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如何驗收的?
鋪完後 來看一下 有鋪就好?
走在上面 恩 有平 掉頭走人?
道路鋪得亂七八糟
台北市幾條主要幹道也是零零落落
每次打開水溝蓋 蓋回去後 上面有油漆圖案都跑掉了(跟柏油路上的圖案接不起來)
大概是帶到酒店或是飯館搓湯圓
怕被偷拍照留證據可能是送茶葉禮盒

現在應該沒有驗收柏油路的會跑到現場鑽孔取樣了吧
台灣的我不清楚...不過有些第三世界國家都是先驗三項..

驗菸~驗酒~驗女人....在某本八卦雜誌看到的..
就跟學生時代掃地一樣
掃完老師來看一下OK就OK拉

小弟看過的鋪路有分
1.跟馬路路面整體一樣平
人孔蓋水溝蓋無視
人孔蓋跟水溝蓋不是凹下去就是凸起來

2.人孔蓋水溝蓋弄平
馬路路面整體無視
馬路整體就是平地+丘陵
看過去平坦的路過才知凹凸不平

3.無視原本路面跟水溝蓋人孔蓋
把全部柏油挖掉重鋪
或是在原本馬路上再鋪一層柏油墊高路面
結果
A.馬路跟水溝蓋人孔蓋是平整的
B.馬路平整看不到人孔蓋水溝蓋(柏油蓋過去)
人孔蓋要是需要施工
就會再挖開被覆蓋的柏油
完工就不管~~變凹一塊在那
上面所說的弊端應該是過去的事了
現在應該比較不復見了!

以小弟所知至少要有驗收以下項目
1.路面平整度測試:各路權單位規範量測方式不同...最精密有用到類似路面雷射掃描裝置(如國道),
至少也必須用到3m直規量測器量測。
2.壓實度及含油量檢測:利用鑽心取樣,至SGS等實驗室測驗鋪面壓實度及瀝青膠油含油量。
3.鋪面厚度檢測:路權單位隨機抽測鑽心量測試體厚度。
4.人孔蓋周邊平整度測試
5.鋪面骨材粒徑分布檢測

以上為小弟認知上路面最基本之驗收方式...
不平的現象不只台北...台灣都是....

自己本身有車也有機車....
開車或許感覺還好...
但是每次騎車在台中市都感覺像在騎越野車...
一下低漥...一下跳高平台人孔蓋...一下又是顛坡...
高官沒在騎車的...
所以不知道機車道都是越野林道等級的....
規定的流程是一回事,偷工減料那麼嚴重哪驗的過,光是厚度就是一大學問。
這是公共工程(工程會)針對AC舖面的契約規範,
但一條道路的施工,鋪面的瀝清施工只是多個步驟的一個,
台灣道路的平整度不佳,經常是路基的問題,躲在瀝清鋪面下的級配基礎,
才是問題所在,大衆看到的常是主管機關經常性的刨除5cm鋪設5cm,
或是各管線單位施工後的一車道3.5m寛AC復舊,但實際上沒有人能忍受費時的路基重整,
及重整後又有管綫單位施工破壞路基,這是台灣道路品質的宿命!
哪天東南亞柬埔寨緬甸道路比台北首都還要好就跌股了
個人觀察

以新北市與台北市來說
現在8米以上道路都回歸市政府
只要市政府發包,品質都還算不錯,都會查驗
比較盡責的區公所也會派人會勘檢查

問題最大仍是各國營單位、電信單位管線亂挖,回填不實
1. 胡亂核准,才鋪好就挖,這些國營單位大牌的很
連市政府找來協調遷移管線時段還不太鳥,更別說地方鄉區公所了。
回填亂七八糟,政府再花納稅錢重鋪一次
2. 沒依規範施工
3. 完工後沒有人督導查驗
4. 出事後政府推給挖管機構,挖管單位又推給合約外包商...
5. 為何這些國營或轉民營單位常喊要花多少補助地方,其實是共犯結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