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海漾風華」,是清治時期的官宦之家,日治時期重修的市區三合院。
時至今日,屋主自力修復保存,租予老闆開設文創小店。
期待有更多人能認識清治時期的民居。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會知道「海漾風華」這個小地方,源自於老狗愛追章的習性。
雖然近幾年,因為對蓋紀念章這件事,已到「隨遇而安」、「相逢自是有緣」的程度。
但如果有機會,看到不曾去過的,稀奇古怪的地點,還是想去一探究竟,順便蓋蓋紀念章。
「海漾風華」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發現的一處臺南市區內秘境。
地方雖然不大,但卻是在彎彎曲曲的狹窄老街中的柳暗花明。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海漾風華」是一家今年農曆年前才開張的小店。
在許許多多文創小店林立的臺南市區而言,有著不少與眾不同的地方

其一所在街區是清治時期鎮北坊。這一區住家密集,街道彎曲如同迷宮,錯綜複雜,寬度僅容機車會車的清代老街區。老狗雖然有親戚住在這裡面,但小時候走進這一區,常常搞不清東南西北,回不了親戚家。現在雖然開闢數條現代街道,但仍然保留清治時期街道紋理。

其二,「海漾風華」的建築物是日治時期整建的中式三合院,和一般文創小店常在日治時期,或是1950, 1960年代建物中營運不同。這棟建築物的主人是清代將領之後,花費鉅資將祖厝儘量按原樣、原工藝修復,而後出租給現在的老闆營運。光是建築物本體就有超過百年歷史,而且是棟民居,很值得一看。

其三,不同於一般在鄉村內的三合院,這棟位在熱鬧街肆內,造型小巧可愛,與眾不同。在百餘年前,鎮北坊一帶就是住家、商家密集,能在其中有大片土地,還蓋起三合院,可以說相當不簡單。

其四、「海漾風華」的老闆親口跟老狗說開這店是來「圓夢」的。老闆是位退休人士,在北臺灣工作多年後,打算回到臺南定居,無意見找到這處老三合院,屋主還耗費鉅資將它修復。之後,老闆把它租下來經營小店,自知這一帶不是觀光客的熱點,只希望能營收打平,一圓住在三合院中的夢想,把老建築讓更多人認識而已。所以現在不需消費,開放參觀。

其五,除了老建築有可看性之外,店裡、店外還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小物,例如建築正廳外的清兵官帽,裡面販售的商品,還有建築後方的「比薩斜桿」,這可是根年紀超過半世紀的木製老電桿,現在還在使用中,更特別的是「已經很斜了,但不會倒」,都很值得一看。

老狗打了一大堆廢話,對老房子有興趣的朋友,就請直接往下看吧!!

「海漾風華」位在鎮北坊一帶,而所在位置舊名鴨母寮,是到訪臺南觀光客少去的舊街區。
雖然老狗是臺南人,但要找到這裡還是很靠Google Map。
因為像迷宮一樣的街道,小時候就走不出來了,現在久未造訪,更難呀!
到了門口時回頭一看,才看到「海漾風華」的大門,因為這一帶都是老屋,這棟三合院幾乎和街景融而為一,不仔細看是找不到的。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走到建築的側面,定睛一看才能見到在裡面三合院。
然後,現在的大門是後來重蓋的,因為原本的大門在2016年2月6日的地震中倒塌。
原本的大門是位在三合院的中軸線上。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走進大門內,見到了三合院正身側邊山牆的裝飾。
看來,這的確像是文創小店,利用黑膠唱片和空白的山牆「作」出創意來。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而庭院中則是用廢棄電纜捲軸作成的桌子,以及牆上的裝飾。
老狗到訪時是三月中,午後點個咖啡、點心的,坐在這裡看看書,有老屋為伴消磨一個下午時光,好像挺不錯的!!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牆上的大捲軸上有燈炮裝飾,不知到了夏天,老闆是否會在夜間營業?
晚上在這裡伴著老屋喝飲料,吃臺南特色小點,應該挺能吸引遊客的吧!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這時,老闆見到一頭老狗背著相機亂亂拍,趕忙上來驅趕招呼~~~
這時老狗才留意到這大門不像臺灣一般民宅的樣式呀~~~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跟據老闆的解說,這兩片門板的家原本在山西。
因為這棟三合院的大門在美濃地震中損毀,所以重建大門時,從大陸山西找了這2片門板來。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這時老闆帶著老狗來看昔日舊大門的樣子,這果然是官宦之家才有的門風。
另一邊就是三合院的故事了。
而帶領老狗造訪此地的三顆紀念章就在下面!!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關於這棟三合院的故事,就請看這張照片右邊。
故事中說這附近舊稱鴨母寮,有條小溪流經,這條小溪即為德慶溪。
傳說中鄭成功自鹿耳門入臺江內海,溯德慶溪而上,攻打普羅民遮城。
至於上岸的地點,念高中時曾聽成大何培夫老師說過,是從舊遠東百貨前的那條水溝爬上來的…
那條水溝=德慶溪,就是現在的排水北幹線,不知道多少年前就改建成箱涵了。
而舊遠東百貨就是現在民族路旁的遠百威秀影城。
近400年前的事當然是難以考證,不過應該就是在鴨母寮附近。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老闆帶老狗來看解說,所在的位置就是三合院的內埕。
站這裡向前、向左、向右看,正好就是正身、右護龍和左護龍。

右護龍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正身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左護龍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這棟老屋可以說是迷你版的三合院,和鄉村中的三合院相比,可以說小了好幾號。
正身左右很窄,目測僅有三開間;
左右護龍也短了許多,目測僅一開間。
老闆妥善的運用了這裡的空間,做為文創品展示與餐點提供空間。
左護龍有些明信片展示,還好臺南不常下雨,這樣展示不易出問題。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右護龍則是餐點製作空間。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正身內明間也是展示空間,只是老闆先請老狗抬頭看看那5個像燈罩的東西。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其實這不是什麼燈罩,是清治時期清兵的官帽,老闆的收藏品。
至於是不是真品古董,老狗沒有問…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內埕中還有一些古物,像是石磨等等,現在老物有著新用途。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仔細看看正身的門面,窗框木工線條樸實,或許部分是最近整修過的,因為很明顯可以看出木料的不同。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走入正身大門,正廳內是老闆的收藏,看起像是交趾陶燒。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低頭一看,這地板或許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早年的陶板已經嚴重的風化、龜裂…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正廳左右側則放置了文創商品。
不過老狗有興趣的是左次間的門聯,以及楹柱上的對聯。
這是正廳與左次間的隔牆,上面的門聯應該很有歷史了吧?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右次間的門聯,從漆的色澤可以看的出它的歷史。
還好修繕時沒把它修掉。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三合院的大木作是民宅常見的「穿斗」式,和廟宇中常見的「抬樑」式完全不同。
「穿斗」式沒有樑上短柱,所有的柱都落地。
因為支撐柱子多,所以木料不用那麼粗大,建築成本較「抬樑」式低。
這屋頂應該是重修過的,因為桁架全都換新了。
正廳左側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正廳右側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老闆看老狗對老建築很有興趣的樣子,於是帶著老狗進了左次間。
可以看到牆上斑駁的痕跡。
這應該是編竹夾泥牆,不是常見的水泥牆,必須找到會整修的師傅才能處理。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老闆很喜歡這種老房子的木門,特地關上給老狗看一看。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特寫一下門栓,是不是很有古味?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在左次間裡看看這堵隔間牆與屋架,很容易就可以了解百餘年前的民居建築結構。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回到正廳,領略老建築特有的美感。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這木窗相當漂亮,現在的建築已經很少見到這麼費工的裝飾了。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走出正廳,轉到右護龍側邊,整牆的花磚圖騰與舊車牌,是老闆的一點點小巧思。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這裡應該挺適合拍網美照的!!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抬頭看看牆角,出現了洗石子裝飾,而且還有折線,顯示左右護龍應該是日治時期的產物。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老闆說覺得左右廂房的門相當有意境,特地把門關上讓老狗拍照。
個人覺得略帶斑剝的木門與大紅的斗方,可以說是絕配。
至於那個「開悟」,應該是老闆的領悟。
租老屋開文創商店,為的絕對不是賺錢吧!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右廂房是「開悟」,左廂房是「無求」,或許是老闆的心態。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仔總看看,挺有意境不是? 特別「無求」二字還在砧板之上~~~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往後退了幾步,看到了老屋後方的老電桿。
這種木造電桿是老狗小時候很常見到的街景,本以為真實生活中早已沒得見,沒想到還能在這裡看到。
另一個重點,它是歪的,而且歪的很嚴重。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因為「海漾風華」現在只營業到18:00,已經接近休息時間。
所以簡單參觀完後告退了~~~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走到較遠處,拍張全景照片作為紀錄。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再退個幾步,把「鴨母寮文化亭」一起入鏡。
這座涼亭的造型,可以說是現代鐵皮建築一絕嗎???
臺南市 北區 海漾風華 — 由民間自力修復保存,在繁華市區中絕無僅有的日治時期閩式三合院

一年多以來的疫情,讓國人在國內儘情觀光,或許不少朋友已經去了臺南老街區N次了吧!
如果逛膩了市區小吃攤,想挑戰像迷宮一樣的老市街,或是想看看清治時期的官宦之家,可以考慮來「海漾風華」走走,點個飲料、點心,給想圓夢的老闆一絲鼓勵。

「海漾風華」的位置:


老狗大能發現這個真不簡單,下次去台南一定要去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