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海的老舊屋舍進行社區空間改造規劃,成為濱海公路新景點:後埤慢活空間。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座全國獨一無二、用漂流木打造的「後埤候車亭」。

靜謐的後埤慢活空間,隱身在後埤候車亭正後方,小巷弄直直走便能柳暗花明,與她結緣。

偶爾會有阿公阿嬤在漂浮舞台上歡喜唱起歌仔戲唷!

酷熱暑氣漸漸襲來,後埤慢活空間使人近距離賞蓮,遠離濱海公路的喧囂,也忘卻了煩憂。

兩層樓的木造瞭望台,彷彿有著神祕的力量,勾引著大小遊客想要立即登樓一探究竟。

一邊拾級而上,一邊滿懷好奇:後埤慢活空間到底是一處什麼樣的空間?又如何讓人慢活?

幾套小學課桌椅,可以讓你我歇腿閒聊,或是玩玩好久沒玩的「老師說」、「大風吹」。

登樓眺望,整個後埤慢活空間一目了然,佔地面積不大,卻保留了鄉野景致與濃濃古早味。

我和家人在後埤慢活空間,驚喜見到另類的魚菜共生系統,利用浮島種植農作物。

偶爾,還可以見到各種水鳥和昆蟲們在後埤慢活空間,優遊自得的享受著屬於牠們的生活。

木頭棧道的盡頭,是什麼神祕桃花源呢?不禁又勾起我和家人的好奇心,漫步走去瞧瞧。

原來這兒是後埤社區發展協會的祕密基地呀!經常舉辦各項活動,聯繫在地鄉親的情誼。

一顆顆彩繪浮球、一道道豐富圖騰,結合濱海漁村與噶瑪蘭族的文化意象,值得慢慢品味。

這座大窯怎不令人興奮又悵然?如果來訪時,恰巧遇到社區正在窯烤披薩,那該有多好啊!

對了,差點兒就忘了說:處處古早味的後埤慢活空間,當然也提供了很有古早味的洗手間。

詳細圖文,請參閱→→ 【宜蘭壯圍旅遊】後埤慢活空間,享受悠閒步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