趣味。
牆上緣則有泥塑裝飾,可惜的是年代久遠,未曾整修,泥塑顏色幾乎都褪除。


右側橫屋的造型與左側橫屋類似,立面的裝飾同樣以紅磚的排列變化為主。

右側橫屋的入口,有著和左側相同的磚雕裝飾。

唯一不同的是上方的橫匾,寫的是「爽挹西山」。

左右兩側的延伸,同樣也是以紅磚的排列作為裝飾的重點。


由於羅屋書房目前兼作為民宿,左右橫屋可能是住客的使用空間,老狗也就沒進門去探險了。所以古厝的造訪,到這裡告一段落,走到羅屋書房外的道路上,準備往下一處移動。
不過,無意間發現此地視野真好,特別是在稻田收割後。

不知何方大德,在這裡放上這3個給遊人拍照用的鐵架?

這3個鐵架活像是相框,頗適合拍網美照的!

這條小小的道路,就是上南片的主要道路,一側是山,另一側是河谷平原。

最後,幫帶老狗來的阿塔控比和羅屋書房拍張合照。
可是,羅屋書房在那兒? 有看到照片中的馬背屋脊與燕尾嗎? 那就是了!

羅屋書房在那裡?就在關西市區外圍,距離市區只有幾百公尺而已!
▓▓ 仙草田共學團 ▓▓
「仙草田共學團」就在通往羅屋書房必經之路上,是一處面積不大的農地,上面種植著仙草。這個「仙草」,就是我們吃的那個「燒仙草」的仙草。目前正值開花時節,整片粉粉嫰的粉紫色仙草花,想必是各方正妹們夢寐以求的IG打卡景點。老狗即然路過此地,在不趕時間的情況下,就停個車來拍拍照好了!

下車一看,這一大片像是草地的,其實是水稻田。仙草田在遠方。

還沒收割的水稻田,看起來像是溼地一樣。

走到仙草田,這片木板該算是它的門牌吧!
原來,這是由地方文化組織舉辦的活動,讓民眾了解仙草到底長什麼樣子。

11月是仙草開花的日子,整片的粉紫有點像薰衣草,只是個子矮了一點。

整片毛絨絨的粉紫色,如果出大太陽應當挺漂亮的。
可惜大概十分鐘前,天上雲層忽然變厚…


在仙草田旁的一棵大樹,可能是很像池上的金城武樹一樣,孤自挺拔於田野之間,所以被稱為「上南片金城武樹」。不過,這棵樹的樹種與池上那棵應該不一樣。

仔細看看葉子,這棵是鳳凰木呀!

樹下裝上相框給遊客拍照用。

站在樹下看這片仙草田,掛上O記無恥濾鏡,出現挺有震撼力的效果。...


附近的景點導覽牌。其實上南片就在關西市區外,慢慢步行也可以順道逛市區古蹟。

「上南片金城武樹」所在位置,景觀其實挺不錯的!

站在相框前往下一看,一大片的仙草田!
只是這框好像太大了,大到相機鏡頭吃不下它。

仙草開花如果開的夠齊,整片粉紫是很漂亮的!
不過,這個角度似乎不怎麼理想!


讓金城武樹當背景,其實是個挺不錯的選擇。


至於粉紫色的仙草花,究竟長什麼樣子? 就像這樣細長一條。

仔細看,就會發現是由許多朵小花組合而成的。

老狗忙著拍仙草花,這位朋友忙著工作,所以就把它一同收進相機中了!

據說近幾年因為氣候變遷,蜜蜂難以生存,造成植物授粉困難,以致於無法結果,影響水果產量。在某些地方只好養蒼蠅來作為授粉之用,只能說氣候變遷影響真的很大,大到影響人類生存。

所以,還能看到蜜蜂辛勤工作,要感到十分幸福才是!



雖然仙草花開的不算非常密,但換個角度還是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然後,一大團遊客來了,爭相拍照。
不如老狗幫他們拍照好了,還有仙草花當前景!

最後,就放上老狗亂亂拍的仙草花照片當作結尾吧!
偶而要換個模式,夢幻一下……





仙草田共學團在那裡? 在Google map 上以「南山金城武樹」做為設定就可以到達此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