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在10月中排定今年的剩餘年假時,在不知道有這件事的情形下,把前天(12/4)預排了年休假。大約2個星期前接到女兒的通知,說她要去參加這個活動,因為學校開了對應的微學分,於是就很巧合的利用預排年休假去了一趟埔里,參加了部分的「造醮」活動。
「醮」是什麼意思? 現在知道「造醮」的年輕人不知有多少?
「醮」是道教祭典儀式,也是在從前臺灣民間很常見的活動。
而舉辦這種祭典稱之為「造醮」,通常由一地(境)的寺廟與當地民眾共同舉辦。
有祭祀神明祈求庇佑的「清醮」,也有超度亡靈的,像是「中元醮」
在老狗小時候到年輕時,常會聽到某某地方在「造醮」。
「造醮」當中的儀式、活動很多,時間長短則不一,但最後一段會接著「普渡」。
如果家中位在「造醮」的境內,通常會辦流水席,邀請親朋好友來共襄盛舉。
老狗小時候臺南老家附近就曾「造醮」,當時四處都會見到大型,以食物「組合」而成的人偶。
而長輩的好友家附近如有「造醮」、「普渡」,也會來邀請吃流水席。
老狗對於「造醮」的印象與知識,也就僅止於此。
來臺北念書加工作30多年,就鮮少聽到臺北市區中的那個區域在「造醮」。
或許是生活型態不同,導致傳統的習俗在無形中流失吧!
所以,想要回憶找回昔日「造醮」的情境,只得遠離臺北,到「內地」去找回昔日的記憶。
然後把看到的影像記錄在這篇分享文中,對傳統民俗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參考參考。
這次的「造醮」共分為主壇及東、西、南、北四座壇。
主壇位在祀奉媽祖的恒吉宮,而南壇就在宮前的空地上,
因此我們以主→南→西→北→東,順時針的方向參拜四座壇,
分別記錄在【主壇 — 恒吉宮】、【華現南壇】、【虎嘯西壇】、【金旺北柱】、【龍騰東壇】當中。
各座醮場中,因為要參拜醮壇,所以是其中之一的參訪重點。
另一個參訪重點就是各醮場中的供品,可說是集創意之裝置藝術展品,相當有趣。
對前面講的兩大重點有興趣的朋友,就請繼續往下看吧!
◢ 主壇 — 恒吉宮 ◣
「造醮」的主壇就位在恒吉宮前,在還沒見到廟門前,先讓米龍出場。
米龍是「造醮」科儀中很重要的角色之一。

來張特寫照片,可見此龍為米所塑,身上則用金幣做成的鱗片。

這條米龍雖然不似其他廟宇的米龍那麼壯觀,但左看、右看、就會發現它精緻之處。
- 右視
- 左視
由於廟內正在進行科儀,所以廟門是關著的。
但在廟門之外則有數尊紙塑神明。

至於祂們是何方神聖,老狗沒有深入研究,也不清楚呀!
- 虎邊神明
- 中門神明
- 龍邊神明
除了這幾尊紙塑神明之外,在米龍的旁邊還有一座紙塑船,應該是要敬獻給神明的。

另外還有金銀財寶和衣巾,以及廟亭等,都是要祀奉給神明的。


龍邊前埕中有台灣玻璃館提供的玻璃製鮮花素果,光線照耀下挺好看的。


在米龍的正前方則有歌仔戲團的表演,這種野台戲現在可說幾乎完全見不到了。
- 歌仔戲敬神表演(1)
- 歌仔戲敬神表演(2)
- 歌仔戲敬神表演(3)
- 歌仔戲敬神表演(4)
廟門之內有「豎燈篙」,是「造醮」法會中用以指引天神地祇、孤魂野鬼的科儀。

燈篙的位置就在廟門口旁,上懸燈火、旗幡。

在直通主壇的一路上,很容易見到像這樣的燈籠隧道。
其實這時車子不少,老狗等了一小段時間才拍的到像這樣淨空的畫面。

在恒吉宮入口旁的Q版媽祖花燈人偶,兩旁各為Q版千里眼和順風耳,進出主壇時會見到它們。

◢ 華現南壇 ◣
南壇就在恒吉宮外面的廣場上,只要走出恒吉宮廟門,再走個幾分鐘就到了。這是南壇的大型入口海報,說明了「造醮」的時間是從11/29到12/6。
但是另有「花醮」,活動從12/5到12/20,位置在市區外的花卉農特產中心。

星期五晚上,供桌都準備好了,等星期六一早就可以把供品放上桌,在最後的普渡時用。

另一面南壇介紹海報。因為位在境南,所以代表靈獸為朱雀。
這裡除了醮壇之外,還有許多花卉造景的展示,很漂亮的!!

花卉造景展示區,順著醮場的邊緣設置。
南壇因為鄰近主壇,是各壇中人氣較旺的。
所以要拍到沒有遊客的造景畫面,只能碰碰運氣。
- 造景(1)
- 造景(2)
- 造景(3)
- 造景(4)
沿著這些花卉造景與人潮前行,就來到了醮壇的正前方。
在這裡找好位置,記錄這12年一次的盛會。

現在的燈光技術遠比老狗小時候進步許多。早期醮壇的燈光都是用電燈泡,現在都是多色LED燈,所以留在原地仔細看,會發現醮壇燈光會變色。
來個組圖比較一下。
- A
- B
- C
南壇中有道士在進行科儀,但是是進行什麼,這老狗就沒研究了。

在醮壇的各層布置中有許多人偶,部分人偶是會動的。


像照片中的這2個人偶就像在扶乩,他們可是會動的。
只是那動作是周而復始的重覆進行,和老狗小時候看到的人偶一樣,幾十年來可說是沒有「演化」……


在醮壇之前的「供品」,有豬有羊,都是用麵線和炊粉組裝而成。
可以把它們看作是另類的裝置藝術。。。

- 麵線炊粉羊
- 麵線炊粉豬
另外還有巨大金元寶和整桌子的海產。
不過,這些螃蟹、魚、青菜...都是模型。
至於供桌上的小金元寶,老狗猜測是巧克力……



在醮壇旁的玻璃船。

在南壇還有一小區海報展示,是說明和「造醮」有關的種種事情。
老狗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從這些海報中找出來的資訊。
- 醮場說明
- 豎燈篙與放水燈(1)
- 豎燈篙與放水燈(2)
- 三獻說明與過往
- 過去造醮記錄
- 文創紀念品、商品
- 主題看板與紀念章
因為太晚醮場也是會熄燈的,而老狗只能待埔里一晚。
所以在時間有限下,要速速往西壇移動去。
◢ 虎嘯西壇 ◣
從南壇到西壇大約5分鐘的路程,一路上就看到不少在街道上的裝飾。
等紅燈時,抬頭一看就看到「虎嘯西壇」。
在傳統上,西方天空的靈獸就是白虎,所以稱為「虎嘯」吧!

街道上方裝飾著燈光,現代的「造醮」倒是變的有點像是嘉年華會。

到了西壇的入口,遠遠望去根本就是夜市。

從西壇的拱門可以見到遠方的醮壇。
然而,西壇的入口不止有拱門,左右還各有大型神明一尊。
這2位是何方神聖,恕老狗不識泰山。
- 右側神明
- 入口拱門
- 左側神明
在這拱門的外面兩側都是攤販,其中最特殊的是這一攤。

拱門內則有街頭藝人的表演。

西壇與慈濟功德會有合作,因此慈濟功德會也在這裡擺攤。


在這裡,另外還有加了許多文化成分的展出,就是大埔里地區的老照片展覽。
因為遊客很多,老狗隨手翻了幾張海報做為紀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走過老照片展區,就到了醮壇的正前方。
西壇是各壇中最為高大的,較其他3座壇各多了一層。
壇前的白虎和城牆,讓整座壇顯的相當有氣勢。

換個角度,換個位置,會看到不一樣的醮壇。
連狀元紅、女兒紅都上場,應該和埔里酒廠位在埔里鎮西側有關。
- 白虎特寫
- 中央
- 右側
- 左側的狀元紅
- 右側的女兒紅
醮壇內的人偶,當然一樣是會動的。

老狗錄了2小段影片來分享。
和南壇一樣,人偶的動作是固定的,看起來相當有趣。
- 人偶動作(1)
- 人偶動作(2)
至於壇前的供桌與供品,雖然大部分都還沒上桌,但是已經上桌的部分,可是相當精彩。
照片中的贔屭,身上貼的都是金幣。

然後,這是什麼龜?
鳳梨柳丁龜?

大船入港,整船的關廟麵、炊粉,還有埔里特產美人腿,是不是很神奇?
- 船首
- 船身
- 船尾
然後,這可厲害了,由烤魷魚組合而成的章魚。

最猛的是,它是會動的。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傳統的白米山。

也有放在供桌上的麵線小豬

西壇這裡已經有一條長桌上了供品,遠遠看去很壯觀。

光看這些供品就像是裝置藝術一樣,帶有許多創意。
如果覺得還不過癮,那一旁還有別的創意造景。
例如變形金剛。
- 變形金剛(1)
- 變形金剛(2)
或是燈飾造景。
- 造景(1)
- 造景(2)
- 造景(3)
還有傳統的捏麵人。

逛到這裡,老狗覺得好像進錯棚了…
不是來看「造醮」的嗎?怎麼好像是來看傳統裝置藝術展?

要離開西壇之前,又看到了這座拱門。
從裡面往外看和從外面往裡看都很亮眼。

但是,這個拱門還不是最亮眼的,西壇專屬的接駁車才更吸睛。
我們運氣很好的遇上了它。
有著動感亮眼的牛車頭。

五彩繽紛的車身。

後面還拖了2節客座。

這堪稱是夜晚中最亮眼的「花車」了。
不過移動速度實在太慢,搭這個應該算是搭趣味的,真的要在一個晚上參拜各壇,靠它應該不可能。
時間有限,老狗和女兒速速往北壇移動。
◢ 金旺北柱 ◣
北壇離西壇較遠,騎車大約8分鐘,但它的位置就在信義路上,好找許多。大門的造型有點像是武俠劇中的客棧,不知是不是老狗想太多?

還沒進門前又遇見了「台灣牛」,這應該和剛剛在西壇遇到的是不同一部才對。

進了大門立刻見到女神,雙手比讚迎接參拜的人們。

找到北壇的立牌,留做紀錄。
剛剛西壇的就忘記拍照了。
至於為什麼「北壇」自稱為「北柱」,這老狗不了解。

在北壇有另一個有老照片的展覽:埔里街政百年紀念歷史影像特展。
這個展出的內容偏向自日治時期以來的官方治理立場,從1920年設臺中州能高郡埔里街以來的官方歷史。由於1920年至今正好100年,所以稱為百年紀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時間有限,簡單看看故事與老照片,繼續往醮壇方向移動。

在醮場邊都是由附近的商家提供的植物造景,老狗個人是對它們沒什麼特別喜好,但應該有人喜歡這一味。
- 台一農場
- 獅子會
- 鯉魚潭
- 華秝農場
- 華岡保全
一旁還有早期農機展。

由於整座醮場呈長條狀,走了一陣子才來到醮壇前方。
北壇較西壇為小,和南壇大小差不多。

在醮壇的正中央就是女神慈愛的眼神。

在醮壇中,當然有部分的人偶是會動的。
轉個方向,見到了北方天空的靈獸,就是長的像龜又像蛇的玄武。

北壇的另一邊是一大片的燈海牆,遠遠望去很壯觀。

而在燈海牆下方則是由企業提供的植物造景,仔細看看很有趣。
因為裡面有一些花草是食材偽裝而來...

- 1
- 2
- 3
- 4
- 5
- 6
- 7
還是一句話…「時間有限」,我們得在熄燈之前走完4個壇,所以要往東壇移動去。
不過,在北檀外大樹上的燈飾挺漂亮的,紀錄一下~~~


◢ 龍騰東壇 ◣
由於東壇入口前方有一大片攤販,而老狗與女兒走到這裡,其實已經有點累。所以抄小路,從醮壇的後面走入醮場。
因此第一眼看到的是醮壇的背面……

這場「造醮」的搭壇方式還真是傳統,就像老狗小時候一樣,主要都是用竹子搭的。
而不是像現在蓋房子的鷹架,改用組成式的鋼架。
東壇醮場內,最負盛名的就是這一條長長的燈海隧道,這應該可說是網美最愛。

借用一下前面的2位路人…


我們在這裡還遇上了外拍,不知這該怎麼說?
要說是善加利用資源嗎?畢竟「造醮」還是宗教活動,搞外拍似乎有那麼一點怪。

女兒正在鍛鍊攝影眼中,或許在未來的學業上用的到。

走了一小段燈海隧道,差點忘了主角。

東壇的造型和其他各壇有點不同,左右側都有塔樓,但第一、二層的中央向外凸出。
壇前左右側各有一尊神明塑像,很像是千里眼和順風耳。
- 右側
- 中央
- 左側
- 中央凸出部位
在醮壇前有頭豬,一樣是炊粉和麵線做的。

有豬就有羊,絕對不會缺席的。

位在一旁的青龍。。。
傳說中,東方天空由青龍主掌,所以才稱作「龍騰」。

而在壇前的主供品桌上,有不少有趣的「作品」…

例如主供桌上精緻的馬卡龍和蛋糕。。。

- 1
- 2
- 3
- 4
- 5
還有傳統的大餅和糕。
- 大餅
- 糕
兩旁有海產,不過供奉的方式很有創意。
像是這頭獅子的鬃毛,由魷魚組裝而成~~~

- 鬃毛(1)
- 鬃毛(2)
- 背上的毛
然後這對龍鳳,身上是巧克力金幣和香菇。
- 龍
- 鳳
還有餅乾組裝而成的大魚。

走到這裡,老狗以為又到了裝置藝術的展區了。
還好,位在東壇側邊的供品放的比較齊,可以看到很壯觀的「供品海」。

對了,這裡也有一小區的埔里歷史照片展出,或許因為空間關係,設置在洗手間附近,有點美中不足。
- 歷史埔里
- 古書舊籍
- 舊明信片
老狗與女兒逛完5座壇,時間已晚,是該回旅館休息的時候了。
最後用這張巨龍的照片來做個結束吧!

另外,「造醮」是全埔里鎮民全體參與的活動。
而「造醮」儀式中齋戒又是必有的部分,目的是要表示境內善男信女對神明的虔誠。
因此在11/29至12/5這七天內全鎮茹素,甚至連餐廳、小吃攤等等都改賣素食。
老狗在12/4這天和女兒街上覓食,就親眼見到小吃店門口貼上大大的「素」,
還有休息中的貴族世家…

旅館的早餐餐點也全為素食。
這可是相當難得的經歷,將一併紀錄在下一篇分享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埔里川味麵館、埔里城商旅|天一大飯店、順騎自然 — 參加『埔里醮好—埔里鎮庚子年大埔城祈安護國清醮文化節』的食、住、行紀錄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